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典型发言材料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服务首都宜居城市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落实水利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精神,在水土保持司的具体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创新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工作水平,探索实践北京特色的城市水土保持之路,较好的处理了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北京市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达到国际中上等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北京市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2%,水、土、热资源分布不协调,土地生产力不平衡,优质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有限的水土资源支撑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北京大城市小郊区的功能定位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量项目上马,土石方开挖活动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城市排洪压力加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世界城市建设的步伐,对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北京市重新认识城市发展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水土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必须将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要发挥出提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推动水土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要坚持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的思路解决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保障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 1、以落实最严格的水土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突出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特色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多次会同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市国土局、市建委、市环保局、市园林绿化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没有水务局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环保局不批项目的环评报告,发改委不立项,从源头严把项目水土保持关。 二是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规委、市建委、市交通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8个委办局出台《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雨水利用工程的通知》,加强开发建设项目雨水利用,督促生产建设项目采取雨水集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等水土保持措施,推进雨洪综合利用体系建设。 2、以开发区为突破,探索实践北京城市水土保持新功能 一是重新认识城市水土保持功能。通过对水土资源的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质和量。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是严格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将水土资源作为开发区建设项目生态指标的组成部分,置于开发区建设宏观决策链的前端,对各类开发、布局、资源配置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形成前后衔接的工作机制。将水土保持开发建设项目审批正式列入审批工作流程,2010年入区42个开发建设项目全部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全过程管理。 三是借鉴国外城市水土保持经验,集纳各地城市优秀案例,将城市集雨设计、景观设计、节能设计等一些新理念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很好地协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实践中,合理调配利用土石方,将多余的土方用于市政道路、郊野公园微地形等建设,减少水土流失8万余吨,改变了过去坑包遍地的景象, 强化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 3、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不断丰富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内涵 一是在门头沟水担路改建工程等93条公路项目共计830公里的公路建设中采用水土保持生态护坡、修建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合理调配使用土石方、充分利用表土资源、杜绝“挂渣”现象等水土保持措施,保护了水土资源,建设绿色通道; 二是在昌平区沙河镇定向安置房等53个项目共计13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的保障房建设中采用水循环利用、中水回用、污水达标排放、协调利用土方等水土保持措施,创建宜居社区,建设民生水保; 三是在转河、清河等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中对528公里河道两岸采用柔质护坡、表土利用、植被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建设生态水务; 四是在奔驰汽车、北京现代、未来科技城、永定河四湖一线等重大扩大内需项目中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解决园区内雨水、污水、中水的合理利用,选择适宜的水土保持乡土植物进行栽植,降低园区运行成本,建设生态园区。 4、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北京城市水土保持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水科院等单位针对北京市实际特点,研究制定公路、矿产资源、输变电项目、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水利建设项目6个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导则,提出了边坡绿化率、雨水集蓄利用率、土石方综合利用率等36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指标,提出了与新指标对应的措施布设、监测、验收方法,从源头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是在延庆上辛庄建设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利用36个监测小区,展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边坡综合防护技术,监测水土保持效果,推广水土保持型植生带、生态植被毯、坡改平生态护坡砖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边坡防护技术,为准确预测水土流失、合理配置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5、以大流域综合整治为载体,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一是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广水源涵养、循环利用、综合治理防灾减灾、建管并重的理念,以小流域为单元,溯源治污,溯源管理,建成“生态的河、有水的河、安全的河”,建立全流域河流水质考核机制。经过三年的治理,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经历了从无害化向资源化的转变,生态环境和两岸经济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是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按照“源于自然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理念,建设清洁流域、生态河道、田园风光。将永定河整体打造成环境优美的绿色景观长廊,推动流域经济发展。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不仅带动城南及城西地区的经济增长,更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 三是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构建“一网、三区、多点”的流域水系,建设水资源保护体系、水生态与水资源配置体系、防洪保安体系。保障流域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形成“自然修复、有机调节、健康成长”的河流生态系统。届时潮白河流域不仅成为城市主要水源地,提供防洪屏障,同时也将成为城市东部发展带的生态发展新区。 三、下一步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中央1号文件和新水土保持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北京市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更新理念、丰富内涵、强化管理,力争全面提升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加速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首都宜居城市建设。 一是城市水土保持实施单元化管理。 结合水务普查,统筹城乡,将全市划分为1377条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核心业务系统,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监测评价,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是以“两个指标”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管理。 严格开发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把“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作为城乡发展规划控制性指标,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提高“三率”,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为北京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推动大水保示范区建设。 立足于服务绿色北京,小流域走向大流域,以五大水系为骨干,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从山区到平原全面实施治理;在建设内容上,山区567条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与防灾减灾为重点,强化水源涵养和生态安全功能;平原810条小流域,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创新流域综合管理新模式,为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