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成效

2.绿化造林成效斐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11-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年来,志丹县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为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县”为目标,以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经过努力,全县自然植被快速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形成了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屏障,初步实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三赢”效应。 志丹县坚持把绿化造林放到生态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积极转变绿化理念,不断创新造林机制,实现了造林面积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一是扎实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以及德援造林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重点项目在推进绿化事业、治理水土流失的主体作用。2000年以来,全县依托以上林业重点工程新造林171.18万亩,占新增造林面积的93.8 %以上。二是积极转变绿化造林理念,大力推动“远山播绿”向“身边增绿”转变,依据“规划扩绿、抽空还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筑路配绿、留地造绿”的建设理念,围绕“两线三点”确定并实施了“五大重点区域”(公路沿线、河流两岸、城镇驻地、油区井场、新农村)绿化。仅“十一五”期间,县财政本级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县城东西“两山”生态景观林、303省道百里绿色长廊、“精品流域”治理等一大批林业重点项目,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绿化造林品位大幅提升。三是结合“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先后营造“干部职工林”、“军民共建林”、“石油企业林”、“三八林”、“共青林”等纪念林10多处。四是坚持建管并举,全面推行封山禁牧和林地占用“占补平衡”措施,扎实开展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通过退耕还林和绿化造林,志丹县生态面貌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较1998年前净增十个多百分点,志丹大地的肤色由黄变绿,昔日满眼裸露的黄土高坡,已被退耕还林的绿色染遍。加之封山禁牧的强力推进,天然更新功能加强,有林地面积增加,动植物种类多样,森林正向演替速度加快,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基本上实现了“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的规划要求。其次是农民收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508元增加到2011年的6792元,广大农民从单一的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多种经营、劳务输出,收入渠道多元化。三是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过去的“以粮为纲、倒山种地、广种薄收”被多业并举、集约经营所取代;过度放牧的习惯被科学饲喂、舍饲养殖所取代;传统的烧柴做饭取暖被新型的煤炭、沼气、天然气、太阳能所取代。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呈现出了“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生态庄园的自然和谐景象。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