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水务局发言材料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06-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艰苦创业 科学治理
精心打造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茂名市水务局
茂名市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位于广东茂名市茂港区,现有干部、职工110人,其中在职人员61人(工程技术人员12人,中级职称人员5人,高级职称人员2人);退休人员47人。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建于1957年,建站时有土地面积7650多亩,1965年,将部份林地划归当地群众,现有土地面积4300亩。建站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兼顾、治理与养护并重”的方针,实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坡沟兼治,治坡为主”,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科技治理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科学治理,改造自然,使昔日近似沙漠化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受到国内、外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多项科研成果。1984年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1985年及1991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2000年被广东省水利厅评为科教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再次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不久前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园示范区”。
一、抓人工植被 昔日不毛之地变绿洲
茂名市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所在地小良镇地处地球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亚热带地区。建站前,这里由于人为摧残,树木砍光了,裸露的地面被南方特有的豪雨冲刷了一个世纪,冲光的土壤有1米多厚,每平方公里流失的表土达一万立方米以上。1957建站时,在全站26个山丘的7650亩土地上,共有崩岗1537处,侵蚀沟207条,表土层腐蚀质的含量在1.5%以下,土壤中氨、磷、钾元素缺乏;夏季的白天,地表温度高达62.9度,晚上则骤降至20度;地表毫无滞留雨水的能力,几天不下雨就旱,雨水一来,泥沙随地表径流冲刷到附近农田,成了“田间老虎”,水稻亩产只有100斤上下,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建站后,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方针、政策,发扬水土保持工作者艰苦创业、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改造自然建设美好河山的执着追求,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人工植被、改造自然、科学实验历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摸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1957年,9名最早进驻小良的水土保持工作者用堵的办法,修筑拦沙坝、土谷坊、鱼鳞坑和环山沟等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先后修建谷坊1559个,拦蓄雨水、堵挡泥沙,但效果很不明显。工程常常被雨水冲毁,治标不治本。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要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恢复各种生物,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没有树就没有水,没有水,树又种不活。要治理水土流失,必须以植被为主,使干旱热带逐步恢复为湿润热带,为恢复各种生物创造条件。为此,我们采取以植树造林为主,实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恢复植被。要种树必须选好树种,为了选择好适宜当地土壤和环境生长的树种,同志们深入实地、深入群众,经历了多次的选择、引种、淘汰、再引种的过程。最后确定了马尾松、窿缘桉和台湾相思等一批耐旱、耐瘦土的先锋树种作为种植的主要树种。有了较好的树种还要有科学的种植方法,最初贪图简便,急于求成,用一锄种一株树苗的办法,结果树苗全部死光。原因是这里的表土没有有机质和生物,土壤中几乎没有毛细管和间隙,雨水不能渗入地下,地下的水份也不能输送到地表上来,40厘米深的土壤含水量经常只有8-9%,用一锄法种树,很难将树种活。为提高成活率,我们改一锄法为挖长、宽各40厘米大坑,等高沟宽、深各60厘米,长20-30米的办法,并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树种,采取不同的措施:种窿缘桉用分床育苗,留床成林的办法;种柠檬桉则用营养杯育苗造林;在冲刷的坡地选种半年苗龄的马尾松造林,或开梯田的种蒲葵;在淤积的谷地种杨桃等果树;在谷坊的边坡则种植台湾相思。在步骤上,先引种窿缘桉、马尾松等窄叶、耐旱的品种,作为第一阶段的先锋树种,覆盖地面,使土壤的吸水、保水性能和土壤结构初步得到改善。然后再逐步向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高级阶段过渡。采用上述措施后,树木成活率达90%以上。到1965年,七千多亩荒丘已长满窿缘桉、木麻黄、马尾松和竹子。1965年以后,又发展了荔枝、杨桃、香蕉、胡椒、蒲葵等经济林。
漫长的人工植被取得可喜的成果。小良由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绿洲。特别是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800多亩阔叶混交试验林,绿海一片,遮天蔽日,成为乔、灌、草多层次结构、多树种交织而成的“原始森林”。这片过去在夏季达62.9℃高温,连蚂蚁都不敢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各种动物栖息的乐园。据省昆虫研究所1981-1983年的调查资料:“在小良站几千亩林地范围内估计有动物四百多种,其中已收集到各类动物标本有两栖类8种、爬行类9种、鸟类74类、兽类9种,以及大小昆虫总共100种以上”。小良地区的植被、土质、气候及自然生态等都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二、抓科学实验 科研成果累累
