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链接

人民日报:毕节试验区 山绿水清 农民奔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4-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20年来,毕节试验区不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系统推进,综合治理,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落后地区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毕节试验区的尝试具有借鉴意义。   20年前,国务院批准的贵州毕节试验区顶着一个巨大难题:“不适宜人居住”的石漠化山区,如何走出“贫困—开荒—生态恶化”的怪圈?
  20年来,毕节人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经济总量增长近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1倍,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34.92%。如今,山绿了,水清了,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毕节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从“种一坡收一筐”到满山的“绿色银行”
 
  20年前,位于赤水河边的南关村,年年遇“难关”。
  “地越种越贫,人越过越穷。”村民胡孝志回忆说,为了多打粮食,村民开荒垦植,庄稼从山脚种到了山顶。结果,没过几年,水土都流失了,地里庄稼不长,石头“疯长”。他说:“那时一亩玉米也就产一两百斤,种一坡,收一筐。”
  在毕节,“种一坡,收一筐”的远不止南关村。人多地少,林粮争地矛盾突出。1988年的统计显示,全区62.69%面积发生水土流失,相当于年流失30多万亩耕地的活土层。毕节,成为贵州最贫困的地区。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围绕“生态建设”主题,“长治工程”、“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等一批水土流失重点工程开始实施。
  南关村发生了嬗变。2000年摘了贫困帽子,2004年进入全市50个经济强村行列,南关村也更名为橙满园村。
  村支书张安福说:“政府帮村里兴建了崔家沟水库,坡地改梯田,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土’成了‘三保土’。在政策引导下,田退、林进,如今满山遍野都种上了脐橙等果树。石头山变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如今村里70%的人家都盖了新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有的人家还买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橙满园村处处笑满园。
  思路决定出路。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投入,毕节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04%,实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发展不能再破坏生态”、“保住宝贵的水土资源”渐渐成了共识。有很多像南关村这样条件恶劣的地方,将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结合起来,变索取为涵养,变破坏为建设,发展产业,走上脱贫致富新路。
 
  发展生态经济:既要生态,还要吃饭,能发展
 
  “要恢复生态,首先得保证农民有饭吃,能发展。”贵州毕节地区行署专员秦如培说,毕节试验区不能搞单纯的生态建设,而是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统一协调发展。
  山区的生态和农业,单一的治理措施注定是短命的。毕节干部群众探索,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这“五子登科”的生态建设新模式,成了毕节试验区综合治理、科学开发的主旋律。
  站在大方县桶井村的山坡上,满山一派青翠。“山还是那座山,如今有了水保工程,贫瘠的土地成了‘银行’。”桶井村委会主任张真奎激动地说,这里曾经到处是不足0.3平方米的“巴掌土”。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严重的坡耕地上退耕还林1900亩,石埂坡上实施坡改梯2700亩,新发展高效益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1200亩,农户年均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一手抓生态环境,一手抓流域生态经济。在毕节已实施治理的356条小流域中,有155多条小流域已初具特色经济规模。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街小流域已成为苹果生产和销售基地,每年生产苹果100万公斤以上;金沙县新水小流域已形成枣、梨生产基地,每年生产梨子10万公斤,枣子1万公斤。各类小流域经济效益的发挥,为加快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模式:初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为了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毕节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引资实行合股经营、引进能人投资经营、干部职工领办、部门扶持、引种栽培、项目整合示范种植等6种模式注入新活力。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打破了毕节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单一模式,初步形成了国家、个人、企业多元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蒋云明,大方县羊场镇羊场村致富能人。2000年在水保部门扶持下,他在自家石旮旯里修建了2个蓄水池,发展中药材种植,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一块石旮旯地,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以前想都不敢想。”蒋云明夫妇说。
  织金县官寨乡麻窝村,在荒坡和退耕还林地里种植绿肥,绿肥带动养殖,养殖促进沼气,沼气发展果蔬,形成了“绿肥—畜禽—沼气—果蔬”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不足500元到现在已超过2700多元。
  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20年农民人均增收2232元;人均粮食增产193公斤;基本农田人均增加0.14亩;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明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农田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初步测算,保水、保土、保肥等生态功能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是总投资的近8倍。
  乌蒙含情,杜鹃争艳。开发水利资源、种植中草药材、开发旅游业……如今,毕节沉睡的资源正被唤醒,毕节人在石漠区建设起生态文明。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