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长作科学考察总结报告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11-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利部副部长 鄂竟平
(2008年11月20日)
尊敬的钱副主席、各位院士、专家、同志们:
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在广大院士、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已按计划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共有86个科研院所以及各流域机构、各省(区、市)、地、县水利部门的8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其中两院院士28人、教授和研究员223人。现场考察途经27个省(区、市)的315个县,行程14万公里,召开座谈会410次,发放调查问卷近20万份。最终形成了1个总报告、11个分报告和1份向国务院的汇报材料。在此,我代表考察领导小组就本次科学考察工作向大家总结报告如下:
一、科学考察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次科考成果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在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基础上,此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核对,较为准确地摸清了全国土壤侵蚀的现状:我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56.92万 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 km2,风力侵蚀面积195.70 万km2。这次考察的重点是水力侵蚀区,与1985年开展的第一次普查成果和1995年开展的第二次普查成果相比,全国水力侵蚀面积下降,强度减小。三次普查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分别为179.42万km2、164.88万km2和161.22万km2。强度以上水蚀面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年间,各强度级别的侵蚀面积中,强烈级减少29.7%,极强烈级减少35.0%,剧烈级减少43.0%。
总体而言,我国水土流失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这次重点考察的水蚀区水土流失面积138万km2,占考察区面积的26.6%,占考察区山丘面积的63%。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二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400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3万吨/平方公里·年,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国家相比,我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按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225个、松辽河44个、海河71个、淮河24个、珠江17个,分别占41.0、34.9、6.8、11.0、3.7和2.6%。从省级行政区看,四川、山西、甘肃、内蒙古、陕西五省区,占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
三是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产生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
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水土流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经研究测算,按现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二是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我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1950~1999年黄河下游河道又淤积泥沙92亿吨,致使河床普遍抬高2~4m;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面1~2m,也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16.24亿m3;洞庭湖年平均淤积泥沙0.98亿m3,是造成调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成为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经济最贫困地区往往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我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我国多数革命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困难。赣南1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10个,占67%;陕北老区县27个,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太行山4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33个,占73.3%。同时,我国西南、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区也多为水土流失严重区。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0个民族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7个,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中,5个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宁夏南部山区8个回族为主的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四是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我国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专家以200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当年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本年度全国GDP的2.25%。
(二)全面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成绩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力度逐步加大,相继实施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等重点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效果十分明显。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92万km2,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300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460万公顷,建成淤地坝、塘坝、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80多万座(处)。经过治理的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2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水土保持设施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
经过这次考察认识到,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水土流失防治之路。主要经验有:一是在防治战略上,坚持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两手抓”。一方面坚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严格执法,控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不欠或者少欠新帐;另一方面,加快严重流失区的治理,快还旧账。二是在指导思想上,注意妥善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群众治理开发的积极性。三是在技术路线上,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这条技术路线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四是在组织管理上,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把防治水土流失列入地方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动组织协调。五是在政策机制上,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和治理。通过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来源的多样化,促进全社会办水保。
(三)系统揭示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面临许多挑战。当前还存在若干比较突出的问题:
1、经济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随意弃土弃渣、破坏地貌植被。大量的群众采石、挖砂、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也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部分山丘区林果业开发无序,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十五”期间开发项目扰动地表面积5.53 万km2,弃土弃渣量92.1亿吨。
2、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滞后,成为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全国现有18.3亿亩耕地中,坡耕地约3亿亩,占17%。坡耕地面积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3%,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为15亿吨,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33%。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每生产1kg粮食,流失的土壤达到40~60kg。我国坡耕地的大量存在及其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水土资源,而且恶化生态,成为影响生态重建和恢复的关键因素。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山丘区侵蚀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亟待加强治理。目前,黄土高原区长度大于1km的侵蚀沟有30万条,黑土区长度大于1km的侵蚀沟8.7万条,南方红壤区有崩岗22.2万处,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有滑坡20万处、泥石流沟1万余条,我国沟道侵蚀水土流失量约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许多水土流失灾害都来自沟道侵蚀。
3、部分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配置不当。长期以来,由于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局限,我国在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建设上走了一些弯路:一是有的地方在植被建设时忽视了地带性规律,结果事倍功半。比如北方地区存在人工种草时草种选择不当,耗水过度,结果几年后土地就严重沙化;还有些地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一些不适合的树种,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南方一些地区林相单一,抚育管理不合理,林地产生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二是部分地方在措施配置时未做到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结果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在生态建设中,就生态论生态,不注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烧柴等基本生产生活问题,结果经历了很大的挫折。三是注重人工治理,而忽视生态自然修复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自然修复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以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依靠人工治理的办法,结果既加大了生态治理的成本,又影响了生态恢复的效果和进度。
