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活动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巡礼之二十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8-1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陕西横山元坪流域坝系建设显成效
 
    本站讯 元坪流域位于陕北榆林市横山县南部,距县城10km,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差369m,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坡度大于35°的坡地占38.2%,山高坡陡,地形支离破碎,沟壑密度为2.16km/km2,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流域面积131.4 km2,流域主沟道长18km,长度大于300m的沟道587条,沟道比降在1.34—1.22%之间。流域内植被稀疏,年平均降雨量397.8mm,其中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5%以上,并且以暴雨形式出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侵蚀模数为13000t/ km2·a。主沟道及较大的支沟大部分切入基岩,而大大小小的支毛沟多为土质河床和“U”型冲沟,一遇洪水,沟道两岸极易冲刷和下切。
    该流域涉及横山县的横山镇、赵石畔、艾好峁三个乡(镇)9个行政村,总人口9816人,1838户,劳动力3225人,人口密度75人/ km2。总耕地面积3811 hm2,其中基本农田923.3 hm2。人均耕地0.39 hm2,人均基本农田0.09 hm2。人均产粮495公斤,人均纯收入945元。
    流域内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均为1.34 hm2,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流域内农业用地面积为3811hm2,占总面积的29%;林地面积为2201.2 hm2,占总面积的16.8%;牧草地面积1232 hm2,占总面积的9.4%;未利用地4219.3hm2,占总面积的32.1%。该流域坝系建设自1956年起,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集中建设,先后建成各类淤地坝150多座。但由于当时的建设是群众的自发行为,缺乏统一规划,标准质量较低,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水毁现象相当严重(主要是小型坝)。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当地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加固维修,形成了“沟沟都有坝,坝坝都开岔,天旱扬沙尘,下雨流泥巴”的局面。
    据调查显示,该流域目前只保存了108座淤地坝,总库容5469.6 m3,已拦泥4697.5万m3,可淤坝地7330亩,已淤坝地6634亩。但除新建的4座治沟骨干工程完好以外,其余的淤地坝不同程度都存在防洪标准低等问题。
    在坝系的管护运行机制上,由于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未实行土地承包政策,土地为集体所有,淤地坝的管理维护也有集体组织,加之当时建成的淤地坝运行时间短,坝库的病险率相对较低,建、管、用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进入80年代后,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和土地使用政策的变化,坝地按人划分耕种,未能对坝的管护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之当地经济条件较差,群众投入不足,造成有人种、无人管的现象,致使淤地坝的病险率越来越多,已淤坝地逐年递减。
    针对这一现实,90年代中期,横山县人民政府曾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台了《横山县五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并对淤地坝的产权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以坝养坝的管理方式,坚持“谁修建、谁受益、谁管护、谁占用、谁补偿”的原则,大胆推行了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建管形式。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建坝管坝的积极性,使流域内坝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特别是,骨干工程的修建对缓解主沟道防洪压力、上拦下保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拦蓄泥沙,改变了沟道地貌
    由于沟道建坝后,将大量的泥沙予以拦蓄,使原来破碎的地形及零星的小块沟台地天然的合并成了整块平垣肥沃的坝地,改变了原沟道地貌,形成川道地形。同时,坝体成为连接沟道两岸交通的桥梁,方便了交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增加了基本农田,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元坪流域自50年代建坝以来,共淤成坝地6634亩,由于坝地的大量增加,解决了温饱问题,为退耕还林还草创造了条件。而林草面积的发展,又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而且也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改变了过去封闭式的单一农业经济。农、林、牧用地比例由60年代的1:0.4:0.02变为现在1:2.38:0.5。
    ——增产增收,加快了脱贫步伐
    由于坝地水肥条件优越,生产潜力远高于坡耕地,据调查,坝地平均单产丰水年为530公斤,干旱年为260公斤,一般年为390公斤,是梯田单产的2-3倍,坡地的3-5倍。目前,元坪流域坝地年粮食产量为1225吨,占流域年粮食总产的58.9%,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农民的口粮问题,进一步加快了农民群众的脱贫步伐。
    ——提高了坝系的防洪能力
    作为坝系,防洪能力不是仅仅依靠单坝来实现,而是通过整个坝群相互协调、共同防御来实现。据最新调查资料分析,元坪流域现有的108座坝中,有调蓄库容的69座,占总数的63.9%。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计算其防洪标准,单坝控制面积范围内的来洪量现有淤地坝能抵遇1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有17座,能抵遇20—3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25座,能抵遇50—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16座,能抵遇20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11座。
    ——坝系生产潜力可观
    流域内目前已淤成坝地6634亩,利用坝地4370亩,坝地利用率平均为65.9%,坝地利用率最高的小型坝为89.9%,大型坝为78.6%。而骨干工程为零,原因是建坝时间短并均在蓄水。据调查统计分析,坝地的平均生产能力在正常年份为345公斤/亩,若按1元/kg计算,流域内的坝地每年的生产效益为148.58万元。从现有淤地坝设施看,其生产潜力还比较大,其一,现有淤地坝可淤地7950亩,还有1316亩的淤地潜力。其二,坝地利用好的典型流域,利用率还可提高25%以上。因此,流域内的淤地坝全部淤满后,年产值可达229.8万元,是现在的1.5倍。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坝系建设研究,元坪流域坝系按规划实施后,防洪能力与现在相比将有较大的提高,支沟实施骨干工程控制,防洪能力可达200—300年一遇。主沟道的工程经改造后防洪能力可达100—300年一遇,经过对坝系工程的优化配置,整个坝系的拦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新建、改建的工程共可增加坝地4540亩,加上已淤面积6634亩,流域内的坝地面积将达到11174亩,占流域总面积的5.8%。如果按照目前的利用率和产值计算,流域内坝地的产值每年将达到323万元。
 
    供稿单位:陕西省水保局 
    组织策划: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