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水保局副局长张建国作“推进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几点启示”的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4-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一、鄂尔多斯市基本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151.4万人。大致分为草原、沙漠、丘陵和平原4个类型区,干旱少雨、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从基本市情分析,一是风沙区、丘陵区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6%,大部分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必须搞灌溉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也不适宜发展传统畜牧业,必须搞舍饲畜牧业。传统农牧业已经走到尽头。二是地下资源丰富,工业经济发展快。
  这两大特点也说明:在鄂尔多斯不抓水土保持工作,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无论是农牧业生产,还是工业经济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生态修复思路与政策措施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和立市之策予以坚持,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常抓不懈,制定了一系列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经济建设进入了大开发、高速度、快节奏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市情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自身发展的优势开始显现,地广人稀为恢复生态提供了巨大空间,两河流域具有集中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巨大潜力,更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乡村的综合实力。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在重大转变关口的鄂尔多斯,从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把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率领各部门领导多次组织专题调研,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概况起来三句话:一是在“三化互动”中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二是在“三化互动”中推进“三大转移”;三是跳出“生态”抓“生态”,将生态建设与“三农”问题综合考虑,统筹解决。着力在收缩转移中恢复生态,在集中发展中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措施逐步得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资源加工、转化、增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并重为特征,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动力,以抢抓两大发展机遇,实施三大战略转移为思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模式”。从一个生态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被理论界、学术界作为“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和“鄂尔多斯生态现象”加以研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和大工业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腾飞,建成了煤炭、电力、重化工、高载能循环经济四大产业基地。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奠定了基础。
  2、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和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每年以造林种草200万亩、飞播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植被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实现了生态状况由严重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良好的转变,绿色大市大见成效。
  3、从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提出农村牧区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将农村牧区划分为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主体功能区域,制定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彻底改变沿袭数千年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4、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出发,实施城镇化建设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口转移,从减轻环境压力上促进生态平衡和自我修复。全市已转移农牧民33万人,实际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口下降到50万人。
  5、积极改革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推动生态建设与保护。在继续稳定农牧业承包经营体制和落实“五荒”承包到户政策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加速农田草牧场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流转和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规模经营。
  6、创新投资机制,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7、全面推广舍饲圈养制度,从减轻环境压力上促进生态平衡。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政策,促进生态修复。禁牧休牧面积达到5900万亩,占全市草牧场面积71%。“2007年全国春季禁牧休牧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肯定。
  8、全面推行“绿色行政”,加强生态监测,建立了“绿色GDP”考核体系,坚决关闭造成严重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小企业,环境质量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9、抓住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三化互动水支撑,基础设施要先行”的建设思路。积极推进“水权置换”和“水沙置换”工作。坚持“拦截地表水,蓄住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的三水并举的原则,在黄河主要支流兴建中小型水利工程和淤地坝工程,减少入黄泥沙,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0、积极发展林沙产业,产生了一批恩格贝、亿利、东达、高原圣果等产业化治沙的典型,闯出了一条绿色与收入双赢的科学治沙之路,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发家致富。
  三、主要做法和具体措施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我市按照“三区”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了生态自然恢复区建设。在禁止开发区以每年8000平方公里的规模打造生态集中恢复区,到2012年实现4.4万平方公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整体退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主要做法就是“进、退、转、新、建”五字方针:
  一是“进”,在优化开发区集中发展现代农牧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促进农牧业经济大循环。
  二是“退”,在禁止开发区集中建设生态自然恢复区,不种不养,人畜整体退出。加大飞播和人工植树种草力度,推进孔兑治理,加速生态恢复。
  三是“转”,做好农牧民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新”,创新现代农牧业生产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节水化灌溉,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
  五是“建”,在优化开发区和城镇近郊集中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根据不同类型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生态建设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恢复转变。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1、成立了人口转移办公室,大力度的转移农牧民,建立无人居住的封禁保护区。
  2、毛乌素沙地以建设“生态经济园”和防风固沙林草带网为主,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中部重点治理十大孔兑,减少入黄泥沙。
  3、在干旱硬梁区以保护原生植被为重点,补植优质灌木林带,建立保护型生态经济区。
  4、在丘陵沟壑区,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进行封禁保护和综合治理。
  5、在砒砂岩裸露集中区,大力推进沙棘种植和产业开发,建设沙棘绿色产业基地。
  6、在201、109等交通干线,全面实施宽带绿色通道工程。
  7、在工矿、城镇开发区,以落实“三权两费”为突破口,加大执法力度,监督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治理模式,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四、推进生态修复的基本经验
  我市在抓好农牧业经济建设,推进生态修复的实践中,也总结、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首先,得益于各级各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党和国家领导、水利部等部委领导到自治区党政部门各级领导,多次亲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这是发展水土保持事业的基本保证。
  其次,必须遵循三大规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用改革的思想,开放的视野,科学定位,统筹发展。
  按照自然规律,不断收缩传统农牧业战线,坚定不移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的政策,创造性地提出“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发展模式,迈出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关键一步。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找准比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不断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
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在“三化互动”中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实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必须正确认识市情,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用工业化的思路寻求农牧业经济的突破口,以农牧业产业化统领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抓住大开发、大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工业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贯彻要想致富农牧民,就必须减少农牧民的理念,通过三化互动,把农牧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
  第五,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我市是全区唯一单列的水保行政部门。5个旗区也单设了水保局,稳定了人心,凝聚了士气,为全市水保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六,业务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主动出谋划策。因为水土保持部门是生态建设的先行者,要充分发挥生态修复主力军作用,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为了扎实、有效推进生态修复,认真落实部里提出的水土保持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了许多措施和办法:一是勤请示、多汇报,定期签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二是抢抓机遇上项目,实施了一批对农牧业经济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水保项目。三是超前部署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储备库。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各级领导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增强加快治理的紧迫感,看到治理成果和生态修复的巨大效益;五是坚持实施科技兴局、人才强局战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凸显水土保持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六是搞试点,抓典型,树样板,建立了不同类型区的治理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