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效果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染绿华北五省市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3-07-1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0日电(记者 吴国清 殷耀)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3年来,华北五省区的风沙源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普遍提高了10%-20%,有效减轻了京津及周边地区的风沙危害,区域经济实现了良性发展。
记者10日从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召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华北五省区共完成今年工程建设任务1402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0%。到今年6月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治理总规划任务的四分之一。其中林业项目建设完成3389万亩,治理草地1611万亩,完成节水及水利配套设施建设2万多处。同时,项目区内1万多名生态移民告别了生态严重恶化地区,迁出区自然封育后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项目区各级政府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治理工作,保证了工程质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区坚持草、灌、乔相结合,飞、封、造相结合,在沙地治理区营造灌草为主、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生态带,初步形成了树种多样化、以乡土树种为主体、以封育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在干旱退化草原区重点建设以水为中心的高产饲料基地,推行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舍饲禁牧、生态移民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在农区和半农区则主要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经济沟建设,积极推行免耕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省市区在项目实施中不断优化机制,调动广大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治理成效。内蒙古、河北、山西认真落实承包责任制,狠抓国家政策兑现,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兑现有关补贴政策,让群众从工程实施中得到实惠,并坚持“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承包宜林荒山荒地,落实到户,管护到人。北京市大力推广林药、林牧、速生杨等,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各省区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造性地实施工程,探索出不少好经验和好办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探索出每建1亩水旱高标准农田,退下2亩旱坡薄地,还林还草还牧的“进退还”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植被的恢复,被推广到全国。锡林郭勒盟全面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使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河北省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异地育肥措施,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压力,加快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