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

河南省水利厅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7-0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

助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水利厅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河南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

我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省政府批复的《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河南省四水同治规划(2021—2035年)》中绘就了水保监测与信息化蓝图。成立了厅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信息化建设,将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落实情况列入对省辖市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评估内容,保障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2019-2021年,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省财政资金用于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监测工作,持续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一是新建监测站点,优化监测布局。近年来,我省大力优化监测站点布局,省财政投资300万元,先后建设殷都区水土流失综合监测站,填补了我省海河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点的空白;建设登封市纸坊水库水土流失监测点,探索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建设确山县水土流失监测点,推动生产建设项目高陡边坡和堆土弃渣体定位监测工作。全省县级水土流失综合监测站点数量从6个增加到9个。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保障监测质量。开展监测站点业务人员培训,保障监测数据质量;每年安排省级监测站点运行经费235万元,保障监测点正常运行。建立3级质量控制体系和周质量进度控制例会制度,加强动态监测各阶段质量和进度控制。2021年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和强度评定、结果统计与动态变化分析以及成果报告编制、年度水土流失图斑落地与外业调查工作,全部由省级监测机构独立完成。

三是强化科技宣传,提升监测能力。近两年,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全省7个监测站开展标准化建设,实现了监测现场可视化、数据采集自动化、传输整编信息化目标。发布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无人机应用技术规程》3项地方标准,实施了水土保持多元下垫面信息无人机快速获取新技术推广应用等2项科技推广项目。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和市、县级党校大力开展动态监测成果宣讲,提升了党员干部水土保持意识。

三、强化信息化建设,支撑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省级系统,提高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2019-2020年投入省级资金1147万元,建设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基础平台,实现了全省水土保持一张图及业务的管理、展示、查询和分析。平台建设了预防监督管理、综合治理与实施效果评价、监测评价、水土流失预报、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业务服务等六个应用系统,全面支撑水土保持业务;构筑了省、市、县三级用户账号和水行政部门、生产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监测站点、社会公众等四类用户账号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不同用户任务精准获取、工作流程科学有序以及数据管理安全高效。2020-2021年利用省水土保持系统外业核查APP完成3次省级全覆盖遥感监管任务,开展重点工程及生产建设项目信息化监管50余次。建设了与省税务系统联接的补偿费信息交换系统,实现省级水保与税务两个系统的补偿费征收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搭载了水土流失预报模型,探索开展场次降雨的水土流失预报。

二是强化智慧感知提升淤地坝安全度汛能力2020年起,经过试点建设、升级完善,我省初步构建了淤地坝雨水情预报系统,依靠水位、雨量、监控等淤地坝现场设备,结合气象预报、防汛预案等数据,实现淤地坝安全预报预警。今年我省将继续投入1240万元省财政资金,完成剩余206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雨水情设备安装,实现全省中型以上淤地坝全部配备雨水情监测设备,提升淤地坝安全度汛能力。

三是建设数字流域助力水土流失精准治理。依托省水土保持系统,积极建立数据联通机制,逐步实现上下级、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DEM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将全省158个县市区划分为5576个小流域,并将2020年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栅格数据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6个县的238个小流域进行了嵌套,初步实现了小流域划分与动态监测成果的耦合,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探索了新的途径。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和陆部长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奋力推进我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