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专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7-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城关镇联盟村,记者来到年近50岁的村民张文国的家里时,他正在自家屋后的地头劳作。
“以前因为水土流失严重,在‘石旮旯’地里种的玉米,亩产只有300多斤。自从县里2002年在我们村实施水土保持工程以来,村里的坡地改成了梯田,土层也变厚了,现在玉米亩产增加了五六百斤。前后的变化可真是大啊!”张文国感慨地说。
过去,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张文国面对贫瘠的土地直犯愁,为此他不得不到省外打工养家。“那时辛辛苦苦干下来,一年收入也不过四五千元,一家5口过得很艰苦,日子很简单。”后来,村里搞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综合治理,修了蓄水池,路通到了家门口。张文国看准了回乡发展的好势头,回家搞起了种养殖。
“2007年,我种了10亩烤烟地,养了10多头猪,一家人全年收入5万多元,相当于大集体时候全村的收入了!”张文国站在他家漂亮的3层小楼前,大屋里传来电视机里播放电视剧的声音,“现在家里电器齐全。如果没有水保工程,现在我可能还在外面打工呢!”据张文国介绍,联盟村现有人口2000多人,2007年人均纯收入2700多元。
一旁的毕节地区水利局总工安龙生告诉记者,联盟村的干部群众根据本地的实际生产条件,在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这种被当地人称为“五子登科”的生态建设模式,注重水系配套,在坡改梯地块中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从而保证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
据介绍,金沙县始终坚持一手抓治理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一手抓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流域经济,在坡改梯的基础上发展经果林建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金沙县新水小流域已形成枣、梨生产基地,每年生产梨10万公斤,枣1万公斤。为了减少项目区薪材砍伐等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积极开展沼气能源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此外,金沙县还大力开展小流域治理。金沙县老鸦岩小流域经过整治,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50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4575亩,营造水保林(含种草)7545亩,经果林2820亩,封禁治理9795亩,兴建排灌沟渠2.35公里,蓄水池24口,沉沙池28个,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而且还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据介绍,该项目区内人均基本农田净增1亩以上,人均粮食产量由治理前的15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480公斤,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
文/李 力 朱 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