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察简报第十九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6-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院士专家团到福建、江西两省考察
2006年4月22至27日,由16位两院院士和我国知名生态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考察团对福建、江西两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
参加本次考察的有孙鸿烈、冯宗炜、陆大道、童庆禧、袁道先、赵其国等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长江水利委员会、福建省和江西省水利厅等有关领导陪同考察。考察团重点考察了福建省安溪县、长汀县和江西省兴国、赣县、信丰等5个县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成效、防治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考察组的院士专家对福建省政府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综合协调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能源建设与植被保护结合、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结合的做法以及江西省赣江上游以兴国县为主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两省变崩岗侵蚀区为水保生态经济区的崩岗治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两省水土流失防治速度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
院士专家团认为,闽西、赣南地区是革命老区,历史欠账多,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崩岗面广量大,已治理的措施也需要巩固提高,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治理速度,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办公室
在北京召开总报告起草工作会
2006年5月7~8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总报告起草工作会。总报告起草组成员、科考办公室部分成员以及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起草小组汇报了总报告起草的进度和相关内容,与会专家就总报告草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刘震司长充分肯定了各起草小组的工作,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他要求各起草小组继续收集材料,理清思路,系统概括观点,依照总报告大纲要求起草,并要和各考察组报告衔接好,确保质量,按时完成。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
为兴国县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兴国县1983年被列入“全国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治理,至2005年已坚持治理23年。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南方红壤区江西考察组,于2005年8月20~22日和2006年4月25~27先后两次对兴国县水土流失现状、及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组一致认为,兴国县在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效的艰苦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为该县新农村建设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值得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借鉴。
一、兴国县重点治理前水土流失状况及成因
江西兴国县是革命老区,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曾为共和国培育出54名开国将军,为共和国的建立牺牲了23179位知名烈士。而这些烈士和将军的故乡,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开荒和过度砍伐薪柴等人为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活极其贫困。1980年该县有水土流失面积1899.07km2,占县域面积3215km2的59%,占山地面积2240km2的84.8%。在水土流失面积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达669.33km2,占流失面积的35.2%。年均流失泥沙量1106万吨,全县大小河流普遍淤高1m以上,有的地段高出田面近2m,成了地上悬河。每年泥沙被带走的有机质和N、P、K养分达55.22万吨,远远超出当年的施肥量。全县16533hm2的水田中,有5334hm2成了“落河田”(河高田低),常年遭受水害,有15267hm2耕地变为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山地植被覆盖度只有28.8%,强度以上流失山头的植被不足10%,只有一些稀疏的老头松,10年树龄不足1m高。绝大部分山地沟壑纵横,基岩裸露。夏季实测地表高温为75.6℃,极端气温超出40℃。在2240km2的山地上,活立木蓄积量仅有51万m3。“天空无鸟,山上无树,地面无皮,河里无水,田中无肥,灶前无柴,缸里无米”是兴国县当时真实写照。
二、兴国县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成效
兴国县自1983年被列入“全国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共投入治理资金31333.76万元。其中,中央扶助专款2437.69万元,地方匹配投入1337.68万元,群众投资和投劳折款27558.39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3452.86万m3,投劳5614.11万个工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0.66km2,其中有效保存面积1141.7km2,有效保存率为70.4%。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48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其中塘背等5条小流域由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兴国县被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水土保持先进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0年的1899.07km2降至2005年的758.37km2,下降60.07%,平均每年下降50 km2;山地植被覆盖度上升了43.4%;年泥沙流失量下降了67.6%;河床普遍降低0.4m,有林地面积净增5.4倍,土地产出率增长54.2%;县财政年收入由1980年的763万元增至现在的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1元增至2225元。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变成了绿树掩映的秀美家园。
三、防治经验与模式
在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为了治理穷山恶水,消除生态安全隐患,建设美好家园,兴国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的带领下,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科考组的专家将其提炼归纳为行政管理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一) 行政管理方面
