人民长江报:红色老区的绿色新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10-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前的这里,曾是长江流域花岗岩、红砂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被称作“赣西北荒漠”。如今,这片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的革命老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日前,多位国内水土保持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对修水县创建首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个城乡的绿色追逐
修水的水土流失曾十分严重。据1996年遥感普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333.13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29.6%,其中强烈以上流失面积占555.47平方公里。尤其在西部区域,“山丘沙山秃岭、河道泥沙淤积”的现象十分普遍。
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修水人追逐绿色的脚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从未停歇!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水利部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修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1980年,成立了修水县水土保持局和基层水保站,并在几次机构改革中延留至今,且不断发展壮大。同期,修水县实行严厉的封育治理措施,开展全面封山禁牧,生态修复。1983年,修水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随后,国家以工代赈水土保持项目、总投资2582.7万元的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长治”工程)接连不断地落户修水。2003年,水利部、财政部将修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范围。
三十年间,水土保持成果日渐丰硕,水保科研水平不断上升,水保技术队伍持续壮大。
“山上长了三尺草,河里浅了九寸沙!”这是出现在修水县水源乡、白岭镇、西港镇等地的真实变化。被称作白沙岭的白岭镇,是修水县西部严重的花岗岩水土流失区,“下雨遍地是泥,天晴满山是沙”。如今,经过乔灌草、针阔叶混交、竹节水平沟、排洪渠、谷坊、沉沙池、蓄水池、小山塘、拦沙坝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因害设防、层层拦蓄,这片水土流失高达90%的荒山,正在变成满目葱绿的绿洲。
白岭镇的变化,仅仅是修水县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据2012年江西省水土流失调查显示,30年来,修水县综合治理小流域9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9.86平方公里,强烈以上流失面积已缩减至188.96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7.1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一条产业的发展之路
家住上杭乡十二坊村的村民周衍德深知水土流失的危害。2003年,“长治”工程第六期项目落户修水县,十二坊村被规划为重点治理区,得知这一消息的周衍德在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果断大胆承包了茶园种植。
在“长治”工程的推动下,当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使茶园迅速发展壮大。据修水县水保局副局长熊远道同志介绍,县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发展水保生态产业,县财政每年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70万元用于桑蚕、茶叶和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等,并采取“以奖代补、物资援助、风险补偿”等形式予以扶持,新扩茶园每亩享受补助达700元。
如今,十年过去,十二坊村已是中国名茶“宁红”茶的茶叶基地。在横坡治理的生态茶园里,青翠欲滴的茶园一望无边,当年的周衍德已成为当地的茶叶产销大户,带动村民种茶1500多亩,年收入过百万。现在的修水,生态茶园已发展到12.6万亩。
近年来,修水人坚持将水土保持工程治理与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各级政府通过整合农业、蚕桑、茶叶、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农村能源、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同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相结合,实现资金与技术捆绑,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使水保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做大做优。
昔日满目沙山秃岭,今朝山清水秀民富。几年间,修水依靠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积极投资开发性治理,通过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反租倒包和购买“四荒”使用权等形式,引导当地农民、下岗职工、个私企业主以及县内外客商参与开发性治理水土资源,兴办开发性水保基地,推动当地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伴着凉风习习,记者近日走进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大洋洲湿地公园,只见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四周青山绿林,江心一片绿洲。不远处,偌大的观景台上,乡亲们悠闲地散步,秀水走廊边,孩童们戏水打闹,不时传来朗朗笑声,就连空气中都散发着甜味。
修水实施造福工程,生态移民,自2003年开始,陆续有7万多农民通过政策资金的扶助,从山上搬迁到县城、乡镇和移民新区。为了实现“迁出来、稳得住、能致富”,修水主动发展以蚕桑、茶叶、油茶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让移民在家门口就业。
地处马坳镇南部的黄溪村,曾是山上树尽草枯、河道泥沙淤积、粮田有种无收的穷乡僻壤,生活环境极为恶劣。2009年,黄溪村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施生态移民,在占地70亩的移民新区兴建了环境优美的中心村、宽敞的村级公路和无害化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了村级公墓、三边河道、生活垃圾等环境生态工程。
仅在三年间,黄溪村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成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净化排放,家家用上自来水、沼气的环保村,并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湿地保护区”、修水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黄溪村”正在崛起,他们用实际行动,亲手染绿这片红色的土地;在城镇,一处处公园、游园、广场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成为居民休憩的绿色氧吧。
乘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之风,“生态立县、水保兴县”的修水形成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个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秀美景象,在开发建设中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大大提高了治理的整体效果,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共赢之路。
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人民长江报社 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