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黄县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3-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一、基本情况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县域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地形地貌概括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河流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境内水系发达,多年平均径流量达20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近8亿立方米。是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宜黄县以曹山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及“中秋小镇”和“农禅小镇”等美丽乡村建设点为依托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具有典型代表性,为建设出理念创新、技术先进、成效显著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做出了努力探索和成功实践!以水为媒绘生态美景,积极打造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样板,努力申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二、成功经验,好的举措
一是领导重视,部门联动保创建。成立了宜黄县创建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作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并印发了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以及任务分工。项目领导小组按照相关要求,统筹做好了本项目与土地整治、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和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等项目的整合,协调好了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调度,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筹措资金,保工程建设进度。为加快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县委、县政府先后通过申请专项债券,政策性融资和整合上级相关项目资金等措施,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7亿元,保障了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工,为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创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其中水利工程建设资金1337万元。
三是因地制宜,水保措施治理得当。因地制宜采取封禁等预防保护措施、坡面和沟道整治及径流调控措施、面源污染防控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措施、湿地保护措施等,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综合配置,同时对村庄环境进行了整治。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经过治理,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98.07%,水土保持率由治理前的77%提高到治理后的99.08%,提高了22.08%,小流域出口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水标准。通过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先后实施,小流域所在的龙井村、官仓村和陈坊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逐步形成了“山明水秀、诗意栖居、绿色清洁、特色鲜明”的村庄典型示范,为改善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宜黄县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照片1
宜黄县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照片2
宜黄县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照片3
宜黄县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照片4
宜黄县曹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照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