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何建村主任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0-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干旱少雨,洪旱频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10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8.1%。仅水力侵蚀面积就达11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92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全疆近7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其中有2万平方公里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是我国风蚀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大,在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中,一些不适当的做法,使人为新增加的水土流失面积逐步扩大,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使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也在逐步增加。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监测,不但对于全国、全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分析评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科学合理的利用新疆区内的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我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水土保持法》,依法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我国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国家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十分重视,已将水土保持监测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我区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方面,起步较晚,在水利部的大力关心、指导和支持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已逐步在自治区及各地(州、市)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监测队伍也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各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正在全疆陆续展开。现将新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水土保持监测机构
按照国家水利部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布置、要求,我区共建一个省级监测总站(新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和七个监测分站(伊犁、博州、昌吉州、哈密、巴州、阿克苏、和田),其中巴州检测分站为风蚀综合监测典型站。2002年8月,在新疆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经自治区编委批准成立了新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七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均是在2004年经各地州编委批准成立的,分站机构均设在当地水利局。按照国家《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的要求,2003年经水利部考核批准,监测总站获水土保持甲级监测资质,七个监测分站的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正在申办中。
二、人员配备和技术培训
新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3人,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是水土保持专业2人,林学专业1人、农田水利专业6人,环境工程专业1人,工程地质专业1人。人员学历研究生3人,双学历1人,大学学历7人,目前有10人专职从事水土保持技术工作。7个监测分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为主,专业组成以水利、水土保持专业为主,兼顾有其它专业,有的分站还专门抽调了有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工作。
为了提高监测技术人员的网络系统技术水平,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总站和各分站都积极对技术人员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上岗培训,从2003开始,先后派出总站、各分站的技术人员参加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举办的ERDAS Imagine软件、服务器与网络安全、Oracle数据库和 Region Manager软件的学习和培训工作,2005年6—7月22人参加了全国监测网络建设技术培训。目前,总站已有4人获得水土保持监测甲级上岗资格证书,分站已有7人获得水土保持监测上岗资格证书。
三、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
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支持和关怀下,实施了新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建立起全疆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该网络和信息系统由新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和伊犁、博乐、昌吉、哈密、库尔勒、阿克苏、和田七个分站组成。2004年12月底,监测总站和7个监测分站的网络系统建设的监测设备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新疆监测总站及各监测分站根据水利部的统一要求和安排,都配备了专人负责这些仪器设备和网络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目前各监测站的仪器设备都完好无损,各设备和网络系统已经正常使用。全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全部到位,基本上做到了监测机构、人员、办公场所、配套经费四到位,并且通过了水利部监测中心的初步验收。
四、监测经费的落实
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关于下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管理费与综合监测典型站建设费的通知》,新疆各监测站建设管理费总计为42.75万元,其中监测总站为19.05万元,伊犁、博乐、昌吉、哈密、阿克苏、和田六个监测分站,每站管理费为3.385万元,巴州为3.39万元,综合监测典型站水土流失观测设施及安装费为17.5万元。典型站建设费和各分站管理费全部拨付到位,管理费全部用于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期间的管理费用,如购置办公桌椅、电脑桌椅、监测站人员的培训、机房的简单装修、项目建设期间设备安装调试、检查验收等的费用支出,典型站建设费用已用于典型站建设和购置监测设备。
五、监测站(点)建设和观测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中的综合监测典型站建设任务中,要建设18个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其中新疆建设一个。新疆是全国主要的风力侵蚀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巴州行政区域面积48.2万km2,占全疆总面积的29%,全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博斯腾湖、罗布泊均在巴州境内,且国家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如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项目、油田开发等建设项目,均在巴州境内。该区域风沙危害特征比较明显,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将巴州库尔勒分站定为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综合监测典型站设在巴州水利局希尼尔水库管理区内,目前,典型站建设在内地兄弟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已建成了气象站和监测场地,监测设备已到位,监测工作已开始启动。