茂名市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既承担着站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又肩负着水土保持的试验推广、科研等重任。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在做好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做到治理与科研结合,加强科学实验工作,先后建造了多功能的实验室和遥控观测室,开展气象、水文、地下水位,地面冲刷等30多个项目的观测工作。同时,保留自然光板地60多亩作试验用,建起先锋林(桉林)试验区400多亩,阔叶混交林试验区800亩及标本室等一批科研场地和设施。先后开展了适合当地生长的“风水林” 树种引种、引进澳大利亚大叶相思、在纯桉林下播种大叶相思,砂仁、鸡藤等恢复植被的试验,还在800亩的阔叶混交林试验区先后引进国内外的木本、草本植物170多种,开展多项的实验和研究。几十年来,由于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科研结合,从而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广东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成功经验。阔叶混交林试验区引进国内、外木本、草本植物170多种,有团花、沙椤、油榄仁、白藤、杂草等,乔、灌、草三结合,从高到矮层层绿叶把地面覆盖,绿海一片,遮天蔽日,被喻为“人工森林”。取得较好的成果。1981年“水土保持样板林”获湛江地区水利系统科技成果一等奖,引种澳大利亚大叶相思试验成功,获湛江地区水利系统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6月科研项目“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及其效应”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1989年7月,“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及其效应”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9年10月,“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自1979年以来被中国科学院选定为“全国十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之一,1977年9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土保持和管理考察组授予联合国国旗1面。这些成果在国内外专家教授获得较高的评价。
1983年11月联全国“人与生物圈”(MAB)中国国家委员会组织一批专家36人来站考察时认为:“小良站利用人工植被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具有科学上的重要价值,而且为我国南方水土保持工作闯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的新路”。1984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组织有关方面27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和学者33位代表到站鉴定该站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协作的科研成果,结论是:“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途径及其效应”的研究工作,经过25年长期的定位研究,在百余年水土流失严重的不毛之地建立了近五千亩多样性的热带人工森林群落样板,初步找到了广东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该项成果在国内属首创,水平是先进的,该项研究成果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一经验是成功的、可以在华南类似地区推广使用”。
由于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治理水土流失工作显著、科研成果累累,自1977年以来,共接待来自世界五大洲、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69个国家的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206人次来站进行访问、考察和办班讲学以及协作搞科研工作。专家们认为:“地球上所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多数地区都是由热带季雨林被破坏后演变为沙漠,唯独中国小良同属这一地区,却人为地把近似沙漠化的不毛之地变成为森林;这项改造大自然的科研成果比较典型,对探索森林与沙漠的相互演变关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
三、抓经验推广 全市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茂名市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经过长期的努力、科学治理,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同时也摸索出一套适合广东沿海侵蚀地植被恢复的成功经验。我们及时抓住小良这个亮点,以点带面,发挥小良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全市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一是发挥小良的幅射和指导作用,带动周边农村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建站以来,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经常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到附近电白的小良、沙院、南海、陈村、旦场、七径等镇示范和推广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和经验,协助各镇培训了1200多名水土保持技术骨干,并组织建立了10个水土流失治理专业队,带动开展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工作,收到明显的效果。据调查,站周围四、五十平方公里内过去因被流沙和黄坭水冲蚀而荒废的1万多亩农田已恢复耕种,亩产稻谷由过去的100多斤提高到1000多斤。电白县过去水土流失严重,总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在小良的幅射和带动下,现在86.7%的面积得到治理。二是建立水土保持专门机构,组织专业队伍。全市先后在各县(市、区)建立了水土保持站,组建了一支274人的水土保持专业队伍,开展重点流失地域治理和小流域治理,总结经验,示范推广治理效果。三是发动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水土流失治理。很多地方采用水土保持与开发生产相结合,实行连片治理,小流域治理;一些县区把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引入水土保持工作,推行专业户承包治理和经营。化州市那务镇天子地过去有崩山78座,水土流失面积2.05平方公里,受害农田1350亩,水土流失严重,300多亩良田变成沙滩。1982年,该镇田心村农民黄国忠承包治理一个崩山,面积20多亩,一定30年,他自筹资金一万多元,造林种果,种养结合,不但有效地治理了崩山烂岭,而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镇有12户农民也先后承包700多亩水土流失严重的崩山群治理和经营,取得较好的效果。
