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活动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巡礼之二十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8-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淤地坝建设使陕北榆林实施流域旧貌换新颜
 
本站讯 打坝淤地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在陕北的榆林地区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一直坚持把淤地坝工程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坚持大干、苦干,科学规划,全面发展,使淤地坝建设成了该区农村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淤地坝2.1多万座,许多流域的淤地坝工程已初步形成了坝系。通过淤地坝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基本农田面积,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还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使昔日的荒坡变成了今日的花果山,大部分淤地坝建设小流域都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榆林市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3.6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7﹪,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22万吨∕平方公里,局部地区最高达4.48万吨∕平方公里。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成为制约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淤地坝一直是榆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标志。五十多年来,经过试验示范、全面推广、大力发展和巩固提高四个发展时期,淤地坝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建坝资源广阔,形成了一定的建设规模。榆林市的淤地坝建设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由国家出钱,群众投劳,在支毛沟上兴建小型淤地坝,同时试办兴建了一批干沟大型淤地坝,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加之坝地经受住了大旱之年能够高产稳产的严峻考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打坝的积极性。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全市平均每年新建淤地坝1100多座。经过五十年的努力,全市共建成淤地坝2.1多万座,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区的沟沟岔岔,不少地方淤地坝已初步形成坝系。为了巩固成果,提高沟道坝系的抗洪能力,减少水毁灾害,从1986年起,榆林市开始进行了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国家先后投资2亿元,兴建骨干工程400多座。这些骨干工程设计标准高,工程质量好,在小流域坝系中起着上拦下保的控制作用,在坝系防洪、坝地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增加了基本农田,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了保证。目前,全市建成的淤地坝及骨干工程共可淤地50多万亩,已淤坝地42万亩,成为该区基本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坝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据调查统计,全市坝地面积占总耕地的4.4﹪左右,而粮食产量占总产地的20﹪以上,典型地区可高到30﹪以上。2002年4月1日,该市全面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工程,有现有坝地和坝系建设新增坝地做保障,能够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确保在八年补助结束后农民有粮吃,有钱花,真正实现山川秀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是除害兴利,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全市建成的淤地坝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2万平方公里,实现了拦截泥沙22亿立方米。作为严重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拦泥减沙效果非常显著。对于淤地坝工程拦蓄的22亿立方米泥沙,若按输入量的四分之一淤积黄河,以每立方米清淤费10元计算,可节省清淤费55亿人民币。
四是以淤地坝建设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是榆林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独有的地貌特征,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交通不畅,商品难以流通。通过沟道建坝,变荒沟为粮田、变天堑为通途,使沟道地貌得到彻底改观。如该市的横山县元坪流域,总面积131平方公里,从1956年开始建坝,主沟道先后修建7做大型骨干坝,已淤地2500多亩,形成了旱涝保收的川道地形,而且,坝体成了便利交通的土桥梁,坝地一侧成为便利交通的道路,1985年所修建的古-石公路贯穿于流域南北,成为商品流通和农民群众与外界交往的枢纽,有效地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提高了土地生产率,确保了流域内农民群众的基本口粮。据典型调查,坝地利用率平均为80﹪以上,最高可达97﹪;坝地平均亩产35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以上,是坡地产量地4-6倍,梯田产量地2-3倍。由于坝地水肥条件远远优于其他耕地,特别在干旱之年更能显示出高产高效的优越性。如米脂县崔家屹崂骨干坝已淤地280亩,1999年种植玉米260亩,当年山地基本绝收,而坝地亩产达300多公斤,共产粮15.8万斤,满足了全村400口人地基本口粮需求。横山县赵石畔流域师家畔村兴龙寺坝已淤地500亩,五年大旱期间,山坡地减产达80﹪以上,而坝地仍保持亩产350公斤以上,真正成为全村农民“保命田”。
六是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多措并举和多赢。随着淤地坝坝地的大量增加,高标准高质量基本农田地比例也在迅速提高,实现了由原来的广种薄收逐步向精耕细作转变,由单一地农业种植逐步向农、林、牧全面发展转变。如绥德县王茂庄流域,1953年开始建坝,1963年形成坝系,共建成淤地坝把42座,1990年调整合并为20座,淤成坝地460亩。从1952年到1990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耕地面积由5200亩(坝地为零)减少为2450亩(坝地为460亩),减少了52.89﹪。而林草面积由1952年地140亩发展到1990年地5336亩,增长了37.1倍。生物覆盖度由1952年地1.6﹪提高到1990年地59.6﹪。粮食总产由8.32万公斤提高到34.5万公斤,人均产粮由179.3公斤提高到420公斤。目前,已实现了洪水泥沙不出沟,生态良好、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良性发展。
七是淤地坝的大规模建设,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在一个流域内,通过淤地坝建设,实现了拦泥蓄水,提高地下水位,有效改善流域内水分条件和小气候,减轻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促进林草植被建设,使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目的。目前,淤地坝建设,已成了陕北人民通往小康社会的重要通道,深受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所欢迎。如佳县魏家畔村,1988年建成一座高标准地淤地坝工程,蓄水36万立方米,库区水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自发营造果树80亩,枣树200亩,使原来地荒坡地变成了“花果山”,人均纯收入过千元。
 
供稿单位:陕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组织策划: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责任编辑:孙太旻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