全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及监测场地选址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为了做好监测站点的选址和建设工作,监测总站于2003年11月中旬和2004年6月分二次组织全疆七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的领导及技术骨干赴内地考察培训学习,主要参观考察了陕西、甘肃、北京等省巿的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站点建设、网站设备及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等,学习内地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先进经验,研究和部署新疆的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在参观考察了内地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各水土保持监测分站都认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当地的水文、气象及地形情况及水土流失状况做了调查,编制了各监测分站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规划和监测站点实施方案。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及土壤侵蚀类型等统筹考虑各监测小区的布设,较为合理的布设了各监测站点。选择的典型监测点和监测场地交通便利,便于监测工作开展和管理,同时又具有水土流失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昌吉分站的阜康荒漠监测点、奇台生态监测点可以依托现有的科学院和林业系统已有的生态、气象、风蚀观测设施和技术人员,实现数据共享。各监测分站初步选择的监测点达到35个(包括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主要以水蚀、风蚀监测为主。为了开展监测工作,填补新疆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的空白,在没有监测费用的情况下,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的综合治理工程,在每个项目建设中安排8—10万元,在项目区内布设监测站点,进行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目前,已有8个项目建了监测点,有的项目已经可以开展工作了。
六、开展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项目
1、完成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新疆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与水利部监测中心合作,承担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任务。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线长近4000公里,是我国最大、距离最长的输气管道,被称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在新疆境内工程划分为5个标段,穿越3个地州、8个县市,总长945公里。新疆段线路经过地区绝大多数为荒漠戈壁,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施工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在此区域共选择了四个固定观测点和12个临时观测点,进行地面监测。主要是用GPS定位,采取固定样区定点测量、取样、调查等方法,对自然环境、水土流失因子,水土变化强度、程度及其危害,植被状况与恢复特点,工程措施防治效果等进行全面监测,通过多次调查和定期地面观测,至2004年5月,监测计划任务已全部完成,获得了大量监测数据。在数据整编、汇总、分析的基础上,于2004年6月底完成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报表。
2、承担了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新疆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合作,承担了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任务。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是继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之后,又一大的油气田开发工程。在新疆境内工程划分为7个标段,穿越5个县市,总长787.4公里。线路穿越地带都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途经戈壁、荒漠、绿洲、沙漠,项目区主要位于风力侵蚀危害较大的区域,属新疆水土保持“三区”划分中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对此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于2005年5组织新疆监测总站技术人员前往工程建设现场进行了查勘,并就如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和项目业主、工程监理、水利厅水政执法总队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于2005年7月组织甘肃省、新疆监测总站及管道所经各地、市、县的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在乌鲁木齐召开了为期3天的会议,就如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监测点的布设位置、样区的选取,报表格式等都进行了统一,进一步规范了监测报告的编写内容,为下一步开展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计划对其它开发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现已完成了吉林台一级水电站水土保持监测大纲的编制工作。正在和精-伊-霍铁路工程及其它一些电力工程签订协议,即将承担和开展这些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六、数据库建设
按照水利部要求,分别与1999年和2001年完成了全疆第二次和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摸清了我区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利用2002年全国水土流失公告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覆盖全疆的各地(州)市、县等各级水土流失数据库。初步探求水土流失定期快速调查的技术体系和方法,为建立全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全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定期公告奠定了数据基础,也为各地州急需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资料,这些数据资料全部储存在总站数据库中。由于监测网络建设才刚刚建成,监测工作才刚起步,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数据还未收集齐全,因此,全疆水土保持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还停留在2002年的水平和状况。
七、管理制度及监测公告发布
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和“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总站和监测分站都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职责,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总站主要对全疆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负责对全疆监测工作的指导、技术培训;负责汇总和管理全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为上级监测机构定期发布全国水土保持公告提供新疆的监测数据,并负责编制新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负责对所辖区内监测点、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分站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承担国家及自治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监测工作、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负责对全区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监测,并定期发布公告。各监测分站对辖区内的监测站点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监测数据要报送监测总站,并接受总站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目前,全疆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已完成,各监测站点正在逐步建设中,还未开展自然侵蚀状况下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因此,无法对全区的水土流失动态情况发布公告。
按照水利部对水土保持监测公告的要求,已为全国2003年和2004年水土保持监测公告提供了已有的数据和资料,除了水土流失沿用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公布数据外,其它均为最新数据和资料。
