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李传刚处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0-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幅员面积18.59万km2,总人口6000万人。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人为破坏,湖北省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根据1999年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土壤侵蚀情况的成果,水土流失面积6.08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7%。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2.1亿吨。全省现有坡耕地40万公顷,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局部地区重力侵蚀发展也较明显,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生态失衡,每年流失的表土,按土层厚30厘米计,相当于流失了5公顷耕作层,每年被地表径流带走的有机质达273万吨;泥沙淤积江河湖库,导致湖泊萎缩减少,调洪泄洪能力下降,水利工程功能衰退,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着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
  我省水土保持监测作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水利部、长江委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机构建设、资金争取、技术培训、网络建设、业务开展、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均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99年我省运用遥感监测技术,首次查清了全省水土流失的范围、类型、面积和强度等方面情况,数据翔实可靠,为全省水土保持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2001年,我省首次参加全国水土保持“3S”技术大赛,获得了一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03和2004年,我省分别完成并向部监测中心提供了当年度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公报(湖北部分),上报了全省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及效益监测情况、水土保持重大事件等。今年9月,我们多方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全面启动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
  一、统一思想认识,狠抓机构队伍建设
  监测工作要高效顺利开展,机构是基础、人员是保障、培训是手段,只有三者兼备,相辅相承,才能确保该项事业快速向前推进。为加强此项工作,我省通过多次会议动员、文件要求、通报督促、资金刺激等形式,要求各地狠抓紧机构建设,积极开展监测技术培训。
  (一)多方面积极争取,落实监测机构
  为保证水保监测工作能正常有序地开展,成立机构首当其重,我们对内、对外积极汇报,广泛宣传,以取得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和理解。 2002年7月,经多方努力,由省编委正式批复成立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为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10人。同时,为了保证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能平衡发展,齐步前进,我们首先采取多次会议、通报、检查交流等形式,督促市、县级水利部门成立水保监测机构,对机构健全工作开展的好的地区大力宣传表彰,反之则通报督促,确保落实到位。其次通过重点扶持机构健全的市、县,为其安排专项经费,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促进各级监测机构建设。目前,全省已有13个市州由编委批准成立了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并以文件形式确定了83名水土保持监测专职人员编制。目前所有人员均已定编上岗,正式投入了业务工作。
  (二)多专业吸纳招聘,配备监测人才
  监测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工作内容枯燥,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期限长久的事业,因此要求有技术、懂专业、肯吃苦、敬业精神强的人员来充实这支队伍。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率先垂范,于中心成立后,通过水利厅内部调剂、公开招聘等方式,严格把关,坚持任人惟贤,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学大等高校和基层水利单位,多渠道引进了8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省监测中心队伍,专业涉及水土保持、水利、农业、计算机等,真正为满足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提供了人员保障。上行下效,我省各地水利部门,如宜昌、孝感等地为保证本地监测业务顺利开展,近年来也引进了一批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加强技术力量。据统计,全省现有水土保持监测人员8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78%。
  (三)多形式学习培训,掌握监测新科技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除了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参与外,还须依托高新科学技术,因此技术培训必不可少。我省通过调查摸底,先后委托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针对性地开展了7期培训班,分别开设“3S”技术、水保现代化管理、计算机操作、遥感监测信息系统运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班,受训人员达400多人(次)。自1998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各级监测机构及其人员及时参加各种全国性的水土保持监测知识培训,先后有60多人次赴北京、西安、北戴河等地,对水土保持监测、遥感等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通过以上途径,我省培训了一批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业务骨干,为水保队伍现代化储备了力量。
  二、服务生产实践,狠抓监测业务建设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和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统一指导和带动下,我省主要开展了对开发建设项目和重点治理工程的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了监测服务于领导决策、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于生态治理的目标。据统计,全省近年来共开展了对24个开发建设项目和重点治理工程的监测工作。
  (一)积极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监测业务要开展,经费须先“行”。为保证全省水保监测工作正常运作,我们在落实工作经费狠下功夫。多次宣传、多方汇报、多方面求得支持。1998年在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向省政府写出要求解决经费的专题请示,经过层层申报,不懈努力,分管农业、财经的副省长批准落实水保监测经费21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侵蚀第二次、第三次土壤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市州监测分站共有7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3个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为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各地都千方百计解决资金不足,武汉市、鄂州市等地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中适当拿出资金予以弥补。咸宁市采取水保监测站与水利设计院强强联合的方式,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互相促进,确保单位正常运行。
  (二)狠抓开发建设项目监测,竭诚为生产建设服务
  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作为全省监测工作的主要业务指导、管理单位,重点抓了对高速公路、铁路、电厂等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从抓“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省级开展了对大别山电厂、襄荆高速公路、武九铁路扩容等四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襄荆高速公路已通过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省监测中心已按要求向开发建设单位提交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对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我们是按季度提交监测报告,真正做好为开发建设项目服务工作。在省监测中心带动下,各地市也对辖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开展了监测工作。恩施州水土保持监测站于2003年9月,在宣恩洞坪水电枢纽工程建立了第一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点,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坡面径流小区一组、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一个(设置桩钉20个)、简易侵蚀沟样方2处,已经完成取样多次,实地调查3次,基本上掌握了洞坪工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并形成了2004年年度监测报告。目前该站正对水布垭电站、田寨河电站、小河电站、大龙潭电站等13个开发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共设置坡面径流观测小区3组(其中正在建设1组),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8个(共设置监测桩90个),简易侵蚀沟样方5处,现华新水泥厂、车坝河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已完成监测任务并编制了监测报告,有待组织水保工程竣工验收。据统计,全省已经和正在对15个开发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三)开展重点工程监测,努力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要检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否得当,水土保持效益是否明显,水土保持监测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重点抓了对“长治”工程等重点治理项目的监测工作,我省“长治”七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将进入实施阶段。各地县也积极行动,对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国债项目等重点工程开展了监测。黄冈市在石桥铺流域先后开展了两个大河断面的观测,设置了十几处径流场和几十个观测小区,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已收集到一些有价值的观测资料。秭归县在茅坪镇张家冲小流域新建水土保持试验站,主要开展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规律试验研究,为同类区域提供治理新方法和三峡坝区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减少泥沙淤积,保护坝区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该县还承担了由原国家科委下达的“三峡库区紫色岩坡地改良与利用研究及示范”及“经济林(柑桔)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研究”、“刺槐枝梢综合效益研究”等课题研究;与中科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委下达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东部典型区坡地改良与利用研究”、“三峡库区坡地植被研究”课题,近期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人类活动对长江水质的影响研究”课题,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作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大悟、神农架、红安、通城等四县积极与高校联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修复区植被的恢复程度、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开展了监测,目前已有了初步的监测成果,准备经进一步整理和完善后上报水利部。
