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活动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巡礼之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7-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山西省吉县淤地坝建设得实惠
 
    本站讯  山西吉县因黄河壶口而得名,壶口因地处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两省交界而繁荣。在晋西吕梁山南端的吉县,国土总面积177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04km2,全县总人口10.8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县域内沟壑纵横,十年九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县。据统计,全县现有大小沟道1300条,长度在1km以上的有292条,6—10km的有34条,10km以上的有12条,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变资源劣势为经济优势,吉县县委、县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沟底打坝建粮田、资源优化奔小康”的工作思路,近年来组织带领全县人民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淤地坝建设高潮,特别是2003年中国水利三大“亮点工程”之一的淤地坝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在水利部、黄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全面指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243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2km2,可保护下游滩地912.2hm2,可淤地面积726.64 hm2,已淤地面积425.6 hm2,可拦截泥沙2962.5万m3,已拦截泥沙1957.3万m3。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主要作法是:
    ——科学布局,因地制宜见实效。
    淤地坝工程能否发挥效益,规划与设计是关键。因此,吉县淤地坝在建设过程中,对每一座淤地坝坝址、工程量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坚持以骨干坝为重点,大、中、小型淤地坝科学配套,蓄水、拦泥、生产、防洪兼顾,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排淤结合,效益稳定的沟道坝系。柳沟流域位于吉县城南,是黄河支流鄂河的一条支沟,流域面积77.2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0.15km2,该流域涉及中垛和柏山寺两个乡的7个村委8075人,治理前地形支离破碎,土壤瘠薄,农民群众收入低。在被确定为试点流域后,技术人员通过对该流域洪水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按照20年一遇洪水,50年校核标准,设计了1座蓄水坝和5座防洪骨干坝,总库容443万m3,同时还布设生产坝85座,形成了一个以生产坝为主,拦泥、生产、防洪、灌溉相结合的坝库工程体系,各级坝系相互配套,联合运用,调节蓄泄,不但确保了淤地坝工程的安全,而且使流域内的102.3hm2坝地成为遇旱能浇、遇洪能排、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严格程序,五项制度作保障。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吉县在淤地坝工程建设中,为了进一步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了淤地坝建设领导组,建立并完善了五项制度。通过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与合同制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制、建设项目审批制和推行公示制,使所有淤地坝建设工程都以公示栏的形式将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任务、国补投资、所需群众投劳、建后管理责任单位等主要内容向项目区群众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吉县高楼沟流域被确定为重点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区后,9座国补投资超过50万元的大型淤地坝施工全部实行了公开招标。工程建设过程中,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聘请监理工程师按“三大控制”目标对工程质量与进度进行了全方位监理,工程竣工后,由省、市、县和当地群众代表进行了联合验收,合格率达到了100%,优质率达到85%以上。
    ——政策扶持,统筹搭配促高效。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地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吉县在淤地坝建设中,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保障了流域综合治理所需投入与整体效益的发挥。一是打破行业和部门界线,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采取项目捆绑、统筹搭配的办法,将淤地坝建设项目与水保生态、饮水解困、旱作农业、种草养畜,生态移民、天然林保护等项目有机结合,配套实施,从而保证了整个流域投入一步到位,治理效果一次达标。二是制定出台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措施,保护淤地坝所有者、使用者和参与者各方的合法权益,鼓励社会各种主体投资建设淤地坝,或以购买、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使用和经营淤地坝工程。三是通过县政府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在淤地坝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和群众,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干部与群众投身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
    ——强化管护,四项措施保安全。
    淤地坝工程由于具有垦殖、拦泥、防洪、蓄水、灌溉、解决人畜饮水及交通工具等多种功能,因而被农民群众称为“致富坝”,又由于它具有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在工程布局与建设上不但要科学合理、保证质量,而且在建成后一定要加强管护,才能保证工程效益正常发挥。吉县淤地坝工程在建后管护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制定了管护实施细则,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落实防汛责任制、防汛值班制和防汛联系汇报制“三项制度”。坚持防汛责任、措施、物资、抢险队伍四落实,加强处理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二是成立管委会。以流域或村组为单位成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淤地坝工程的日常工作与汛期值班,协调解决坝系租赁、承包等事宜。三是全面推行“护坝田”制度。每座淤地坝建成之后,按照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由流域管委会从新增农田中划出10—15亩土地由乡镇水管站进行经营,收入用于淤地坝管理和维护,实现以田养坝、以坝护田的目标,使淤地坝工程管护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四是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就是对于少数偏远、管理难度较大的淤地坝,由村委会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具体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如针对该县大阳坡骨干坝因近年来雨水冲刷致使坝体产生了多处冲沟,卧管两侧边坡塌陷,给大坝的防洪减灾带来了负面影响的问题,村委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先后投工140个、投资1300元,对该坝进行了及时维修,保证了大坝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吉县淤地坝工程的成功实施,有效地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通过淤地坝的有效滞洪,不仅将时空分布不均的降雨变害为利,而且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使局部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得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增强,植被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淤地坝能够形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和饲料基地,减少了人对自然的干扰,保证了局部的生态安全。坝地的优越条件和高产出,为山区农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吉县淤地坝建设项目区新增坝地415.7 hm2,粮食产量由原来的93.31万kg增加到了573.4万kg。据观测站资料显示,柳沟流域全部耕地粮食总产量为263.6万kg,其中坝地粮食产量就达153.9万kg,坝地虽然只占到该流域总耕地面积的21%,而粮食产量却占到总产量的58%,仅此一项每年人均粮食就增加366kg。特别是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全县粮食产量大幅减产,而布设于各级沟道中的坝系农业粮食产量却是有增无减,群众高兴地称淤地坝为“命根子”、“粮囤子”与“钱袋子”。另外,还有部分群众利用坝里的长年蓄水,在水面养鸭,水中养鱼,坝库周围种植芦苇,开展多种经营。使淤地坝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村通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家家看上了有线电视,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保障,受益区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供稿单位: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组织策划: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