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成效

10.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9-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我市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采取上级投入一部分,政府筹集一部分,群众投入一部分。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后,济源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累计筹集资金近7亿元,投入水保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要保障财政的投入。具体包括上级水土保持项目资金、市级财政预算投入和涉农部门的整合资金。近几年来,先后争取砚瓦河、清洛河坝系等国家重点水保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每年市财政预算2000万元用于水保生态建设;每年整合城建、交通、林业用于通道绿化、退耕还林、城市建设、坡地整治等方面的资金近50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注重调动民间的投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利益驱动,通过租赁、承包“四荒”使用权,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引民间业主进军水保事业,开发荒山,兴办产业。 比如:洛阳企业家鲍战州在7年前就来到济源,投资2000多万元,承包小浪底北岸荒山,兴办生态旅游产业;克井镇的朱文承包1000多亩荒坡,祖辈几代坚持植树造林,建造的林海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玩乐的好去处。全市类似鲍战州、朱文这样的“四荒”承包已有近200户,其中5000亩以上承包大户9个,1000亩以上承包户32个,承包荒山荒坡总面积超过16万亩,调动群众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近2亿元。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