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浙江省水利厅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10-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水利厅水保办主任 江 影
 
(2009年10月26日)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基本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据2004年遥感普查结果,全省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3654.13km2,占总土地面积的13.4%。水土流失对我省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影响,作为面源污染物的传输载体,加剧了我省江河、水库水质的恶化,对供水水源安全构成了威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清洁水源和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着力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着内容的拓展和标准的提升。近几年来,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我省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1、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并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纳入生态省建设省市长目标责任书,市、县、乡镇政府也相应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地在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同时,围绕供水水源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2、出台有关规范性文件。2005年,省水利厅印发了《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将供水水库库区列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示范工程来抓,进一步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加快供水水库库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同时逐步探索实践,对导致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
3、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按照省政府的授权委托,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6-2010年)》,并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各地,将十大供水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列为重点项目,通过预防保护、生态修复和采取坡改梯、坡面径流调控、面源污染控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和有机污染物入库,保护水源地的水质。
4、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省级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安排从2006年开始逐步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倾斜,2009年基本上全部安排用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2008和2009年度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主要安排用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另外,一些地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水库集水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保障、水质监测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扶持;绍兴、宁波等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供水收入中列支资金划入财政专门帐户,支持水土保持、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等。
5、及时进行总结部署。为推进全省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作,2007年在绍兴召开了浙江省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总结了近几年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经验,要求各地要着眼于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调查摸底、统筹规划、抓好试点,因地制宜地逐步大力推广。
6充分发挥科技支撑。长期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与浙江大学等合作开展《大型饮用水源水库富营养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合作进行《节水抗旱杂交稻的节水减污试验和推广》的试验研究,邀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对水土保持项目前期论证工作进行指导,由科研单位承担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并在建设过程中参与指导。
 
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作在我省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开展,除大家昨天参观的永康市外,绍兴市、安吉县、三门县、温州市、上虞市、绍兴县、东阳市、诸暨市、浦江县、龙泉市等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绍兴汤浦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2005年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后,针对流域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而产生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上游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立植被缓冲带恢复河道生态功能、进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等措施的同时,在水库库尾水位变化涨落区域建设占地面积300多亩的生态湿地,利用地势高差建设取水、引水、布水等水流引导设施,实现自流引水、布水;通过系统种植高吸收有机、有害物质的木本、草本植物,使水流在入库前流经生态湿地,对水体的有机、有害物质进行拦截、净化。据监测资料显示,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30%左右,不仅形成保护水质的重要生态屏障,发挥水质保护作用,而且大幅度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
安吉县深溪小流域位于老石坎水库上游,从上世纪九十年末开始开展了以治山、治水、治污、治穷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通过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坡耕地退耕还林、在毛竹管理上保留林下植被等进行“治山”;开展拦沙坝建设、疏竣河道、种植两岸滩地水生植物等进行“治水”;开展人工水塘、湿地等面源污染防治、小型污水生态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进行“治污”;开展股份制小水电建设、农家乐等进行“治穷”,基本建成了山绿、水清、景美、人富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龙泉市是享誉海内外的瓷都剑乡,位于大梅溪小流域内的大窑龙泉窑遗址是青瓷文化遗产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梅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规划设计在尊重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按照村庄连片整治的总体要求,结合沿线村庄古朴的梅文化,通过种植季节分明、色彩丰富的梅花、紫薇等花卉,实施樟树、桂花、毛竹等块状绿化、建设生态堤防、生态堰坝、生态公厕、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对大梅口至大窑6.2公里公路进行沿线绿化改造,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形成错落有致、山水相映的画卷,体现了古朴的瓷韵文化,展现了“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的风貌,提升了大窑古遗址的旅游品位,带动农家乐等生态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探索完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机制
 
尽管我省各地近几年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政府主导,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形成良好的共建机制,才能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推向深入。为此,在前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决定2009年选择五个县的七条小流域作为省级试点,进一步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机制的探索工作。
1、开展调查研究、调整工作思路。针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等有关议题开展调研,先后完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与饮用水源地保护调研报告》和《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陈川厅长对永康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进行了调研,主持召开厅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水土保持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作,提出“突出重点、筛选试点、抓好典型、总结推广”的指导意见。连小敏副厅长带领水保办人员进行多次调研,与有关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交流,进一步理清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思路,即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平台,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多方投资、各记其功、整体推进、规模治理”的新思路。
2、通过试点探索建设机制。在各县(市、区)政府申报的基础上,确定在安吉、诸暨、浦江、衢江、龙泉5个县(市、区)7条饮用水源地的小流域,按新思路开展为期2年的新一轮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作。省水利厅印发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建设内容、保障措施、项目申报与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厅里研究决定,作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在水土保持项目立项上予以优先,在水土保持补偿费、水资源费中安排一定资金进行补助。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专门对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目标、内容、安排、进度、重点以及机制探索等进行了再部署,进一步阐述了试点的意义、理念,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整体治理,是搭建一个综合性的治理平台,使相关的职能部门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有所作为;要用开放性思维,除了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还包括人居环境、清洁生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试点的探索,实现“六个一”模式,即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一项机制、治理一条流域、送出一溪清水、创建一流环境、造福一方百姓,为全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3、试点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各试点县(市、区)对试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全部建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县(市、区)政府行文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把所有建设内容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目前,试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批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省级以上水土保持资金补助计划也已经全部下达,施工图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并提交审查,浦江县等已经进入招投标环节,各地进展顺利。
四、下阶段的初步打算
我省虽然在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与兄弟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总结省级试点建设的经验,继续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机制和内涵的探索,进一步明确建设的内容和相应的技术标准。
2、研究出台《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验收办法》,明确验收程序、评价指标和评分细则等。
3、加大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使他们充分了解水土保持在供水水源保护、小流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4、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土流失防治的投入,支持各地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