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率可能增加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9-1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房宁张伟慧)国土资源部 副部长寿嘉华今天说,三峡工程在2009年建成后,库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率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与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寿嘉华说,三峡水库蓄水后水面的波动在30-40米之间,这会破坏两岸坡体原有的稳定性。
三峡工程目前进展顺利,明年6月水库蓄水到135米;到2009年,水位将要达到175米。
寿嘉华说,水位的上涨会引起两岸岩溶地质的塌陷,大大增加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因此,整个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库区的地质灾害仍有可能增加。
国土资源部与三峡建设委员会在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联合调查中发现,三峡库区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这两个部门决定对1168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的崩滑体进行工程治理或采取搬迁避让的措施。
寿嘉华说,在三峡库区5300余公里岸线上,可能存在地址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约440公里,需要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139公里。
中国政府对三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并计划在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投入40亿元对三峡库区崩滑体进行工程治理,并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监测和预警。截止到7月底,已有29亿元资金到位。
因三峡地区易风化岩层裸露面积广,降雨强度大,三峡库区从1990年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10多年来中国政府投入2亿多元进行水土流失的防范治理。三峡库区的21个市县年均投入流域治理资金100万元以上。另外,中国政府还投巨资在三峡库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工程,为三峡工程的运行提供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