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水土保持司莫沫副司长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提问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07-0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通过本次动态监测与2011年的监测结果对比,在京津冀地区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是怎样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另外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莫沫:
       第一个问题,京津冀通过近年的监测,京津冀总的水土流失面积是4.47万km²,占国土面积20.7%。通过跟2011年对比,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整个数量下降很大,下降了5842.62 km²。幅度下降11.56%左右。二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与2011年相比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上升了36个百分点,现在京津冀地区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个百分点,北京地区基本消除了剧烈和极强度的水土流失侵蚀。可以说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水土流失防治进入快车道。
       成绩的取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京津冀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措并举,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取得这样的成绩。
  二是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在京津冀地区持续投入,开展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改造等生态工程,这些工程久久为功,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三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人为水土流失的监管力度,比如北京连续四年开展了利用遥感手段的天眼执法,每年开展四次,通过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现在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行为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上特别是新闻媒体对我们监督力度是很大的,这对我们的工作也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现在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剩下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京津冀地区很大一部分是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不是很强,一旦人为扰动,极易反弹。
  三是京津冀各省市之间不太平衡,北京水土流失率14.1%左右,天津1.71%左右,河北是22.53%左右。
  下一步水利部将按照总书记在京津冀协调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狠抓落实,从两个方面做工作。
  在治理补短板上面:一是持续做好综合治理工程,同时针对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提高相关的治理标准;二是在提升质量方面,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为重要抓手,大力建设精品工程,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良的生态产品;三是在政策和机制方面,要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推动以奖代补的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防治工作中,共同打造京津冀地区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另外,在机制上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河北省治理的力度。
  在监管手段方面:一方面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对人为水土流失的监管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互联网+等手段,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减轻各级基层部门和各市场主体的压力,不断提升执法监管的精度和效率,共同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另一方面要继续助力社会舆论的监督,不断促进我们水土保持工作上新的台阶。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