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启动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七次会议顺利闭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3-11-0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刘自国)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启动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经过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并于11月8日下午顺利闭幕。上午的会议正式启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明确了淤地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以及近期工的作重点。下午的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围绕黄河中游生态建设的重大问题,以及如何搞好淤地坝工程建设畅所欲言,交流了经验,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近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会议明确指出,自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各级政府和流域机构,加强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而且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进一步加快,连续两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都突破了1.3万km2大关,超计划完成了年度任务,并收到了明显成效。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做好2003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淤地坝’等多种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 今年,水利部党组把淤地坝建设列为水利建设的“三大亮点” 工程之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黄河水利发展史上又一重大决策。这一决策,非常正确,非常及时,代表了黄土高原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这对加快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这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对黄土高原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两年来,黄河上中游七省(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全面推进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调整思路,创新机制,积极实施“三条黄河”建设和推进水保监测体系建设,加大了沟道坝系建设和生态修复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黄河流域两年来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64万km2,占计划任务的106%。其中建设基本农田42.99万hm2、营造乔木林63.52万 hm2、灌木林69.15 万hm2、经济林33.17万 hm2,人工种草55.48万hm2,实施封禁治理66.61万hm2,建成治沟骨干工程361座、淤地坝8653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6万处。
根据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委员会成员单位一致认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紧密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减少入黄泥沙相结合,注重与退耕还林还草和大面积恢复与保护植被的关系,强化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综合利用水土资源的发展方针,实施“防治结合,强化治理;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注重淤地坝坝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治理方略上,全面贯彻“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思想。既符合国务院批准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精神,又要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和各省(区)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优先的战略思路。
在治理重点上,坚持以黄河中游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为治理重点,集中力量治理好这一地区,对减少入黄泥沙、发展区域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加强骨干坝及沟道坝系建设,重点治理开发一批小流域,建设高产稳产的粮食和饲料基地,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措施安排上,进一步加大了流域内植被建设项目的实施保护力度,通过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飞播封育,荒山造林种草和源头保护等措施,不断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改善。
在预防监督上,通过加强预防监督的规范化建设,开展城市水土保持试点,狠抓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申报和实施,有效防止人为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压力重,地方自筹资金能力差,水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委员会提出了近期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1万km2,建设淤地坝6万座,初步建成25条支流(片)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新增坝地270万亩、促进退耕1200万亩,封禁保护2000万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基本得到遏制。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努力,各省(区)和各级业务部门务必按照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在治理措施上,坚持小流域为单元,以支流为骨架,继续实施工程、植物和耕作三项综合治理措施,在进一步加大生态封育保护力度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工程布局上,继续坚持以多沙粗沙区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有效地减少入黄泥沙,服务于“三条黄河”建设。
在工作方法上,始终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制定优惠政策,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极大地调动群众和社会投入治理的积极性。
在规范管理和机制创新上,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全面推进以工程监理为主的“三项制度”改革,实行报账制,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投资效益。
在组织协调与管理上,坚持实行流域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的作用,有力地促进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
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必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