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张秦岭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8-0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丹治”惠民生 清泉润京都 
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一期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陕西省水利厅
(2012年7月)

    我省陕南地区地处丹江口水库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自2007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以来,在水利部、国家南水北调办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丹治”一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近期共安排我省重点治理县(区)17个,规划治理小流域33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34.88平方公里,总投资18.95亿元。根据2011年10月省级竣工验收结果统计,我省 “丹治”一期累计治理小流域348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81平方公里,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02%;完成总投资19.1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36亿元,落实省级配套资金526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8.27亿元。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下达计划任务,各项工程措施质量达标,运行良好。
二、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丹治”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成效表现在:
    (一)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源区水质相对稳定。“丹治”一期工程新增治理面积7681 km2,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新增林草措施面积2748 km2,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57.97%提高到79.05%,年均保土能力达到4879万t,开展治理的小流域减蚀率达到60%以上,蓄水能力达到43361万m2,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846.3t/ km2•a降低到816.33t/ km2•a,整个项目区由中度侵蚀下降为轻度侵蚀,区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据省环保部门对汉、丹江流域10个水质监测断面评价结果,有2个断面优于目标水质,达到1-2类,有8个断面符合达标水质。据省水文局在汉江、丹江布设的7个水质监测断面分析,年度水质基本稳定在2类或2类以上,稳定在治理前水平。
    (二)工程防御体系健全,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构筑了上拦下保,立体防御的工程体系,增强了防灾减灾的能力。2010年7—8月份,我省陕南地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区)普遍遭遇50至1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水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在灾后调查中发现,水土保持工程在特大暴雨灾害中,尽管损失严重,但在缓洪减沙、阻挡泥石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却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灾区群众称赞水土保持工程是“保水保土又保命”的好工程。镇巴县拉溪塘村是“7.24”重灾区,该村的水保工程在抵御泥石流和洪水中,有效的保护了村庄和群众房屋,保护了下游的学校,延缓了受灾时间,群众得以安全撤离,挽救了几十人的生命,当地群众把水保工程视为庇护他们生命的神灵,自发到小流域标志碑前烧香,以表达感激之情。省水利厅就水土保持工程防灾减灾作用做了专题调研,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送阅件》,赵乐际书记在《送阅件》上做出重要批示:“应充分肯定水保工程的成效,加大力度,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三)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促进了水源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小流域治理坚持“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强了基础设施配套,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区4年兴修基本农田2.08万公顷,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12亩,农业人均产粮445kg,为确保粮食安全打下了基础;坚持以基本农田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举的思路,大力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小流域经济,集中连片发展核桃、板栗、茶叶、良桑、银杏等经济林果,新增经果林面积7.18万公顷,人均达到1.08亩,仅经济林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17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达到33.4%,明显高出非治理区;4年间,项目区修建乡、村及田间生产道路1052公里,修建蓄水池(窖)1万多口,解决了1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和近8万人的引水困难。区内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大大加快。项目区有53个村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白河县西营镇蔓营村抓住“丹治”工程建设机遇,组建了8个专业队,坚持常年治理不间断,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治理,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被称之为“全县水保生态第一村”。
三、主要做法
    “丹治”工程实施中,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等手段,有力的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明确工作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建立目标责任制。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水质,省委、省政府提出陕南循环发展的总体思路。先后编制了《汉丹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出台了《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了《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汉、丹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建设纳入《陕西省秦岭生态功能区规划》。连续5年,省委、省政府把“做好汉江、丹江水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为考核省水利厅、水保局的重要指标。水源区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治理工业污染,关停排污不达标企业65家,废水排放达标率由59%提高到87%,污水排放总量减少近35%。项目区各级政府建立目标责任制,把“丹治”工程建设纳入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机遇,加大封山造林力度,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480多万亩,荒山造林423万亩,划定自然保护区19个,面积3456 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覆盖率较“十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库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 
    (二)规范项目管理,突出典型示范,推动水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发展。我们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前典、运用两监、把好两关”的项目管理思路。从强化前期工作入手,以狠抓典型示范为切入点,运用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和监测的手段,规范项目施工管理,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发挥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把检查验收和资金管理关口。省上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召开动员会、现场会、促进会。在治理季节,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各县(区),督促检查,指导工作。监理单位常年蹲守在工程一线,控制施工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监测部门制定了项目监测规划,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效益分析,实时掌握工程建设的效果。
    结合“丹治”工程特点,我们提出了“沿城、沿河、沿路”的三沿战略思想,确立以抓典型示范工程为切入点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全省“丹治”一期工程创办的综合治理示范点超过100多个,示范点完成的治理任务占年建设任务的3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综合治理程度高,措施配套全、治理效益显著的典型示范工程,有力的推动了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科技创新,开展试验研究,建立水源区生态建设新机制。从2007年开始,在配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南水北调办等有关单位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工作的同时,着手研究建立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部门联合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分析面源污染形成的机理、造成的危害,探索治理途径,我省在石泉、商南、丹凤等县建立了8个试验观测区,建立数据模型,开展动态监测,为防治面源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地结合区域环境,地质、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水泥预制件筑坎、异型水泥砖筑坎、PP编织袋筑坎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应用和推广先进的水土保持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四)注重国策宣传,强化监督执法,不断扩大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结合宣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我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不断扩大水土保持社会影响力,提高全民水保意识。在狠抓宣传的同时,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据统计,近5年来陕南3市生产建设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2200多个,方案申报率达到95%,审批率达到100%,生产建设单位投入返还治理资金达到7.6亿元。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尽管我省“丹治”一期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投资标准偏低、各项措施综合配套不够、示范典型不突出、科技示范园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科学谋划,高标准、高起点抓好“丹治”二期工程。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社会支持、齐抓共建的长效机制,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社会化进程。
    二是抓住“丹治”二期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全力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创办示范典型,创建水土保持示范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重点治理区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三是加强监督执法,巩固治理成果。逐级夯实管护责任,依法推进生态修复;加大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检查监督,把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到位。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