由于我市紧紧抓住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这个亮点,发挥小良示范推广作用和幅射指导作用,从而加快了我市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我市过去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80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受危害的农田26.8万亩,已被荒废的农田8万亩,受害的水库49宗。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我市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据统计,到目前止,全市有水土保持林8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3平方公里,有效地保持了农田22.3万亩,过去已被荒废的8万亩农田恢复了耕种,18万亩遭受黄坭水危害的农田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吨谷市。同时,通过推广小良经验,推动我市水果业的发展。过去,我市的荔枝龙眼一般只种在村头屋边,现在,大规模的发展山头种果,连片发展,目前达到百万亩以上,不但绿了茂名大地,而且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
四、抓资源利用 加强自身建设
茂名市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是一个科级事业单位,市财政每年补贴30多万元,不足部份自筹解决。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在抓好站的水土保持流失治理、科研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本站的水土资源潜力,发展综合经营项目,增加站的收入,加强自身建设。近十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站的土地发展水果种植业,先后种下荔枝、龙眼、杨桃等岭南佳果2100亩,目前已进入收益期。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充分进行地下水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内引外联筹措资金,开发二口矿泉水井,建起了一座年生产能力达630万瓶的名顺矿泉水厂,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远销广西、海南等地。茂名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地处325国道,车辆流量多,我们利用这一个有利条件,通过发动职工集资兴建了一座加油站,并配套建起旅业、餐饮等服务设施,开展对外服务,收入可观,现加油站日销售额达1万多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当今时尚,我们十分注意抓住这一机遇,发挥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旅游精品,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800亩阔叶混交林内完善道路、景点等设施,将各种树木挂上牌子,重新点缀,对外开放,开展绿色生态旅游。由于景点新款,别有特色,成为市民节假休闲的好去处,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该旅游点被列为全国9000多个旅游点之一,被茂名市评为十大旅游景点,还被广东省有关部门列为环境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种经营增加了站的经济收入,促进了站的自身建设。近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近300多万元兴建了办公楼一座,总面积1100平方米,。兴建小型水库一座,总库容40万立方米。同时,逐步改善干部职工的住宅条件,并加强站的环境整治工作,按园林式规划,办公、居住场所铺了草皮、绿化带、花壇等,一年四季、花红叶绿、果实累累、佳木投葱、风景宜人,让干部、职工在优雅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茂名市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经过47年的艰苦创业,一棵树一棵树地种出了被誉为“奇迹”的人工热带雨林,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部的要求和全国其它示范园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和站的实际情况,今后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科研和合作、推广应用,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争取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逐步建立国内、外比较先进水平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下一步,在完善和保护现有三个试验区的基础上,继续筹集资金完善实验中心、科研综合楼和仪器设备的配套建设,为来站工作的专家学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到站开展合作,多出成果。
2、做好水土保持成果的示范推广。拟建设一个水土保持植物物种保护与繁殖中心及种苗基地,实行保护、繁殖、推广一体化,面向市场,推广普及,使水土保持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水土保持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
3、大力普及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利用站现有三个试验区和人工混交林的景观资源,与教育部门联手,组织大、中、小学生到站进行生态教育。同时与旅游部门合作,开展生态休闲旅游。逐步把站建成当地旅游精品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