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昔日“盐碱荒滩”今日“绿色家园”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06-1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4-6-14
(本站讯)山东东营市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黄河三角洲这块成陆时间短,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为了把昔日的"盐碱荒滩",建设成"绿色家园",该市在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坚持"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的建设理念,构建起了"三通、四屏、五库、六园、七闸"的城市水保生态大框架。在"三通"上,形成了"上连黄河、下通渤海、河渠相通,三条碧水绕城区"的水源调配体系,可以适时调度黄河水冲刷城区河道,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在"四屏"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东营城区沙化严重、海潮侵袭等生态问题;在"五库"上,加强建成区范围以内广南、耿井等五大水库的管理,使其成为中心城的气候调节器;在"六园"上,建设清风湖公园、世纪公园、秀清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等6大园林,美化、亮化了城市环境;在"七闸"上,使海水、淡水真正分离,不仅解决了潮水上溯造成的生态危机,使城区河道淡水水位平均提升0.5米,新增淡水调蓄能力5000多万立方米,而且通过挡潮拦蓄设施建设,适时调配淡水、海水交融,在城区沿海地带形成了独具东营特色的新型生态风光带。
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水利工程建设中,该市认真分析城市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危害,根据城市水土流失分级标准,制定了有关规划,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规划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对城市河道生态园林工程进行全面规划设计。经过近年来的规化建设,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体系,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中心城水土保持屏障工程建设中,34.5公里的胜利灌区绿色屏障、38公里的支脉河绿色屏障、28公里的麻湾灌区绿色屏障和41.4公里的中心城防潮体系工程成为"岸绿、景美、畅流"的条带式水利生态景观工程,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2003年,东营市荣获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小桥流水、高楼林立"的绿色环保生态城。(高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