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动态

水利部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救了兴国,富了百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1-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南方红壤区江西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南方红壤区江西考察组,于8月20日至22日对兴国县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听汇报、现场考察、农户调查和座谈讨论等活动,发现兴国县在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的艰苦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很值得南方水土流失区借鉴。但也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安全脆弱等问题,不容乐观。现将考察获得的第一印象及相关资料,经初步整理报告如下:
1、兴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前后的变化
1.1 重点治理前
江西兴国县是革命老区,著名的苏区模范县。曾为共和国培育出54名开国将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安全牺牲23179位知道姓名的烈士,人民共和国将星璀璨与烈士居多的将军县。同时,又是水土流失与生态崩溃严重的受害县。
据调查,1980年该到有水土流失面积1899.07km2,占县域面积3215Km2的59%,占山地面积2240km2的84.8%。在水土流失面积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达669.33km2,占流失面积的35.2%。年均流失泥沙量1106万吨,被带走的有机质和N、P、K养分达55.22万吨,远远超出当年的施肥量。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全县大小河流普遍淤高1m以上,有的地段高出田面近2m,成了地上悬河。在16533hm2的水田中,有5334hm2成了“落河田”,常年遭受水害。另有15267hm2耕地变为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当时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山地植被覆盖度只有28.8%,强度以上流失山头的植被不足10%,只有一些稀疏的老头松,10年树龄不足1m高。绝大部分山地表现为沟壑纵横,基岩裸露。夏季实测地表高温为75.6℃,极端气温超出40℃。在2240km2的山地上,活立木蓄积量仅有51万m3。有人描述兴国当年的生态是:“天空无鸟,山上无树,地面无皮,河里无水,田中无肥,灶前无柴,缸里无米”的“江南沙漠”。曾有专家发出呼吁:兴国不治要“亡国”。
在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安全处于崩溃边沿的情况下,兴国县的老百姓燃料、木料、肥料、油料俱缺,农田低产,副业无门,总之就一个字“穷”,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当年在52.8万农民中间,就有32万人严重缺柴,被迫跨出‘兴国’大门,自带“被席米菜”前往泰和县境砍柴,因为自家山上已经是光溜溜的,出现了越砍越光、越光越砍的恶性循环。塘背小流域境内曾有13户农民举家迁往永丰、泰和县谋生,直至九十年代后期才返迁回来。水不仅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1980年芦溪小流域出现连续20多天的伏秋大旱,晚稻无法栽种,全村各户四更早起前往几里之外的南坑去排队挑饮水。据资料统计,兴国县自1952年至1979年28年间,发生水旱灾害58次,灾害频率达2.07次/年。龙口乡的农民曾编唱过一首“山上无鸟叫,河里无鱼虾,三天无雨田裂缝,一场暴雨沙满丘”的顺口溜,生动地叙说着当年深受生态崩溃水土流失之苦的情景。
总之,重点治理前的兴国县,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失调,气候异常,生物受迫,河流淤塞,水体污染,旱涝频繁,肥力低下,严重影响人居安全。
1.2 重点治理后
1980年兴国开始进入水土流失规模治理,1983年列入“全国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集中治理,至2005年已坚持了23年。在这期间,共投入治理资金31333.76万元。其中,中央扶助专款2437.69万元,地方匹配投入1337.68万元,群众投资和投劳折款27558.39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3452.86万m3,投劳5614.11万个工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0.66km2,其中有效保存面积1141.7km2,有效保存率为70.4%。获得了显著的基础、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尚可。有48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其中塘背等5条小流域由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兴国县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水土保持先进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0年的1899.07km2降至2005年的758.37Km2,下降60.07%,平均每年下降50平方公里;山地植被覆盖度上升了43.4%;年泥沙流失量下降了67.6%;河床普遍降低0.4m,有林地面积净增5.4倍,土地产出率增长54.2%;县财政年收入由1980年的763万元增至现在的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1元增至2225元。
但从生态安全的理念来审视,兴国的生态环境依然很脆弱,主要表现在:1)仍有758.37Km2水土流失未作治理;2)已治理的1141.7Km2面积,侵蚀等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减轻,只有降等效能,未未完全恢复到微度侵蚀的稳固程度,其中约700km2为马尾松纯林,易遭受周期性的松毛虫危害,马尾松也进一步使土壤更酸,不利于土地生产力的恢复,仍需改造重建针阔叶混交林;3)全县有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崩岗3235个,崩塌面积1300.6 hm2,需防治面积达2901.2hm2。4)已治面积中的不少山头是处在有树不成林,有林不成材,林下无覆盖,水土流失依然存在,即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空中绿化现象很普遍。5)河床虽在下降,但仍无法通航。从现实情况看,以上问题因县财力及其有限,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需要国家和省里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2、防治经验
