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北京市水务局张寿全:以科技为支撑 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3-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北京全市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把山区明确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
近年来北京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时期,2006年全市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11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北京的水土保持工作也从单纯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承担起保护首都饮用水源、促进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功能的任务。
几年来北京市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水务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提出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和清洁水源的迫切要求为目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研攻关,以科技为支撑,在山区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000年以来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2平方公里,建成30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促进了首都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推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成效
1、保护水源,改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水质
据监测,2000年以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能力明显增强,累计保水1.5亿方,减少土壤流失408万吨,减少流失总磷109吨、总氮462吨、CODMn1910吨。密云水库在连续8年干旱,蓄水量徘徊在6.5—11亿方的情况下,水质仍然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官厅水库水质由劣Ⅴ类改善到Ⅳ—Ⅴ类,其中门头沟三家店段全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保障了首都饮用水源安全。
2、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改善了治理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了水土资源配置,60%以上的流域发展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果品采摘等绿色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以上;农户改厕3万户,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工程219处,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3169吨,建设垃圾处置工程694处,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的现象大幅度减少,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加大保护力度,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密云、怀柔水库上游16条一级支流以及潮白河、永定河、拒马河等河道实施禁沙、封河育草;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潮河沿线退稻、退耕还林还草11000亩,库滨带种树种草31000亩,建设拦污缓冲过滤带;官厅黑土洼、延庆妫水河、昌平白各庄、密云和怀柔水库入库口等保护和恢复湿地25000亩,河、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道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
二、科技支撑主要做法
北京水务部门结合实际,总结科研成果和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探索出以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实施五同步治理为主体,具有北京特色的水源保护技术方案,在实践中按照9条标准要求,采取21项治理措施,稳步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1、明确工作重点制定科学规划
一是划定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了三大工作重点,稳定密云,改善官厅,保护首都生命之水;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保护农村分散水源地,确保农民饮水安全。
二是制定《北京市“十一五”水土保持规划》和《北京重要地表水源区生态建设规划》,分区治理,突出防治重点。
2、利用3S技术摸清基础数据
一是对山区小流域实施数字化管理,以大比例尺航空正射影像和电子地形图等为数据源,借助3S技术与数学模型技术对547条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普查,建立小流域DEM、植被指数、沟系长度、农作物种类分布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基础数据库。
二是对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11万多农民生活污水、厕所、垃圾污染以及124个畜禽养殖场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利用GPS定位监测点,对养殖场周边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连续监测,初步摸清区内各类型面源污染物来源、产生量和分布情况。
三是利用1999、2001、2003、2005年遥感影像图,采用RS技术研究潮白河流域北京境内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3、分区治理采取21项措施
一是将坡度大于25度高远山区定为生态修复区,区内采取设置封禁标牌和拦护设施2项措施,达到6不准目标:不准施用化肥;不准施用农药;不准倾倒垃圾;不准养殖;不准耕种;不准开矿。
二是将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丘陵区定为生态治理区,区内实施梯田整修、砌筑树盘、水保造林、水保种草、土地整治、节水灌溉、砌筑谷坊、拦沙坝、挡土墙、护坡措施、排水工程、村庄美化、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农路建设15项措施,实现4项目标:新建开发建设项目编制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垃圾定期清运,村庄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现象;水保设施无人为毁坏,各项工程正常发挥效用。
三是将滨水区域定为生态保护区,区内安排防护坝、河(库)滨带治理、湿地恢复、沟道清理4项措施,达到4无目标:无乱占河(沟)道现象;无乱采砂石现象;无垃圾堆放;无未达标处理的污水排入。
4、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一是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攻关。2000年以来在市科委的支持下,投入5000余万元科技专项经费,先后实施《基于3S技术的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密云水库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及工程示范研究》、《新农村污水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等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对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水源区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防治、废弃矿山修复、农村污水治理等问题进行重点攻关。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实施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北京饮用水源保护及泥石流防治工程”,完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应用、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农林牧发展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值等4大项技术研究,加强了技术储备。
5、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研究应用与推广
一是推广应用CWT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滤池、A/O+土地处理系统、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潜流湿地等10余种适合北京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
二是水源区农户改厕创新设计。改厕配套建设储水设施,将农户洗菜、洗衣、洗澡等生活废水分别收集和存储后,用来冲洗厕所,废水利用,节约用水;将三格式化粪池改造为两格式,污水经过化粪池发酵处理后,上清液直接排入污水收集管网,防止化粪池第三格渗漏造成污染。
三是对开敞式垃圾池进行封闭式改进,根据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建造适合农村特点、简易实用的垃圾处置工程。
四是通过抗旱、耐寒、耐贫瘠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试验,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的8种生态草草种,研究确定单播、混播、灌藤草配置3种库滨带建植模式。
五是收集北京湿地植物12科、16属、25种,对湿地植物开展组合净污能力研究,进行示范工程建设。
6、提高监测科技水平
一是建设北京市水土保持自动监测系统,形成11个坡地径流场127个观测小区-14个沟道控制站-547条小流域覆盖全市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自动采集数据,改变以往水土流失监测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局面,累计采集数据6万余条,连续6年发布水土流失监测公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在密云石匣和门头沟龙凤岭监测点建设水土流失视频监测系统,获取坡面水土流失原型观测资料,为深入研究水土流失及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创造条件。
三是开展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在传统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增加PH、TN、TP和CODMn等水质水量指标的监测,分析出小流域治理后比治理前平均削减TN34.5%,TP20.8%,CODMn19.5%,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决策及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参照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制出适合北京地区的水土流失方程,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水土流失详查方法,以水土流失方程为技术工具,以密云为试点,在全国首次采用抽样法和网格法进行水土流失调查研究,完成84个基本抽样单元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调查,为全市水土流失详查提供方法和依据。
7、加快科技示范园区和户外教室建设
一是门头沟龙凤岭、延庆上辛庄、密云石匣等3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被确定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二是建成门头沟灵溪等8个青少年水土保持户外教室,启动延庆上辛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户外教室展示功能,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水土资源保护意识,同时给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探出一条新路子。
8、加大管理创新力度
一是制定一系列技术规范文件。出台《北京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暂行规定》,下发《北京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与评价标准》、《北京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北京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调查监测方案(试行)》以及《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说明(参考文本)》,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设规范。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与市发改委、农委、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此为平台,市委市政府建立起支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京政办发[2006]66号文发布了推进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通知,今后新治理小流域都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达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标准,每年治理面积增加到310平方公里,政府投资标准增加到每平方公里50万元。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建立1万名农村管水员队伍,对小流域实施管护,提高农民参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积极性;探索总结出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垃圾无害化处理。
9、加强技术交流与人员培训
一是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学习。先后派技术人员学习国外近自然治理、雨水积蓄利用、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湿地建设、非点源污染监测等新理念、新技术;考察学习福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四川庭院水保工程、浙江生态河道治理等兄弟省市先进经验,收集总结考察成果,印发给基层技术人员加强学习,应用于实践。
二是加强与市相关部门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市林业局、农业局合作开展生态修复试验、坡耕地面源污染监测工作,成果共享。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举行200人次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先后将健康河流定义、生态工法、湿地建设、农村污水治理、水土保持自动监测等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基层普及,不断提高水土保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2007年主要安排
1、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按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9条标准要求,坚持“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五同步治理,采取21项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平方公里,建设20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2、开展小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制定《北京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好科技支撑。
3、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同时做好技术总结,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先挡后弃、雨水集蓄利用等水土保持新理念、新技术,提高人为水土流失控制效果。
4、以监测站点为依托,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完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试验及教育展示功能,加强中小学生水土保持科普教育。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