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文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9-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怀柔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做法与效果
怀柔区委常委、副区长 赵文广
2007年9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让我代表怀柔区委、区政府和30万怀柔人民,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与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敬意!能够让怀柔在这里发言,我们感到万分荣幸,同时,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下面,我就将怀柔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做法与效果,向各位作一简要汇报:
一、怀柔区概况
怀柔区位于北京东北部,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南北狭长纵贯燕山丛岭128公里,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8.7%,全区14个镇(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0万。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让怀柔获得了“京郊明珠城”、“京郊一枝花”等美誉。1995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2005——2007年,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汽车拉力赛,并连续三年举办了世界小姐、环球小姐等“美丽赛事”,使我们怀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004年,北京市政府确定怀柔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承担着北京水源保护、生态涵养和绿色屏障的重任。全区97.1%的面积为首都饮用水源一、二、三级保护区,北部山区1281平方公里是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南部786平方公里是北京应急备用水源、怀柔水库和水源八厂的水源保护区。怀柔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65毫米,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山泉774处,大中小型水库16座,其中怀柔、大水峪和北台上等3座水库由市统一调度,直接为北京供水,全区水资源总量3.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00立方米,怀柔每年为首都北京直接供水2亿多方,涵养水源近3亿方。
随着首都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北京奥运会的即将举办,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作为首都北京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的怀柔,却已经遭遇了连续9年的大旱。因此,我们在保护水源方面,面临着5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保北京供水的挑战。北京的用水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更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为首都的重要水源地,保护好水源,为首都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作北京生态屏障的挑战。我区承担着北京生态屏障的作用,如何确保北京的水更清、天更蓝,我们责无旁贷。
三是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由于怀柔区的生态环境优美,旅游景点比较多,最近5年,来怀柔旅游的游客每年以13.8%的速度递增,2006年达到了创记录的880万人次,游客的增多,直接导致生活垃圾、污水等逐年增多,对我区水源的威胁也进一步加剧。
四是自身发展带来的挑战。由于我们怀柔区是北京的水源地,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解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保证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护水源的主要做法
保护首都饮用水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区水务工作坚持的目标。最近几年来,我区按照水利部和北京市的要求,不断探索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我区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水利部和北京市水务局的治水新思路,认真落实陈雷和翟浩辉等水利部领导来怀柔考察水务工作时的指示精神,坚持“生态兴区,环保富民”的理念,坚持由工程水利、农村水利向资源水务和统筹城乡水务两个转变,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优化配置、统筹资源,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护饮用水源,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源涵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回顾我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历程,大概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闸沟垫地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第二个阶段,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建设经济沟、经济坡,以发展经济为主;第三个阶段,是针对产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我们认真贯彻市水务局提出的“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把污水处理、垃圾治理、村容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融入到小流域建设中去,实施了“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5同步,通过21项措施使治理后的清洁小流域达到了9大目标,使水土保持工作真正做到“养山、进村、入川”,真正实现了“清洁生态、绿色产业、人水和谐”的清洁小流域建设主题。
2、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怀柔区委、区政府始终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作为怀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去抓,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怀柔区按照水利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2004—2008年水利现代化建设五年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怀柔生态新城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怀柔区“十一五”水土保持规划》、《怀柔区重要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规划》、《怀柔区“十一五”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等多部水利水保建设规划,目前各个规划正在逐步的实施过程中。这些水利水保规划都经过了专家的论证,有的规划还经过了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的讨论,并获得了通过。每条小流域的治理规划由水务局牵头统一制定,主管区长主持相关部门审查后实施,通过水务部门制定规划,统一了全区的治水思想,科学确定各项措施配置,统一了各部门的行动,统筹了水务、土地出让、新农村建设、环保、林业等资金,确保了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和水土流失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突出重点,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农村是重点。多年来,我们坚持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污水、垃圾、环境治理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和先进的治水理念为支撑,构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立体网络。
(1)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我们积极延伸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内涵,让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仅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当地资源的保值增值。目前,我区已经初步建成了污水处理四级网络。
第一级:建成并升级改造了怀柔污水处理厂,使其日处理污水的能力由5万吨提高到7万吨,完全可以满足今后10年,怀柔城区、新城以及庙城地区和雁栖经济开发区的污水处理需求;
第二级:是在各镇(乡)政府所在地及人口密集地区,建设中小型集中污水处理厂。目前全区14个镇(乡)政府所在地,除平原5镇所在地的污水进入一级污水处理管网外,其余半山区、深山区9个镇乡政府所在地及人口密集地区建成了小型污水处理厂13座,日处理污水能力5000吨。近期,我们还将通过完善污水管网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镇(乡)政府所在地区域污水处理能力。
