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动态

劳动力紧缺制约晋陕内蒙古沙棘生态工程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11-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雷敏)在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砒砂岩地区兴建沙棘原料粗加工厂,原本是为了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沙棘种植,在农民增收的同时遏制入黄泥沙。但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采访时发现,劳动力紧缺制约了沙棘产业的发展壮大。 按照“产业开发,拉动生态建设”的思路,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先后投入4000万元,在内蒙古和山西建起了年加工沙棘鲜果能力2000吨的沙棘原料粗加工厂。在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下,当地也陆续建起了几家从事沙棘加工的民营企业。
但据当地政府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在农村每20个人中,就有10个人外出打工,外流率高达50%。留在农村干活的被称为“3861”部队——多是妇女和儿童。按照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估算,在沙棘项目中打工的农民40%以上是妇女,其余也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年轻人多爱去城里的宾馆、饭店、发廊里打工,这些活干得不累也没那么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问家湾村的农民刘占雄告诉记者,他今年44岁,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人种沙棘,像他这个年龄种沙棘的在村里是最年轻的。
准格尔旗沙圪堵沙棘加工厂的负责人也坦言,旗里有煤矿和电石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外地来这打工的基本没有,大伙都在争抢有限的本地工人。而现在加工厂里的工资和其他企业相比优势不大,所以工人越来越紧。据他介绍,厂里规模逐年扩大,去年厂里加工沙棘鲜果700吨,今年大片沙棘进入盛果期,预计今年加工鲜果会在3000吨以上,明年会达到五六千斤。“厂里春耕后加工沙棘茶叶,冬天加工沙棘果,已经尽量与当地农民的种植周期错开,但还是忙不过来。”
据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介绍,近几年沙棘栽种面积年年增长,1998年项目区沙棘验收面积还只有20万亩,今年就已超额完成了77万亩,明年验收面积会更多。再加上1998年至2000年栽种的沙棘已进入盛果期,每年果、叶产量成几何级数向上翻,当地劳动力紧缺的现状已经制约了沙棘生态工程的发展壮大。中心会考虑引进外地劳动力,并适当调整工人和技术人员待遇。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