八、取得的成效
1、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逐步规范,监测机构陆续建立和完善,为开展监测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随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启动,我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各分站已经成立。各级监测机构配备了人员,购置了必备设备,并在逐步选址建点,开展监测工作。
2、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在我区已经开展。自2003年以来,我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先后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和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项目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在水利部监测中心的指导下,主要利用“3S”技术,用GPS定位,监测样区和监测点布设,采用地面观测法,进行地面监测。在进行数据整编、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监测报告。通过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监测,使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今后从事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九、存在问题
1、经费紧缺。新疆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刚刚起步,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各监测站点的选址和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监测工作和自然条件状况下的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都尚未开展,虽已选了一些监测点,制定了地面常规监测的计划,但因缺少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各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无法开展起来。
2、监测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域广阔,经济相对内地省市较为落后,水土流失又是全国最严重的省区之一。由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新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大量的监测技术人员从事这项工作,目前,各监测分站只有3—4名技术人员,监测范围大,覆盖面广,监测站点多,监测的技术力量和专业技术水平都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因此,监测技术还需不断的探索,监测技术人员还需不断的充实,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还需不断的提高。
3、监测人员的编制、待遇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
目前,各监测分站机构设置已健全,平均每个分站有3-4人从事监测工作,由于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为新成立的单位,虽然人员已落实,但因为各单位的人员编制有限,所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人员都身兼数职,专门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人员极少,加之自治区各级政府财政困难和专项经费难以落实,对于工作人员的有关待遇无法兑现,致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得不到全面展开。
十、2006年工作思路
1、抓紧各分站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监测场地建设
2005年新疆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重点是要抓紧各分站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监测场地的建设工作,科学合理的布设好站点,力争2006年开始正式地面监测预报工作,系统地采集数据和积累资料,建立起全疆的水土流失动态数据库、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数据库、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数据库等,为水土保持管理、行政决策、预测预报和发布水土保持公告奠定数据基础。
2、通过设立监测点与监测设施,定点定位地对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效果进行实地观测。
尽快掌握全疆各地区不同侵蚀类型的水土流失特点和规律,尽量用定量的数据反映水土流失程度和不同防治措施取得的效果,做到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定点定位的观测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的规律研究、预测预报模型开发、小流域规划设计、水土流失量的计算等。建立适应不同区或的、不同侵蚀类型的较为完整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型体系,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
3、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将全面展开。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区新疆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完成,为今后开展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积累了经验,特别是大型的建设性线型项目的监测。因西部大开发,近几年新疆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较多,如刚开工的铁路精伊霍线工程、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哈萨克斯坦-中国输油管道工程(阿拉山口到独山子)等,我们计划展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4、建立健全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运行制度,建立一支监测预报技术队伍。
建成覆盖全疆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立健全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运行制度,在引进内地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水土流失数据采集、信息管理、设施设备通用条件等标准,特别是在以风力侵蚀为主的新疆,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国内风蚀监测经验,更需要我们探索适应新疆的水土流失数据采集、信息管理、设施设备等标准,根据当地实际,编制针对性强的、适合风蚀的具体技术规定。通过完善的水土保持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形成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发布体系。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监测预报队伍。通过系统培训、岗位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一支熟悉业务、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以适应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
5、抓紧新疆水土保持监测分站资质申报工作。
全疆几个分站尚未获得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质,明年我们将抓紧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各分站均能获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质,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水土保持监测任务。
我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才刚刚起步,监测总站和各分站也刚刚成立,缺少经费、没有经验,设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各方面的监测工作都刚启步,距国家和新疆的经济建设工作对我们新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要求相差较远,今后我们积极努力工作,尽快使新疆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走上正规,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