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水利报:三治同步 五水共建——江西上犹县园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见闻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7-04-0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微雨里,上犹园村,青山笼翠,烟岚升腾。妇女在溪流边洗菜,茶农在半山上采茶。

    上犹县位于江西赣州市西部,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于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上犹园村小流域,隶属赣江左支章水的上犹江支流,地处梅水乡,是2013—2017年上犹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童川项目区内的一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总面积49.88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32平方公里,占24.7%。

    3月下旬,“2017年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议”在江西赣州召开,代表考察的第一站就到了上犹园村。县水保局同志介绍,目前园村小流域已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37公里,治理程度达92.3%,先后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省4A级乡村旅游点”“省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赣州是全国著名老区,也是全国“水保”老先进。上犹素有“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大县、国家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等美誉,拥有五指峰、陡水湖两家国家森林公园,全社会水土保持氛围浓郁。与会代表参观了河道整治、水生物净化、生态河堤、水保文化长廊等工程,还走进一幢由古色古香老宅改建的“水保知识进党校培训基地”。一幅幅张贴画、一本本宣传画册引起代表浓厚兴趣。当地乡土画家联合全国知名画家通过“国画水保”“漫画水保”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沟道防护、植被恢复、水系配套、保土耕作、生态清洁、经果开发等知识,生动直观,通俗易懂。

    上犹县水保局的同志说,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治山保水、疏河治水、产业护水、生态净水、宣传爱水“五水共建”。

    治山保水——

    改善山林生态,还青山本色

    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坡面水系改造、封禁补植等生态修复措施,既增强山林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防止泥沙下泄,又丰富、美化了村庄周边林相,改善了大环境。据统计,园村小流域内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3.6%,小流域内九曲河水系水质长年达到Ⅱ类以上(九曲河河水直接流入陡水湖),水源水质安全达标率达100%。

    疏河治水——

    恢复河流活力,建美丽乡村

    把水保项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河道清淤疏浚、建设生态护坡、设置过水堰及亲水码头、美化河流周边环境,进一步唤醒了园村河的生命活力,昔日淤积堵塞严重、鱼虾几乎绝迹的园村河,如今重现“河畅其流、水复其清”的景象,为美丽乡村建设添彩增色。

    产业护水——

    助推现代农业,活一方经济

    园村是“赣南第一茶村”。努力找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与加强水土保持的结合点,在小流域内农业产业基地里,因需布设、科学配置“三沟”“两池一塘”等各类水土保持措施,达到水不乱流、肥不乱跑、泥不下山的目的,充分发挥水保项目“小工程、大规模、高效益”的作用,为园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生态净水——

    保护放心水源,增群众福祉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三清洁四整治”(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整治建房秩序、渔业秩序、林业秩序、河道秩序)活动,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探索建设了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化处理系统,经生物净化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再流入河道,较好地保护了水源,为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提升群众福祉,做出了水保应有的贡献。

    宣传爱水——

    宣扬水保文化,促生态文明

    把水保文化融入项目建设中,在园村小流域设置了“水土保持文化长廊”,全方位、多形式加强水保宣传教育。创新开展“水保知识进党校”活动,利用赣州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在园村设立的干部体验式教育培训基地平台,把水保知识融入“党建+”课堂当中,通过户内、户外“两个教室”,宣传水保文化、倡导生态文明。

    考察中,代表们还登上山坡,但见层层梯田,细闻茶园飘香。山上,茶农在细雨中采茶;山下,青瓦白墙,河水绕村。大家无不为眼底美丽的乡村画卷惊叹。

    上犹属纯客家县,“衣冠南渡”的客家人,文化深厚,民风淳朴,家家门上方几乎都悬有“豫章世家”“版筑家风”“紫阳世泽”“东观流徽”等门匾。走进这一带,不必问路人,只要看门匾,就知道村里有几姓人,各自从哪里迁来,是什么人的后裔。上犹堪称客家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厚重的历史,清丽的山水,配上生态的流域、整洁的村庄,使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休闲观光新去处。在园村,我们还看到南方难得见到的森林铁路,不少游人正从森林小火车上下来,撑着雨伞在小桥流水边漫步。

 

    中国水利报:第3987期 专题版 2017-03-31 □本报记者 胡争上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