第三级: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在乡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几年来,我们安装的108套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对于改善生态与环境、提升宜居指数、促进我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第四级:在农村旅游景区、餐饮店、垂钓园等人口密集的分散点源处,安装CWT小型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289套,消除点源污染。
四级网络的建设,使我区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每天10万吨的水平,目前,全区城乡的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0%,其中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同时,我们对处理后的中水和雨洪水进行再利用,在怀河、雁栖河等河流上营造出世妇会中水公园、雁栖河阶梯型水面等多处靓丽水景观,为新、老城区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促进新兴业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支持。
另外,为了保护好北京的饮用水源,我们关停了污染企业,并禁止污染企业落户。据统计,1995年到2004年,为了保护水源,全区关停有污染的企业近百家。区政府还专门下发文件,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区境内严禁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2)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
我们在大力宣传和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通过“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将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理。目前,我们怀柔平原建有年处理生活垃圾5万余吨,分拣可回收物资2000吨,生产有机肥1200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厂一座,可满足城区和平原区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需求。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我们还在农村地区配置分类垃圾桶2346只,建成地箱式垃圾中转站240座,配备专用垃圾清运车14辆,在浅山区及平原9个镇实施生活垃圾密闭化管理,怀柔农村总数60%的172个行政村21 万人口,彻底消除了水源污染的隐患。
(3)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坚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与民俗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把各项治理措施的设计和布局融入当地农村的景观格局,使每一处工程都有不同特色,把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当作艺术精品去做,建一处工程形成一道新景观,形成了具有山区旅游休闲特色的碧水田园水保工程模式,不但一改往日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区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178个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3%。通过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整洁了,环境优美了,前来民俗旅游和观光采摘的游客增多了,促进了村域经济的发展。
(4)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根据我区水土流失治理需要,我区积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来怀进行清洁小流域治理课题的开发研究,从而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广泛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投入,建设单位协调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促进了科学技术在我区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发挥。结合相关课题的开发研究,我们有计划地培养科技示范、推广、转化的本土人才15名,鼓励他们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为我区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人才。此外,我区还不断探索都市现代农业的节水灌溉新途径,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建设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精准灌溉工程。目前,已在神山、范各庄和前辛庄等村建成了多处精准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包括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4万亩,占全区农业灌溉面积的93% 以上。
(5)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力度
为确保发挥效益,我们在努力抓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同时,也着重加强了工程的跟踪管理。在制定《京津风沙源工程监理制度》、《怀柔水库上游垃圾管理办法》、《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办法》等20多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在各项工程实际中常抓不懈,持续巩固建设成果,不断发挥水土保持设施的长效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主要成效
我区按照“三道防线”的治理理念,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保护首都饮用水源为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先后完成了红军庄、核桃树沟、甘涧峪、神堂峪、琉璃庙等15条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82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1平方公里,占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在京郊区县中名列第一。
1、保障了高品质供水
由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理过的1041平方公里内各项水土保持工程每年可增加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以上,拦截泥沙上百万吨,拦沙效益达到70%,基本实现了清水出沟。全区每年减少污水排放2000万吨,年可保水1400万方,减少土壤流失110万吨,减少总磷流失14吨,减少总氮流失70吨,减少COD流失270吨,节约用水1000万吨。区内所有水库、河道的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二类标准,符合相关规定,这也为满足首都和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水源保障。
2、维护了河库健康
经过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我区的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30%,削减洪峰50%,土地利用指数提高35%以上,植被的恢复使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另外,我们采取生态治河,生态保护,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的办法,对河流和水库进行了保护性治理,建设生态湿地3000亩,在白河沿岸退稻还林2000亩,在全区组建了1000人的农村管水员队伍,加大对河道的保护力度,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有效消减河库污染,提高水质,保障河库水体安全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在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中,我区按照“饮水安全、用水计量、节水高效、雨洪管理、中水回用”的循环水务总体建设目标,全面优质地完成了市、区两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村、环境整治村、生态搬迁村和“雁栖不夜谷”、“夜渤海”等新农村重点区域的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土保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歧山、副市长牛有成、水利部办公厅主任顾浩、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等也分别带队,多次检查了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对我区的水务工作进行了肯定和赞赏。
挥豪情之笔,作山水文章;聚万民才能,造秀美山川。我们将会借这次会议的东风,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以保障饮水安全为第一要务,坚持人水和谐和循环水务的全新理念,再接再厉将怀柔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做的更好,为首都的可持续发展,为怀柔人民的富裕,为首都北京的安全供水和成功举办一届和谐安定的奥运盛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