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8-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人民网银川8月26日电 记者杜峻晓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在谈到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时提出,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马启智说,一是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发展草畜业的关系。没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草畜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没有草畜业的稳定发展,生态建设就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治理成果就难以巩固,这是干旱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所以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业为主,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上,核心问题是“禁”和“退”,就是禁牧、退耕,这是治理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实行退牧还草、退耕还草、围栏封育、以草定畜、合理利用、发展舍饲圈养,彻底转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
二是处理好退耕还草与退耕还林的关系。种草还是种树在生态建设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实施中有个按科学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的问题。一般说来,无灌溉条件的地方,400毫米降水标准是划分农区与牧区、灌草与乔木的分界线,七十年代,宁夏在此方面走过一些弯路,重树轻草,理乔轻灌。宁夏中部干旱带在气候、土壤、地形的分布上具有多样性,水源条件也不一样,所以在还林还是还草的问题上,总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农则农,走草畜业为主的复合农业发展的路子。
三是处理好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关系。生态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能唱独家戏,而是要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生态建设项目必须与千村扶贫开发项目紧密衔接起来,在干旱带上,扶贫开发工作要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上,要在向生态建设倾斜的同时,还要多为退牧退耕群众的生产生活考虑,多安排一些投入少、学得会、能致富的项目,如发展舍饲养殖业、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做到项目入户,退牧后收入不减。生态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一个“退”字,关键又在人退。只要人退出来,才能真正做到退耕、禁牧,就能收到草长、树兴、沙稳、尘定的功效。
四是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如何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在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生态建设成果能否长期巩固的重要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根本一致。在实施中必须把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在首先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农民的经济利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总体上讲,生态建设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草场载畜的压力,实行人退、畜退。但这对主要依靠草原畜牧业为主业的农牧民来讲,其收入和生活势必要受到一定影响。应该讲,在退耕退牧初期这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处理不好,将从根本上影响生态建设的效果。要使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就必须两手抓,即在下决心退耕禁牧的同时,先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