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动态

“长治”二十年:绿了山川 富了万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10-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鉴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国务院决定自1989年起,在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中下游、陇南陕南地区和三峡库区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1994年以后,重点防治区逐步扩展到中游的丹江口库区、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和大别山南麓诸水系。 20年来,“长治”工程十分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坚持保护优先、防治并重,作为流域实施最早、规模浩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长治”不仅取得了惠泽民生、功垂百代的巨大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010年9月,“长治”工程二十年建设成效总结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和项目区代表一致认为—— “长治”二十年: 绿了山川 富了万家 记者 毕玉娟 在人头攒动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巨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每天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宾。画面上流淌的河水、飘动的帆船、往来的市民、客商、骆驼,潺潺水声和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假如世间有另一种能工巧匠,把涉及10省200多个县的“长治”工程20年间给项目区带来的巨变用卷轴展示出来,那将是怎样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 “长治”体现出的德政与民心 ——从一组内涵丰富的数字说起 如果真的有一幅活动着的“长治”工程画卷,四川省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理应是画面上的闪光点之一。由于自然环境恶劣,20年前的铜矿村满目荒坡,甚至发生过人与狼争水吃的现象,村民绝大部分住的是土坯房和茅草屋,人均纯收入只有50元。经过“长治”工程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如今的铜矿村石榴、烤烟、粮食三业并举,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成为当地后来居上的明星村。放眼望去,满目葱绿随山丘跃动,别墅般的崭新村舍点缀其中,四通八达的水泥路画着优美的弧线伸向远方。 从一个徘徊在温饱线的小山村,到省内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铜矿村20年来的变迁,浓缩了“长治”工程的丰功伟业。 “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以来,坚持面向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布局,截至2008年底,“长治”工程已累计实施了七期重点治理工程,共计5000余条小流域。工程覆盖了长江上中游的云、贵、川、甘、陕、鄂、渝、湘、赣、豫10个省(市)214个县(市、区),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发动群众投劳21亿个工作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6万平方公里。其中,改造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106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3619万亩,种植经济果木林1619万亩,种草495万亩,实施保土耕作2500万亩,实施封禁治理5006万亩。 或许数字是枯燥的,但当它们化作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和百姓福祉时,数字分明又是十分生动和颇具感染力的。 ——荒山绿了,溪流清了,进入河湖的泥沙明显减少,长江上中游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生态效益凸显。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长江上中游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0%—60%,坡耕地减少近80%,基本消灭了荒山荒坡,有林地面积增加40%,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小流域土壤减侵率达到70%以上。遥感监测显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53万平方公里,“四大片”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由治理前的58%下降到39%,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金沙江下游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重点治理区生态恶化局面得到扭转。 ——有效保护了珍贵的土地资源,项目区农业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夯实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长治”工程始终坚持把坡耕地治理作为重点和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同时注重田间道路建设和地埂利用,合理布设蓄引排灌坡面水系工程,积极开展溪沟整治,提高了农田水利化程度,增强了就地拦蓄降雨径流的能力,缓解了山区群众用水困难。 二十年来,“长治”工程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等措施,让过去跑水、跑肥、跑土的低质劣地变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效田,改变了山区薄弱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基本实现农民人均1亩基本农田的目标,粮食总产比治理前增加了30%,农业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76公斤增至53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59亿公斤,有效解决了1000多万群众温饱问题,被山区百姓誉为“德政工程”、“致富工程”、“ 民心工程”。 ——在防治水土流失、保障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发展小流域经济和水土保持产业,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长治”工程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作为重要目标,把实现国家宏观生态效益与山区群众微观经济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以开发性治理为主导,大力发展林、果、畜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新途径。 二十年来,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实现调整,通过种植经果林、栽植地埂经济植物,人均经果林面积比治理前增加了3倍,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已具雏形。如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的石榴、蚕桑、甘蔗、烤烟、蔬菜;嘉陵江中下游的龙柚、黄花梨;三峡库区的柑桔、茶叶;陇南陕南的苹果、花椒、杜仲、银杏等。涌现出了一批像四川会理铜矿村、宁南骑骡沟、贵州遵义龙坝、黔西驮煤河、湖北省秭归县周坪河、红安李家河、云南元谋张二村、牟定飒马场、甘肃成县王沟、陕西凤县李家沟等经济效益显著的典型小流域。 据统计,治理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了50%,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近2000个村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迈入了新农村试点和小康示范村的行列,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 “长治”工程的昭示与启迪 ——从一场大规模的实践说起 在“‘长治’工程二十年建设成效总结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水利部水保司张新玉副司长说,作为长江流域实施最早、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长治”工程无疑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成功的典范,对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作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路者和标杆,“长治”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资业内借鉴呢? “一个区域性的、高层次的、有权威的领导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全流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区实施大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和扩展。”一位在水保领域工作了近40年的老专家认为,这是“长治”工程实施2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长治”项目区涉及10个省(市),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各异,这种面广量大、以县为单位分期分批按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流域性生态建设工程,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来统筹推进大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区域性的、高层次的领导协调机构是推不动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由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大的四川省省长任主任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等部委的领导任副主任委员,各省(市)政府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领导为委员。