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寿全作“创新监督执法机制 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4-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2007年,人均GDP73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00亿元,居民人均收入 21989元,农民人均收入 9559元。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将北京建设成“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承担着护卫首都生态涵养、保护首都饮用水源、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任务。
  2004年成立水务局以来,在水利部的指导下,北京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以建设宜居城市、保护清洁水源为目标,创新机制、依法行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执法力度,在减少人为水土流失,保护改善首都生态环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成效
  1. 全市79条公路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占全市公路建设项目的70%。500余公里新建高速公路累计处理渣土45万吨,循环使用40万吨,整治边坡植树种草3800亩;修建雨洪利用设施100处,增加蓄水15万方,把高速公路建成绿色生态走廊。
  2. 全市8个电力项目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共恢复植被300亩,解决了10座输电站、10座变电站绿化美化,166处塔基弃土弃渣和周边地表裸露问题,将200公里输电线路建成绿色电力通道。
  3. 全市15个地矿建设项目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结合北京产业升级和转型,对小煤矿、小铁矿,联合执法,关停1200余家。完成土地复垦3000亩,恢复了矿山的生态功能。科学处理尾矿和矿渣30余万吨,恢复植被2000亩,集蓄利用矿井水12万方,为周边植被提供灌溉水源,基本恢复了矿区的自然生态系统。
  4. 全市13家滑雪场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完成2300亩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修建26处集雨工程,增加雨雪水集蓄能力17万方,解决滑雪场内植物灌溉问题,有效地保护了滑雪场周边生态环境。
  5. 全市市级水利项目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120余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按照“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理念,铺设河床边坡植被2970亩,建设湿地1000多亩,治理污水口300余处。水土保持方案改变了传统治河工程在社会中“重工程轻生态”的形象,实现了生态治河。
  6. 全市20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确保水源井周边30米范围内无污水、无垃圾、无厕所、无养殖粪污、无农药化学品,共改移收集污水7000吨/日,清理垃圾600多吨,清理厕所200多处,清除养殖粪污50吨,同时解决了管网、厂站施工过程中弃土、扬尘等问题,水土保持方案为饮水水源保护提供了保障。
  7. 全市80万亩农业节水灌溉项目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把农田中沟、路、林、渠、集雨作为节水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整体发展,新建改建排水沟34公里、农田路150公里、防护林带及设施农业绿篱3200亩、集雨工程1358处,水土保持方案推动了节水生态化、田园化。
  8. 全市50万亩农业再生水灌区100%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把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污水、垃圾、河道、厕所和环境同步治理的措施引入平原,落到实处,累计清理垃圾40万吨,改厕100多处,整治污水口200多个,建设湿地1000多亩,水土保持方案推动了平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
  9. 全市153个房地产项目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占房地产开发项目91%。循环使用土石60余万方,科学处理废弃土石6万余方,循环使用75万方降水,完成600多亩的绿化。水土保持方案解决了房地产工程扬尘污染、渣土弃置、降水流失等问题,走出了一条监督管理新路。
  截至2007年,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1180个,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81%,审批率100%,实施率100%。新增水土保持投资6亿元,涉及防治责任范围260平方公里,增加蓄水能力33万方,保土60万吨,拦挡弃渣率达98%以上,植被恢复率达97%以上,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
  1.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好审批关,提高方案申报率。
  一是部门间联动。
  水务与环保联动,将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作为环评前置条件,实现审批关口前移;
  与规划联动,没有水保方案,不批规划;
  与发改、财政联动,落实水土保持行政许可要求,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难的问题;
  与建委联动,推进建筑业主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确保社会筹资项目水保措施落实到位,没有水保方案,不发开工证;
  与城管执法、环保执法以及水法执法联动,对没有水保方案的项目,严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
  二是水务内部联动。《水土保持法》与《水法》、《防洪法》等法律联动执法。开发建设项目涉水行政许可水保方案、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三同时互为前置条件,缺一不可,从水务系统内部把好水保行政许可关。
  2. 科技支撑,保障监督管理,提高方案审批率。
  一是利用3S技术为水保监督执法提供信息保障。利用北京1号卫星,借助3S技术定期遥测,辨别非法开工开发建设项目,为水保执法提供信息。
  二是依托大专院校,建立监督执法科技攻关机制。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攻关,投入5000余万元科技专项经费,先后实施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密云水库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延庆上辛庄水土保持监管试验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参数设置、技术选择以及执法监测评价和决策服务。
  三是每年对全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设计单位进行考核、培训。通过考察工程现场,方案点评,新技术讲座等方式,提高方案编制单位水平。编制交通、地矿、电力、土地整理、城镇建设、水务等6个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指南。严格专家审查制度,做到“三个必须”。即方案必须提前2天送到专家手中,必须坚持专家现场审查,必须由建设单位、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和方案编制单位负责人到场参加审查。提高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为行政审批提高技术支撑。
  3. 创新管理,建立四级监督机制,提高方案实施率。
  一是针对交通、地矿、电力、水务、房地产、滑雪场等六类行业,联合市人大、法制办、发改委、规划委、建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园林绿化局等多部门,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
  二是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属地管理要求,各区县水务局联系各委办局,开展水土保持联合执法检查,督察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情况。
  三是结合各区县实际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请乡镇政府协助督察辖区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情况,将水土保持督察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全市以小流域为单位,划分网格,落实责任人,充分发挥10800名农民管水员的水土保持执法协助作用;以区县为单位,组织监督执法小组,对547条小流域不定期巡查,早发现,早报告,建立督察动态数据库,通报督察结果,推动监督执法实现全行业覆盖、全社会管理、全过程控制。
  4.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一是定期发布水土流失公报。每年编制印发《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向社会公布全市水土流失数据以及治理成果。
  二是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和户外教室。城区建立海淀香山、丰台北宫水保科技示范基地,郊区建立门头沟灵溪等8个青少年水土保持户外教室,展示水保治理技术,加强科普教育,年接待观众800万人,提高公众水土资源保护意识。
  三是利用报纸、广播、网络以及高速公路电子牌、公益广告牌等载体,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宣传,营造水土保持靠你、靠我、靠大家,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三、2008年工作设想
  1. 抓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
  认真完成水利部工作部署,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力争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提高30%,推动北京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2. 抓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通过开展平原区监督执法培训,落实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门队伍。基本建立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3. 抓城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以房地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为突破口,推进城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