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动态

云南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见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9-1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昆明9月10日电(记者  孙玉春)位于长江上游的云南省近年来注重生态建设与水土治理,在金沙江流域的楚雄、昭通等地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使这里出现了山青坡绿,水伏土留的良好势头。

    水土流失一直是云南省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在局部地区更成了发展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云南省从1989年起实施“长治”工程,在10多年的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昭通市耕作坡度大于15度的占耕地总面积的67.86%,大于25度的占20.72%,水冲土走,水停土干。位于金沙江边的绥江县石龙鲢鱼小流域,数百亩土地长期以来受江水冲刷,农民土里刨食,生活十分艰辛。为了改变这种贫瘠状况,绥江县去年投资对数百亩石滩地进行改造,用一人多高的大石围成台地,异地置土进行回填,新增和改善灌溉土地面积300多亩。这些地里的庄稼生长势头良好,估计三至四年就能收回农田改造的全部投资。

    永善县黄华乡青杠小流域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区,坡地面积大,取水用水困难。为了改善流域内群众的生活条件,永善县组织对治理区实行封禁管育、植树造林。他们采用政府投资、群众投劳的方法,兴建了500多个小蓄水池,星罗棋布于山间田野,房前屋后。有了水源保障,流域内1000多亩土地全部实现了坡地改梯地,旱地改水田,低产变高产稳产。
    据统计,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云南楚雄州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5.22%,昭通市水土流失
面积减少15.38%,长江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减少1500万吨。一些治理区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回升,一
些地方周期性的旱情得以缓解,枯竭多年的山泉又淌出涓涓细流,绝迹的野生动物又回到了山里。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改善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治理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