  三、提高科技水平,狠抓监测网络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要发展,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管理是关键,是总的发展方向。
  (一)全力打造信息管理平台。今年以来,我省委托武汉市中商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成了湖北水土保持网站,使湖北水土保持在互联网上“安了家”,在互联网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网站内容丰富,包含了“监督管理、水保监测、水保科技、政策法规、数据中心、专题报道、咨询评估、水保动态”等八大项内容,我省水土保持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尤其是 “水保监测”和“数据中心”两大内容的不断充实完善,标志着湖北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
  (二)认真落实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任务。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给我省监测网络建设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省水保监测中心及相关地市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要求,切实做好了工程建设的所有前期工作,将 “机构、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监测场地、监测点” 等六个到位真正落到实处。目前,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中设备已全部到位,正式投入使用。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正常发挥作用,各建设单位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设备管理,实现设备管理专人负责制;二是规范使用制度,实现执证上岗熟练操作;三是加强数据分类整理,实现监测管理数字化;四是强化培训制度,实现监测技术与时俱进。
  (三)全面启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002年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委托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通过了省计委主持的专家组评审。2003年2月17日,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2994.36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投资1750.57万元。目前该项目已被湖北省发改委审查批准,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2005年8月召开了工程招标开标会,通过公开竞标,科技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华中科技大学以1266万元的报价中标。9月9日,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正式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合同,至此,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启动。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聘请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监测中心为本工程的监理,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理。此外,我中心还召集了全省地市州水保科和监测分站负责人会议,专门对全省水保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该项工程的实施,必将为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全面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投入有限,地方财政困难,加之全省水保监测工作刚刚起步,机构、工作场所、设备均落实不久,目前运行管理资金仍有不足。各地市通过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途径目前虽能解决燃眉之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第二,监测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由于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尚未完成等多方原因,各地对开发建设项目、重点水保工程、重点地区和面上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还未全面展开,全省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数据库还未建成。
  (二)今后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产,按照上级要求,近期,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点主要有如下6个方面:
    1、认真做好全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我们将按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的要求,拟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全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的编制,并请有关专家评审和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2、抓紧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将工程分为一、二期工程进行,其中一期工程将于2005-2006年建成,主要完成省监测中心和武汉、恩施、宜昌、黄冈、襄樊、十堰、孝感、鄂州、荆门、咸宁10个分站建设。在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于2007-2008年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完成黄石、随州、荆州、神农架等4市(区)监测分站和88个监测点、2个现代化监测点建设。工程建成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而准确地收集并处理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数据库的更新,可以反映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
  3、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一是对三峡库区、大别山南麓、丹江库区、汉江流域等重点地区开展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并适时公告。二是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重点抓好对高速公路、铁路、水电站、大中型水库整险加固等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及时组织指导开发建设项目所涉及市州水土保持监测分站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掌握工程建设动态,主动上门服务,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并要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三是积极开展“长治”七期工程的监测。按照经专家评审通过和已批复的“长治”七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认真组织指导有关有关市州监测分站和监测点进行全面、同步的监测,以期在工程建设期末提出监测成果,准确评价工程建设效果和投资效益。
   4、狠抓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定期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水利水保部门报告。报告制度包括重点监测和典型监测的年度报告,省、市、县定期公告制度,专项监测与调查报告制度等。市级分站地监测成果应报省监测中心审核,省级监测成果还要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审核,并定期公告。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其效益等
  5、狠抓技术培训、推广与合作。一是抓好各级特别是基层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保障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争取在2年内对各级监测人员全面轮训一次,确保上岗监测人员能熟练掌握监测技术。我中心还委托华中农业大学今年内完成编写一本《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手册》,以提高全省监测人员的工作水平。二是要大力推广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三是要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有关行业的交流和协作,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6、切实抓好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一是切实加强监测数据的整(汇)编工作,抢救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二是积极组织探索和研究建立不同尺度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效益等的预测模型,为实现水土保持定量化预报奠定基础。三是抓紧做好全省水土保持本底数据库的建设、更新与管理,适时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全社会公告全省水土流失状况。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力争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办公条件改善、经费争取、监测场地开发、监测点建设和监测工作开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全面推进湖北水土保持监测事业。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