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和统筹协调防治工作。有了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高效领导协调机构,“长治”项目区上下一心,统一要求统一行动,防治工作有声有色,让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综合效益。 正确的技术路线是“长治”工程成功实施的技术保障。在回顾“长治”20年的历程时,长委水保局局长廖纯艳颇为自豪的是“长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注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在治理过程中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重点治理与预防保护两手抓两手硬,坚持面向水土流失重灾区,重点突破,积极推进,实现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由点到面,由小流域到大流域的协调有序发展。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坡耕地为治理重点,以坡面径流调控为治理主线,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植物、农业措施综合治理,探索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成功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江流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之路。 “严格管理、创新机制是‘长治’工程健康发展的保障。”在2009年召开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主任委员、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总结“长治”工程20年来的经验时如是说。重点防治区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始终把规范和加强项目管理作为重要环节抓,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及重点防治区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从项目立项、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到预防监督、科技推广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工程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建立了“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择优扶持原则,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行群众投工承诺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种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项目公示制,有效地加强了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资金安全;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有机整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大户治理、业主开发等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水土资源的治理开发中,拓宽了水土保持投资渠道,加快了治理的步伐。 “长治”20年来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长治”工程坚持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两手抓、两手硬”,把预防监督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实机构人员,健全法规体系,保证经费支出,为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坚持以开发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水土保持方案编报为切入点,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把方案审批关和验收关,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注重发挥各级人大以及新闻舆论部门的监督作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敢于碰硬,严肃查处违反水土保持法的典型案件。围绕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水土保持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为水土保持法的深入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无从考证从哪年起,“长治品牌”已在水保业内叫响。一项工程被冠以“品牌”的概念,首先体现了它的知名度,更重要的还是工程本身所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得到了人们一致赞许。无独有偶,“长治精神”也是项目区干部群众引以为自豪的财富,人们总结其核心内涵是“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也有学者认为还应包括“严格管理、创新机制”的内容。这些都反映出一种可贵的精神传承和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 “长治”的未来与期盼 ——从一个美好的愿景说起 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在座谈中普遍认为,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奋斗,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开始呈现总体向好的可喜局面。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长江上中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一是目前长江流域还有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长江上中游广大山区、占全国坡耕地总数45%的1亿多亩坡耕地,数千条泥石流沟,10多万个崩岗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已成为江河泥沙的重要来源。二是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流域每年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以上。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修编后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到2020年,“长治”工程将全面完成长江上游“四大片”和其他重要支流水土流失初步治理任务,全流域80%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或生态修复,逐步实现流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全民水土保持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人为水土流失基本遏制;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基本建成,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公告发布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共享。 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廖纯艳局长表示,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与改善民生,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保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长治”工程实施20年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最急需破解的一个是水保投入不足的难题。据调查典型县测算,按照当前的治理标准和物价水平,治理1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平均需58万元的投资,而国家对水土保持项目投资补助标准一般为10万元左右,加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多为贫困地区,地方财力不足,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投入不足导致治理进度缓慢,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要求。 另外,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大举推进,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多部门齐抓生态建设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这是十分可喜的局面,但如何充分整合各部门的资源优势,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和效益,在2007年国家对“长治”工程等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计划和管理方式调整后,成为水土保持工作必须破解的又一个难题。 作者:毕玉娟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