4、贫困地区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防治速度缓慢。长期以来,水土保持投入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1950~1995年,中央水土保持累计投资57.72亿元,每年平均约1.25亿元。“十五”期间,国家水土保持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其占国家GDP的比例仍然很低,最高的2004年投入为16.3亿元,仅占GDP的0.012%。
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始终不能大幅度展开,许多严重流失区无法开展治理。目前我国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而实际开展重点治理的也不过200多个。
5、统筹协调不够,采取的治理措施难以形成合力。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但从目前情况看,部门间、地区间、项目间的统筹协调十分薄弱。一是措施配置上协调不够。二是资金投入上协调不够。三是监督执法上协调不够。四是组织管理上协调不够。
(四)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及建议
科考报告提出了我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力争用15~2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大多数地区生态与环境趋向良性循环;严重流失区的水土流失强度大幅度下降,所有坡耕地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70%以上的侵蚀沟道得到控制,下泄泥沙明显减少;全国范围内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率达到100%,使98万km2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防治对策:一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二是大力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突出坡耕地和侵蚀沟整治;三是加大封禁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区确定防治目标和措施;五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同时,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专项工程。以坡耕地改造为突破口,配合沟道整治工程和适当的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尽快改善广大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山丘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和增收问题,同时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建议用10年时间兴修1亿亩坡改梯;二是恢复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强化国家层面上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三是尽快修订《水土保持法》,提高其法律效力;四是近期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第七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
(五)促进了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创新
这次科学考察通过实地调查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了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总结归纳各组的成果,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九个方面:
1、系统评价了各自然环境要素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系统阐明了土壤侵蚀与气候、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首次确定了我国主要土壤的可蚀性因子。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和结构指标,确定了我国204个典型土种的可蚀性因子值,为全国尺度上的土壤侵蚀预测奠定了基础。
3、完善了全国水土保持分区。根据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差异性,考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等因素,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的连续性,对全国各类水土流失类型区重新或首次进行了水土保持分区。
4、全面分析了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成本。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计算了各区域综合治理中坡改梯、小型水利工程、经济林、生态林、人工种草、自然封禁等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成本。
5、建立了水土流失损失评估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了一套包括基础损失、社会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三大指标的水土流失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不同类型区治理措施及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模型,建立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了全国水土流失的损失和水土保持效益。
6、进行了水土流失危险度分析与评价。在全国7个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选取30个侵蚀分区样区,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GIS技术集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调查区各要素变化值和土壤侵蚀强度,利用土壤侵蚀强度和有效土层厚度计算出现有土壤层厚度可承受的抗蚀年限,进行了分级评价和对比分析。
7、界定了我国北方水风蚀复合区范围。北方农牧交错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及土地利用方式等指标,经系统研究,初次界定了我国北方水风蚀复合区的范围。
8、初步厘定了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在收集岩性、气候、植被和土壤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基于碳酸盐岩成土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估算了碳酸盐岩成土速率,并参照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划分,初步厘定了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9、初步确定了黄河内蒙古段入黄泥沙来源。在黄委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粗泥沙粒径分布和粗泥沙的SEM形貌特征,进一步确定了黄河内蒙古段入黄泥沙来源。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回顾这次科学考察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体会:
(一)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为这次科考成功提供了精神动力
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这次科学考察活动,在科学考察启动之初,回良玉副总理明确提出:“开展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请水利部、中科院和工程院精心组织,充分依靠有关各方面专家,合力调研论证,提出高质量的考察成果”。今年8月,我们计划出版科考成果——《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一书时,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为此书作序,对这次科考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他指出:“这一成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发挥科技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科学防治水平”。国务院领导对这次科学考察如此重视、关心,对参与这次考察活动的广大专家和技术人员都是极大的鼓舞,是对我们开展这次科学考察活动的充分肯定。
(二)专家委员会悉心指导,为这次科考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钱主席为首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这次考察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从考察目标、技术路线、重点内容、组织形式的确定,到中期成果和最终报告的审查修改,都及时指导,对报告成果进行了认真把关。大部分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还参与了实地考察。钱副主席前后七次听取专题汇报,四次主持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审定,并亲自指导了“水土保持水资源和水环境效应”专题研究工作;孙院长和沈院长分别带队深入四川、云南、福建、江西、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等9省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孙院长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把科考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工作,亲自主持科考向国务院汇报稿的起草和修订,投入了大量精力,先后12次主持召开专题讨论会;赵其国院士对科考工作投入了极高的热情,不但积极参加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还亲自担任南方红壤组顾问,深入广东、江西等省区水土流失现场,与县乡村干部和农民座谈,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状况与农民的需求、宣传搞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对考察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和战略性的建议,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和尊敬,也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王礼先教授参加了从科考大纲的起草到科考各分报告和总报告的审查等20多次会议,对科考报告从结构到文字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每位成员都为这次考察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考察组认真负责,为这次科考成功提供了坚强保证