1、强化意识抓宣传
为了使所有干部、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来,兴国县一直坚持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板报、宣传车等各种形式深入乡村、圩镇、工地,面向领导、群众、企业、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普及水保法律、水保知识,让百姓了解水土流失危害,在全县造就治理水土流失重建生态植被的良好氛围。例如,将每年九月定为水土保持宣传月;每年召开一次有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水保表彰大会;组织一支水保山歌演唱队,深入村组现编现演本村的好人好事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全民水保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上下一条心,全民办水保的热潮。
2、领导带头抓干部
县委着重抓干部队伍的思想统一工作。先后提出了“不抓水保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抓不好水保的班子不是好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把山当成田来做”等富有特色的口号。在措施上,规定每个干部职工拿出年工资的1%用于治理水土流失;逐级签订治理责任状,将治理任务列入政绩目标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当年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二年未完成任务的撤职或降级;机关干部每人每年参加10天以上的治理劳动,春节提前五天放假回家种树。明确要求各级班子的治理点要挂牌上报,领导要亲自带头参加治理,限期达标。从叶发有同志起,历任的县委书记、县长卸任移交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水土保持,这是兴国连续6任班子能连续不断地抓好水土保持的秘诀。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从水保乡镇培养选拔出25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并交流到赣州各县市,把水土保持工作带动起来。同时也撤换了5名不称职的干部。
3、完善体制抓队伍
为了从体制上确保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进行,从1980年起组建了由县长兼任的兴国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县乡村三级封禁管护指挥部。1992年又将原“水土保持办公室”改为行政一级局,赋予行政执法职能,并内设水土保持监察股和水保监督执法大队。在全县各乡镇设立26个水土保持管理服务站。属县水保局派出机构,各乡镇组建有专职封禁管护队。更具特色的是将农村能源办划归水土保持局领导,将水土流失治理与解决农村能源统一起来,这样更加完善了体制功能。在完善体制的同时,加强了队伍建设。如全县从事水土保持事业的人员达112人,县水保局有高工5名,工程师8名,水保技师5人,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是水保技术力量最强的一个县。另有专职管护员361人,兼职管护员3709名,还有一支250人的沼气建筑技工队伍。不仅满足本县建池技术力量,还经常派出技工,前往山东、安徽、贵州、广东等省及本省各县传授沼气池建筑技术。
4、灵活政策抓管理
为了规范和激励人民群众对防治水土流失和重建植被的积极性,集社会力量为水土保持服务,兴国县在抓好干部,理顺体制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鼓励政策。例如:将山林承包期定为60年不变;“谁山归谁治,谁治归谁管,谁管归谁有”;“当年不治征收治理费,三年不治吊销责任山”;“谁开发、谁受益,经营权允许继承和有偿转让”;“自主开发治理,自有稳定收入起,免征五年农林特产税”;“山地入股或租赁他人开发,自有收入之年起,每年以实物量的6%作为租金或红利”;“凡开发治理100亩以上荒山者,优先安排贴息贷款并颁发荣誉证书”;“农户建一沼气池,免征土地补偿费,无偿划拨30m2土地”等政策。较好地解决了有山无力治,有钱无山治的矛盾。依据法律,县人大制订了“水土保持暂行规定”和“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县政府先后发布了水土保持一、二、三号令,各乡镇据此由村民大会通过,订立了封禁管护公约。
以上措施和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通过实践也使他们逐步意识到水土保持是发展兴国经济、保障人居安全的唯一出路,是治理江河、防灾抗灾的治本之策,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富民小康工程。
(二) 技术创新方面
1、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
兴国县地处江西中南部,行政上隶属赣州市。总面积为3215km2,均属赣江二级支流。境内有平江、梅江、良口河、云亭河、孤江五条水系。其中,平江流域范围占80%左右。1980年安排治理时,依据农业资源与水土保持区划的分区全面开花,结果收效不大并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198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后,依据地貌、岩性和集水情况,将全县划分为61条小流域,后改划为72条小流域。按小流域进行规划,分期分批安排集中连片治理开发,获得成功。第一期(1983~1992年)开工治理31条小流域,有24条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成功率为77.4%;二期一阶段(1993~1997年)规划治理26条,有16条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成功率为61.5%;二期二阶段(1998~2002年)开工治理8条小流域,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成功率为100%。23年来开工治理总数为72条小流域,达标总数为48条小流域,平均成功率为73.8%。由此可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是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必须坚持的技术路线。
2、因地制宜,创立治理模式
兴国县在开展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的过程中,依据科学实验和治理实践,先后创立了以下五种有效的防治模式:
模式1:对花岗岩轻度流失区,以封禁自然修复为主,辅以飞播或人工撒播马尾松,禁止人畜上山践踏破坏,让其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好环境,实现自然修复。该模式的特点是工省效宏。
模式2:对花岗岩、红砂岩中度流失区,以人工补植为主,辅以飞播和见缝插针补工程。树种以阔叶树和豆科灌木等乡土树种为宜。这种模式不仅可加速中度流失区重建植被的速度,对改变林相实现多层植被覆盖和改良土质的作用也是明显的。
模式3:对花岗岩、红砂岩强度以上流失区,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草灌乔结合,防治并重,集中连片,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区域规模治理。坡面工程以竹节水平沟为主,配合修筑水平台地或反坡梯田、条带。植物宜密以条带式间种为好。这一模式的理念是以工程拦沙蓄水改善植物立地条件为基础,以植物护工程保安全为核心,是治理花岗岩等强度以上流失区的好模式。
模式4:对紫色页岩强度以上流失区,以爆破修梯田开发农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形式进行治理。包括紫色沙页岩流失低丘岗地亦可采取此模式。修成梯田后,地埂配置多年生草本植物加以固定和保护。此法治理成本为每亩3000元左右,成本虽高,但可将流失危害严重的劣地改造成永续利用的农耕地,来弥补农耕地的不足,是一劳永逸的好事。
