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07-0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9年6月28日)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流失状况是综合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及时、全面反映我国水土流失状况,2018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首次实现了国土面积全覆盖,全面掌握了全国、各省级以及国家关注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变化状况,为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动态监测工作主要是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开展。监测成果按照职责逐级进行了审查,今天正式发布。下面我就本次动态监测成果向各位作简要介绍。
一、水土流失状况
监测显示: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km²,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与2011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km²,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为7.2%。
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分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种,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15.09万km²,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占国土面积的12%;风力侵蚀面积158.60万km²,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占国土面积的16.6%。
水土流失强度分为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5个等级。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68.25万km2,占总面积的61.5%。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05.44万km²,占总面积的38.5%。
从全国省份分布来看,水力侵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从东、中、西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为228.99万km²,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7%;中部地区次之,面积为30.04万km²,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1%;东部地区最轻,面积为14.66万km²,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3%。
二、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根据1985、1999、2011、2018年四次调查(监测)结果,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分别为367.03、355.56、294.92、273.69万km²,三个时段分别减少11.47、60.65,21.23万km²,年均减幅分别为0.22%、1.42%、1.03%。
二是水土流失以中轻度为主,强度明显下降。与2011年结果对比,2018年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均有下降,共减少51.11万km²,减幅32.65%,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比降低14.6%,呈现出高强度侵蚀向低强度变化的特征。当前水土流失以中轻度侵蚀为主占比78.7%。
三是水力侵蚀减幅大,风力侵蚀减幅相对小。与2011年对比,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减少14.24万km²,减幅11%,风力侵蚀面积减少6.99万km²,减幅4.22%,水力侵蚀减少绝对量和减幅均高于风力侵蚀。
四是东部地区减幅大,西部地区减少绝对量大。与2011年对比,东、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2.59、3.32、15.31万km²,减幅分别为15.00%、9.97%、6.27%。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幅大,减少绝对量小;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幅相对低,减少绝对量大。
三、主要结论
通过监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是监测结果反映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km²,侵蚀强度也大幅度下降。这一结果是在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消减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是水利部及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
二是保护优先、防治结合是水土保持仍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强度下降是在充分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通过分区施策推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这一结果。这充分证明了长期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基本方略是正确的,应当长期坚持。
三是水土流失依然是我国生态保护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仍有超过国土面积的1/4的水土流失面积,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强度大,水土资源保护压力大,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等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亟待加快推进。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把水土流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问题加以对待,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监管手段, 补齐治理短板,提升治理质量,形成防治合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为实现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目标提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年度动态监测工作,优化技术路线,构造科学高效的监测支撑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我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感谢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