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报告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4-0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长沙4月2日电
一、洪水调蓄功能减退
洞庭湖由于大量的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滞洪功能降低。1949年以来洞庭湖容积减少量相当于三峡工程总库容(235亿立方米)的50.6%,调节库容(89亿立方米)的1.3倍,与1949年相比,减少40.6%。与此相应,50年代多年平均削减洪峰流量值达13246立方米/S,占入湖洪峰流量的27.7%;80年代以来进一步下降至5660立方米/S,占入湖洪峰流量的15.6%,削减调蓄能力仅相当于50年代的50%。
二、生态破坏与污染仍然存在
——20世纪50-70年代曾大量围湖造田,累计围垦面积约1933平方公里,导致湖泊面积萎缩,生态失调。
——乱捕滥猎猖狂,有的结成团伙,配备先进设备,使用火力威猛的大抬铳。湖里“迷魂阵”遍布,电捕船横冲直撞。
——造纸行业是洞庭湖区主要污染行业,年排放的工业废水、COD、BOD5占湖区年排放总量的49.6%、81.7%、79.13%。大量的小造纸厂基本上没有进行污染治理,继续向湖区周围排放污染物,严重影响水体环境质量。
——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化肥仍在大量施用,蓄禽养殖污染面广量多。生活污染是污染大户,排放的污染物占湖区总量的40%-50%。
三、富营养化日趋突出
——洞庭湖外湖的富营养化在湖泊过水能力很强的情况下,仍由10年前中一贫营养状况发展到了现在的中一富营养状况。
——内湖由于水体交换慢,各种营养物质来源广,富营养化比较普遍。加上人工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加速了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大通湖就是如此。四、生物多样性下降
——1916年首先在洞庭湖发现的白鳍豚,由于泥沙淤积,君山与下飘尾之间水位变浅,使其活动受到限制,现已难觅踪迹。
——银鱼是洞庭湖的名贵鱼类,1928年产量达到90吨,现不足2吨。
——胭脂鱼、鳗鱼等重要保护物种越来越罕见。
——斑嘴鹈鹕、大天鹅等20世纪50年代常见的鸟类,近年考察中很少发现。
——蛇类等被大量捕杀,导致东方田鼠等有害物种泛滥成灾。
——局部区域由于污染的缘故,水生生物几乎绝迹,如20世纪90年代沅江的塞南湖,汉寿的蒋家咀等水域。
五、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洞庭湖区现有流行区人口336万,血吸虫病人22.4万,病畜近5万头,有螺面积3915万公顷,占全国现有钉螺分布面积的52%。且泥沙淤积,洲土不断扩大,每年有螺分布面积还以60万公顷至9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