模式5:“猪—沼—果”生态综合型治理模式。以农户为主,建立生态庭院式经济的良性循环,是一种有着广泛前景的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是六个一。一户农户、养一栏猪、建一个沼气池、种一园果、栽一棚菜、养一塘鱼。利用循环机制,在果园套种青饲料养猪,用猪、人粪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饲养猪、鱼,沼渣肥果蔬,沼气点灯做饭,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在治理荒山荒坡的同时,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又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除以上五种治理模式外,兴国县在利用流失山地建果园方面,也有其独特性。即按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下养猪建池的布局进行开发利用和治理。在措施上按三大一篓(大穴、大肥、大苗、营养篓)促三保(保水、保肥、肥土)的技术进行设计,来达到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园要求。在坡面工程的选择及设计方面,创造了拦沙蓄水功能极高的竹节水平沟,并将抗旱性弱的阔叶树改在水平沟内种植的技术。这一创举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分散了径流,提高了工程的牢固性。同时,改善了植物的立地环境,提高了成活率,不仅简便易行,效果也甚佳。
3、加强科研 力求创新
兴国县先后设立了“水土保持站”、“试验观测管理站”、“综合利用示范场”等科研场所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同时,还积极邀请国家科研单位来兴国开展协作研究,比如: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协作完成“兴国县水土流失动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长冈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动态模拟研究”;与省科委、省水保所协作完成“紫色页岩侵蚀区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与市沼办协作开展“沼气池型改进及利用的研究”,与日本京都大学等高校协作开展“森林恢复土地生产力的观测与流失治理后植被恢复期的径流泥沙变化观测”等,为兴国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 更新观念 开拓前进
兴国县自2003年后,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将山区水土保持引伸到城镇,并细划为工矿水保、交通道路水保、江河水保。对城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加强了“三同时”的监督核查。目前,又将全县大示范区划分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和水源保护区。在综合治理项目区内设立71hm2的水保科技示范园。将试验观测与科教示范结合在一起,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在生态旅游观光区,着重优化生态环境,将人文景观用生态加以点缀,使之具有观赏性的同时达到一定的宣传效应。
四、治理成本分析
在本次考察中,专家组在对兴国县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归纳总结的同时,还对重点治理工程和典型流域的治理成本进行了分析和估算。
兴国县自1983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区起至2002年分三个阶段完成两期重点治理工程。从1983~2000年的治理成本平均为2088元/ hm2,其中,国家投入成本为155 元/ hm2,占总投入的7.4%。当然,每个年度的治理成本不同,呈逐步上升趋势,主要是物价(含劳力)上涨和经济果木林的成本较高。
塘背、崇贤、西江三条代表小流域,单位面积治理造价分别为1713元/ hm2、2872元/ hm2、4676元/ hm2。从相同措施的成本看,后期成本为前期成本的2.3~2.5倍。不同措施的成本也不相同,经济果木林的单位面积造价为水保林单位面积造价的3.6~3.8倍。
五、认识与建议
经过专家们的两次科考,普遍认为:国家将兴国县列入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经过长期不懈的综合治理,兴国县的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贫困问题。兴国县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有其特色,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水土保持首先从领导抓起,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范畴,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兴国县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探索出的治理模式和经验,值得向其它地区推广,特别是给水土流失严重的革命老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典型。
同时,专家们也认为,兴国县水土保持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兴国县是革命老区,财政相对较为困难,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还需要进一步治理,已经治理的区域,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改造。兴国县经过了近 20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仍有水土流失面积758.37 km2,其中:轻度257.61 km2,中度221.44 km2,强度171.51 km2,极强度78.87 km2,剧烈28.94 km2。如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需治理资金23585.3万元。而从目前兴国县的财政收入看,只能低水平地维持现状。建议国家加大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2、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看,兴国的生态环境依然很脆弱,林下水土流失普遍且严重。兴国县在已经治理的区域中,多数是以马尾松纯林为主,不少山头是处在有树不成林,有林不成材,林下无覆盖。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比较稳定的林型应该是针阔混交林,而目前约700km2为马尾松纯林,易遭受周期性的松毛虫危害。纯针叶林的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有进一步酸化土壤的可能,不利于林下灌、草的生长。此外,不合理的造林方式与树种结构失衡,是导致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这次科考,专家们一致认为: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水土流失就得到控制,这种现象不仅在兴国县有,在南方红壤区的其它地区也很普遍,即“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现象很普遍。
3、兴国县在水土流失治理的方向上,应该做适当的调整,“生态效益”固然重要,但缺乏吸引力,应该结合自己的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为导向,让水土保持治理成为一种投资,所谓投资,就必须要回报,有回报,农民自然而然的就有积极性。这些工作,需要水土保持科研部门共同协作完成。
4、兴国县在水土流失治理投入问题上,能否由国家资助为主,逐步向地区自给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最终的目的是做到国家与地方并重,并逐渐转化为以地方为主,从而达到水土流失治理的良性循环的目标,这也是水土保持示范县的职责所在。
(南方红壤区考察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