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全面完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3-11-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攀枝花市水利农机局领导对攀枝花市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项目高度重视,专门下达了《关于成立攀枝花市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局长徐明义为组长,分管水保的副局长余力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攀枝花市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建设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市水保办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模式,在科学仪器采购、水文资料的获取和机房建设等方面工作做了尝试:
1、采取公平竞价方式采购仪器设备。
为保证所购买仪器和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市水保办的同志们通过各种途径深入调查市场,掌握了解市场第一手信息和情况,精心制定了花费较小、耗时较少和步骤简练的仪器设备竞价评分式进行采购。最后由“四川省托日信息有限责任工程公司”和“攀枝花市科学仪器研究所”参与此次竞价活动,双方将在计算机设备及其软件、科学仪器设备和机房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竞价。
2、积极与水文部门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为合理使用、管理和维护好所购的水文气象仪器,市水保办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下辖攀枝花市水文勘测设计队(攀枝花市水文站)积极合作,双方本着协作支持、资源共享、长期互助合作,共同建立“攀枝花市水土保持监测点水文气象站”。协议规定水土保持监测点出资购置相关水文气象仪器并兴建雨量场一个,水文勘测设计队负责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使用、维护和管理,水土保持监测点所需的数据,由水文勘测设计队无偿提供,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
3、合理建设机房站点,局机关建立局域网。
攀枝花市水利农机局在极其有限的办公区域内,专门为了配合市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项目的启动,调配了2间约40平方米的办公室作为监测点机房站点。本着更好地开展监测工作,发挥现有优势的原则,机房内部装修简洁明朗、电缆线路布设安全,同时在机房内安装了防火防盗智能系统,确保监测仪器的安全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局机关为更好地利用和维护仪器、设备,组建了局内部局域网,并由局机关负责出资申请开通了因特网,实现局内部资源共享
目前,所有的监测设施、设备全部安装到位,设备运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