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张秦岭局长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0-04-1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项目带动 机制创新
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陕西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威胁到全国的生态安全。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重要基础,而且对保障全国生态安全意义重大。陕西水土保持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成就。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水利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抓住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围绕两个三、实现新突破”的战略思路,全面抓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三大重点”;牢牢把握贯彻《水土保持法》、发布“监测公报”、推进改革创新“三个抓手”,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比1999年前提高了50%,名列全国前茅;累计建设淤地坝3.9万座,占到黄土高原淤地坝总数的43%,数量全国第一;每年综合治理200条小流域,入黄泥沙年均减少1.8亿吨,年均拦蓄泥沙量全国最大;陕西首个提出“封山禁牧”,并第一个将“封山禁牧”通过立法纳入法制轨道;1999年起,陕西率先启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共完成退耕还林3449.5万亩,林草覆盖率由55.7%上升到65.2%,位列全国第一。通过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全省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方向转变。绿色已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生态陕西”已成为陕西新“名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项目带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近几年,我们坚持分区治理,主要抓了汉、丹江水源区水土保持、渭河综合治理、淤地坝三大重点项目。
1、陕南抓紧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全力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保障“一江清水供北京”。我省境内丹江和汉江年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占总入库水量的70%,改善汉、丹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于确保该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水质优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工程自2007年10月启动以来,我省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以保护水源、治理污染、净化水质为核心,以实现一江清水供北京为目标,扎实推进。截止2010年3月底,累计治理小流域294条,完成投资16.5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43.56平方公里。项目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水源涵养能力大大增强,植被覆盖率增加15.63%,初步实现了生态好转、水质优良和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
2、关中启动实施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支撑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区域的发展。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养育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是国家确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对于保护渭河水资源和流域生态环境,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渭河综合治理步伐,将渭河建成全省最长、最大的“生态走廊”。2008年,在中央投资未到位的情况下,省级财政专门安排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启动了该工程,重点抓了秦岭北麓、渭北塬区综合治理。自启动以来,已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0.3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淤地坝19座,新建谷坊8座,完成投资5563万元。西安市坚持“建设绿色西安,营造秦岭生态绿色长廊”,在秦岭北麓周至、户县、长安、临潼、蓝田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立体治理模式。渭河水质初步改善,水环境得到修复,水体生态功能开始恢复。
3、陕北以淤地坝“亮点”工程为重点,保障黄河安澜和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陕北是黄河多沙粗沙主要来源区,又是国家确定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加强该区域的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陕北综合治理以淤地坝工程为重点、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多年来,共建成淤地坝3.9万座,占黄土高原淤地坝的43%,其中骨干坝和中型坝1.2万座,占黄土高原骨干坝和中型坝的近70%。淤地坝总库容达57亿立方米,拦泥库容38亿立方米,已累计拦泥50多亿吨,淤地100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3亿公斤,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自2003年水利部把淤地坝列为水利建设“三大亮点”工程后,我省共有57条坝系列入国家建设计划。截至2009年底,已建成淤地坝1784座,完成投资近6.9亿元,总库容5.9亿立方米,拦泥库容3.8亿立方米,可淤地7千公顷。有效减少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点亮”了整个黄土高原。志丹县被评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被世界银行授予杰出贡献奖,被誉为全球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陕西省气象部门对美国、法国卫星遥感资料综合分析后认为,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1982年至2007年26年间,陕北黄土高原绿色度上升了9.3%,其中吴起县植被覆盖增加的趋势极为显著,绿色度增加了16.8%。
二、坚持机制创新,实现水土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们把加快建立水土保持补偿制度,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1、能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取得全国首创性成果,并开局良好。倾全局之力,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2008年底,省政府正式出台了《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凡从事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的企业,按产量从2009年1月1日起计征水土流失补偿费。《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省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的初步建立,在我省水土保持发展上可以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了确保《办法》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又召开了补偿费征收启动会,进一步扩大影响。针对个别中央企业拒不缴纳的实际,我们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和生产建设单位进行了多回合的交涉谈判,并且多次到北京向水利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专题汇报,争取支持和理解,艰难推进征收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征收能源开发水土流失补偿费6亿多元,对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和水保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抓好补偿费征收的同时,我们还及时开展了能源开发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前期工作,为管好用好补偿费奠定了基础。
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建立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们紧紧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的时机,加快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建立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全球水伙伴协会平台,组织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研讨会,宣传造势,大大加快了该补偿机制建立的进程。2008年,财政部对陕南水源区各县进行生态补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数额达到10.96亿元。
三、坚持预防为主,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更加注重事前预防保护,做到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两手抓、两手硬”。一是不断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在法律制度方面,提请省人大修订了我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加强与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就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下发了多个通知,形成了部门间的合力;出台了多项规范性管理文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各级共制订规范性管理文件和制度达427件。在机构建设方面,我省现有监督机构103个,其中单设机构45个,省、市、县、乡、村五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管护网络体系已基本健全。截止目前,我省专兼职水土保持监督人员1343人,其中专职人员1062人,拥有执法证人员1042人。二是推进开发建设项目科学规范管理,全面落实 “三同时”制度。坚持分级管理,严把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关,强化监督检查关。目前,我省市级以上立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已从85%提高到95%,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从30%提高到50%。三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新突破。我们以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契机,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来抓,建设了“陕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网”及配套数据库,实现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监测评价,为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几年来,我们结合水土保持监测搞好应用研究,结合综合治理搞好泥浆泵筑坝、水泥预制件筑坎修梯田、新的林草品种栽植等实用技术研究,加大科技示范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对水土保持的贡献率,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水平。每年立项开展10多项科研项目,2009年重点实施了两个研究,一是开展了陕西丹汉江水源区及渭河流域水土保持非点源污染过程与调控研究项目,意在找出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整套的措施体系与管理模式,极力推进低碳、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减少非点源污染、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增加流域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拓展小流域治理新领域。二是开展了泥浆泵筑坝技术试验研究,以达到提高筑坝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筑坝成本的目标。我们还结合水保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示范区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精品工程。关中地区着力打造了以西安为中心,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渭河水保等项目为示范点,以关中环线相串的珍珠项链式示范区域,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