各考察组和专题研究组的工作是这次考察工作的核心,各考察组和研究组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为这次考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认真负责、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吃苦耐劳、一丝不苟,表现出了高度的敬业精神。考察之初各组根据方案确定的任务,配备了完备的技术力量,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了重点任务,设定了高标准的工作目标。实地考察期间,考察队员不辞辛苦,深入到水土流失最严重、群众生活最穷困的边远山区,深入到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认真观测、记录,取土样、取水样,获得了大量生动、具体的第一手资料。各考察组共拍摄照片资料7.6万张,录像资料近100小时,采集土样4015个、植物样本310个,收集历史资料2168份。他们深入到农户走访座谈,详细询问农民群众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对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评价、投入治理的意愿、对国家的要求和建议等。各组共访问农户4035户。如西南岩溶区考察组深入到云南丘北县双龙营镇野猪塘村的彝族村寨认真考察并与村民深入交流的照片和文字记录在简报上刊登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察期间各组还召开了410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同志广泛交流,了解他们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历史教训,调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治理措施和配套模式的治理成本、效果。总结阶段,各组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召开了133次内部讨论会,各组还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对一些重大问题,作为专题开展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提交了高质量的报告。
各专题研究组的工作也十分认真,在水土保持工作领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开发建设项目组,以统计分析和典型调查结合的方法,第一次全面掌握了全国各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的数量、分布和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状况与基础数据集成组,在各考察组和流域机构的支持下,首次开展了全国主要土壤剖面的土壤可蚀性因子调查,并进行了水土流失危险度分析与评价;影响评价组开展了水土保持水资源和水环境效应、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水土保持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评价、水土保持效益计算等重大专题研究;政策研究组对建国以来的水土保持政策进行了全面回顾评价,参考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四)各部门密切配合,为这次科考成功提供了良好条件
参与这次科学考察的相关部门、各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各流域机构、各省(区、市)和地方各级水利部门,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推动考察工作的开展。水利部承担了主要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科学院组织国内相关研究院(所)承担了主要的考察任务,并将这次考察列为创新重点项目,安排专项经费开展了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工程院组织相关院士和知名专家参与考察和咨询。财政部为这次考察安排了专项经费,中财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中央宣传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领导小组,为科考出谋划策。各研究所和大专院校抽调出最得力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投入考察和研究工作;各流域机构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配备专人,认真组织落实考察线路、考察点的安排等工作;省、地、县各级水利部门积极配合,把考察与水土保持调查研究、技术推广和科普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选调熟悉情况的技术人员参与考察,为本区域的考察提供了交通、食宿等方面的支持,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这次考察还得到了地方各级农业、林业、国土、环保、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五)办公室精心组织,为这次科考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自2005年初,由水利部、科学院和工程院有关司局同志组成的科考办公室就开始了具体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他们在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考察的总体思路,确定了考察的主要任务和原则,提出了预期成果。他们将这次考察活动划分为前期准备、主体考察和总结建议三个阶段,细化了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具体工作内容,现在看来这些计划都是十分科学合理的。在实地考察阶段,办公室精心组织,注重协调,及时了解各组的工作进度,协调解决考察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有力的支撑,并组织了6次院士专家的实地考察。考察期间,办公室编印了39期简报,及时反映各组的动态、交流经验、介绍初步成果。办公室还将考察期间各组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整理,全部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基础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各考察组之间数据资料共享,还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收集了宝贵资料。报告编写阶段,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总结各分报告的成果,编写了近100万字的总报告。他们根据各组分报告和总报告成果,起草了报送国务院的报告,对本次考察成果进行了高度提炼,经过1年多时间,前后几十次修改,形成了近2万字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汇报提纲”,并已报送国务院。
三、关于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意见
本次考察工作到目前已圆满完成任务,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发展。但从现状看,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现对今后水土保持科技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推动水土流失防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我国水土保持研究的历史短,基础薄弱,已成为制约当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需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推动水土保持科技进步,运用科学技术提升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水平。今年,水利部在科考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急需开展研究的重大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各区域需要开展研究的重点课题。下一步,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要全面落实规划纲要的内容,充分依靠广大院士、专家和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解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支撑技术,迎接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推动水土保持科学不断向前发展。
(二)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发展状况是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土保持信息化又是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水土保持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可以带动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业务应用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能力建设。水利部已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国水土保持数字化建设纲要》,计划于近期印发,以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水利部准备开展全国第四次土壤侵蚀普查工作,这次普查工作内容更丰富,精度更高,将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监测预报、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等提供更好服务。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将大大提高水土流失预测预报能力、及时公告水土流失动态、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特别是可以定期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县市进行水土流失状况评价,作为考核当地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
(三)抓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工程,全面提升技术含量
我国自然环境多样、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水土流失治理即要考虑恢复生态,又要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这就决定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今后要充分利用“一部两院”的合作平台,力争用3~5年的时间,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利用已有的科研试验基地和国家重点治理项目,合作推出一批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有重大影响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工程,集中展示水土保持的技术路线和治理效果,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科技含量。
(四)建立水土保持科技协作网络,强化科研与生产协作机制
这次科考是生产与科研部门紧密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我们今后要继续加强这种合作模式,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协作网络,继续推动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治理工作。在国家一级将成立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协调重大科研项目,合力攻关,解决长期以来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地方各级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这项工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平台,聚集各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针对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
(五)大力开展本次科考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本次科学考察的成果,是几十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总结,也体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长期研究成果,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一是要广泛宣传科考成果,增强全社会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结合正在开展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重点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力度,增加他们的水土保持责任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的规划立项和“十二五”规划等前期工作,抓住当前国家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推动大项目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