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邰源临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4-1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邰源临作交流发言

以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为先导

发挥市场作用,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出现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资源基地和原料集散地,市场需求的增长促使农民自发开展种植,植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市场作用在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一、市场作用在植被建设中的意义和效果
市场作用,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的充分作用,被喻为无形之手。如果在一定的区域内某种植物(包括果品、蔬菜等)的数量、质量达到需求方即加工厂或经销商的要求,他们就会收购,这种植物的种植者或拥有者即供方(一般是农民)就会获得收益。这会传导给附近的农民效仿种植同样的植物,受益的人越多,效仿的人就越多,就会形成较大规模的资源基地。起初可能只有一、两家企业在收购,如果这个产业的效益好,而且这里的资源规模大,质量稳定,就会有其它企业加入需求方队伍竞争收购,从而引发原料价格上涨,又会有更多的农民效仿种植,继而形成更大的资源基地。结果将是,在较大的区域内,适合种植这种植物的土地会全部被该植物覆盖。如果这种植物同时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就形成了市场带动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如四川达县的苎麻产业。苎麻在达县的资源面积最初只有几万亩,该县逐步引进了苎麻加工和深加工企业,提高了苎麻的综合效益,随着前苎麻纤维及其制品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在2008年迅速增加到30-40万亩。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家强制原麻加工企业采用生物脱胶或进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直接造成大量原麻加工企业处于关闭状态,导致短时间内原麻供大于求,影响了价格的提升,农民种植苎麻的积极性下降,苎麻种植面积减少。因此市场作用直接影响着资源面积的增加或减少。
可见,市场这“无形之手”在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正向作用的效益十分显著,但也有反向作用之不足。相比之下,国家投资的水土保持工程每一项都有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规模,是“有形之手”,市场作用在其基础上发挥正向作用,其工程规模和效益将被扩大,并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反之,在特定条件下,市场作用发挥反向作用,其工程所实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将低于预期的效果。
二、怎样发挥市场作用—以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为先导
发挥市场在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的作用,起初需要有政府的推动,以形成一定的资源规模。首先是编制一项能够发挥市场作用的规划。在以往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中,一般都能够做到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但很难做到以市场和产业的需求,规划出哪种植物需要种多少?多长时间形成规模?结果是,什么树种都有,但都不能形成资源规模,因而没有企业收购,农民没有收益,群众就不支持。导致了后期管理和维护跟不上,就造成了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与产业配置规划就是要按照市场需求,对优先发展的适生植物种类和产业进行准确定位,明确选择种植的植物种类、地点、面积,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其在规划期的建设规模、建厂地点和规模等;使资源规模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达到产业开发要求的最低规模;随后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市场作用,就可以迅速扩大水土保持植物资源规模、快速发展水土保持植被产业。
三、编制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要点
一是选择植物种类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筛选出在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成活,兼顾优良水土保持效果的植物种类。
二是考虑植物种类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发展景。优选经济价值高,同时能作为工业和食品加工等原料、可形成较长产业链的植物种类。
三是植被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要符合产业要求。植物资源的总量规划要符合产业发展规模的需求;资源发展初期的数量和质量要在短时间内达到产业起步发展的需求。
编制规划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和产业发展进行合理配置,如对于果品类经济植物的产品,产业链短,见效快,随市场波动大,可以鲜果为主要产品,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在30-50公里内形成自产自销的农贸市场,在100公里以内建立产业集散地,面向全国销售;而像轻工业原料和能源型经济植物,产业链长,经济效益高,随市场波动小,资源半径可在100-500公里范围内,销售范围可涉及一个省区或者几个地级市。
四、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实例
2009年,由陕西省榆林市水保局牵头,受榆林市政府委托,我中心承担编制了《陕西省榆林市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与产业配置规划》。规划根据榆林市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现状,在榆林市北部风沙区适生的长柄扁桃、沙棘、文冠果等,以及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枣树、海红果、杏、沙棘、长柄扁桃、翅果油树等植物中,按照这些植物种类产品开发的特点、目前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及资源规模和辐射半径等诸多因素,规划了榆林市水土保持植被的三个主打产业,即红枣、沙棘和长柄扁桃产业。
红枣产业在榆林市已经比较成熟,规划在现有红枣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建立加工基地和集散地,加大宣传,让榆林的红枣响誉全球。规划新增红枣90万亩,形成200万亩红枣基地,形成龙头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努力把榆林打造成西部红枣产业强市。
沙棘产业将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晋陕蒙砒砂岩沙棘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资源面积,新增沙棘230万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富足的资源基础。在产品加工上,可根据榆林市现有及规划发展沙棘资源的分布,集中建立沙棘深加工厂,新上沙棘饮料、沙棘茶、沙棘油、沙棘黄酮等系列产品生产线,到规划期末实现年产值20亿元左右。
长柄扁桃产业是准备新打造的产业。长柄扁桃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结合目前长柄扁桃在榆林市有一定的资源面积,但还没有形成进行工业原料加工所需的规模,规划提出通过政府推动,集中3~5年时间,发展长柄扁桃20万亩,资源形成规模后,建立初级加工厂,开发高档工业用油等,年产值预计约5亿元。
该规划得到了审查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将植被建设与产业和市场发展相结合,为榆林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新思路;同时也受到榆林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榆林市政府已按照该规划进行植物措施和产业配置和布局,并联合农业、林业、水利等多部门实施,形成了榆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亮点。
五、建议
一是在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中进行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的规划。近年来,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投资在逐步增加,这是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可持续维护的机会。在这些重点工程建设中编制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就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规划出具有水土保持行业特色的几个资源基地,为发挥市场作用,巩固和扩大工程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率先进行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体现出水土保持行业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也是水土保持部门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综合协调职能的具体体现。
二是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依托,集中财力,打造水土保持植被规模资源。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按照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和产业配置规划实施,能够集中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将植物资源面积规模建设到满足产业发展的最低要求,进而在市场作用下,形成数个有规模、有水土保持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基地。
三是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编制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与产业配置规划,政府协调各部门共同实施。有条件的地区(市、县)水土保持部门应该积极牵头,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开展植被建设与产业配置规划编制工作。并争取政府支持,统一协调,组织林业、农业、扶贫等规划所涉及的多部门共同实施。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