在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为了治理穷山恶水,消除生态安全隐患,建设美好家园,兴国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的带领下,想了不少办法,采取了各种措施,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积累了许多经验。根据本次科考,可归纳为行政管理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2.1 行政管理方面
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制度和队伍建设等,主要的作法如下:
1)强化意识抓宣传。为了使所有干部、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来,兴国一直坚持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板报、宣传车等各种形式深入乡村、圩镇、工地,面向领导、群众、企业、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普及法律、水保知识、流失危害、先进典型,造就治理水土流失重建生态植被的良好氛围。与众不同的有,将每年九月定为水土保持宣传月;每年召开一次有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水保表彰大会;组织一支水保山歌演唱队,深入村组现编现演本村的好人好事。上下结合,教育鼓动效果甚佳,使全民水保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上下一条心,全民办水保的热潮。
2)领导带头抓干部。县委着重抓了干部队伍中的思想统一。先后提出了“不抓水保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抓不好水保的班子不是好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把山当成田来做”等富有特色的口号。在措施上,规定每个干部职工拿出年工资的1%用于治理水土流失;逐级签订治理责任状,将治理任务列入政绩目标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权。当年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二年未完成任务的撤职或降级;机关干部每人每年参加10天以上的治理劳动,春节提前五天放假回家种树。明确要求各级班子的治理点要挂牌上报,领导要亲自带头参加治理,限期达标。从叶发有同志起,历任的县委书记、县长卸任移交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水土保持,这是兴国连续6任班子能连续不断地抓好水土保持的秘诀。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从水保乡镇培养选拔出25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并交流到赣州各县市,把水土保持工作带动起来。同时也撤换了5名不称职的干部。
3)完善体制抓队伍。为了从体制上确保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进行,从1980年起组建了由县长兼任的兴国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县乡村三级封禁管护指挥部。1992年又将原“水土保持办公室”改为行政一级局,赋予行政执法职能,并内设水土保持监察股和水保监督执法大队。在全县各乡镇设立26个水土保持管理服务站。属县水保局派出机构,各乡镇组建有专职封禁管护队。更具特色的是将农村能源办划归水土保持局领导,这是全国唯一的将流失治理与解决农村能源统一起来的一个县,这样更加完善了体制功能。在完善体制的同时,加强了队伍建设。如全县从事水土保持事业的队伍有112人,县水保局有高工5名,工程师8名,水保技师5人,在江西乃至全国水保技术力量最强的一个县。另有专职管护员361人,兼职管护员3709名,还有一支250人的沼气建筑技工队伍。不仅满足本县建池技术力量,还经常派出技工,前往山东、安徽、贵州、广东等省及本省各县传授沼气池建筑技术。
4)灵活政策抓管理。为了规范和激励人民群众对防治水土流失和重建植被的积极性,集社会力量为水土保持服务,兴国县在抓好干部,理顺体制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带扶助性质的鼓励政策。例如:将山林承包期定为60年不变;“谁山归谁治,谁治归谁管,谁管归谁有”;“当年不治征收治理费,三年不治吊销责任山”;“谁开发、谁受益,经营权允许继承和有偿转让”;“自主开发治理,自有稳定收入起,免征五年农林特产税”;“山地入股或租赁他人开发,自有收入之年起,每年以实物量的6%作为租金或红利”;“凡开发治理100亩以上荒山者,优先安排贴息贷款并颁发荣誉证书”;“农户建一沼气池,免征土地补偿费,无偿划拨30m2土地”等政策。较好地解决了有山无力治,有钱无山治的矛盾。依据法律,县人大制订了“水土保持暂行规定”和“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县政府先后发布了水土保持一、二、三号令,各乡镇据此由村民大会通过,订立了封禁管护公约。
通过以上措施和政策,全县群众不仅改变了“要我治”的思想观念,逐步意识到水土保持是发展兴国经济、保障人居安全的唯一出路,是治理江河、防灾抗灾的治本之策,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富民小康工程。
2.2 依靠科技,提高治理效益
兴国县在23年来的治理过程中,在科技方面也有独创,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其具体经验,暂归纳为如下四方面: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村组为作战单位的技术路线。兴国县地处江西中南部,行政上隶属赣州市。总面积为3215Km2,均属赣江二级支流。境内有平江、梅江、良口河、云亭河、孤江五条水系。其中,平江流域范围占80%左右。1980年安排治理时,依据农业资源与水土保持区划的分区全面开花,结果收效不大并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1983年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后,依据地貌、岩性和集水情况,将全县划分为61条小流域,后改划为72条小流域。按小流域进行规划,分期分批安排集中连片治理开发,获得成功。第一期(1983—1992年)开工治理31条小流域,有24条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成功率为77.4%;二期一阶段(1993—1997年)规划治理26条,有16条达到国家一级验收标准,成功率为61.5%;二期二阶段(1998—2002年)开工治理8条小流域,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成功率为100%。23年来开工治理总数为72条小流域,达标总数为48条小流域,平均成功率为73.8%。为此可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是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必须坚持的技术路线。
2)因地制宜创立治理模式。兴国县在开展水土流失保障生态安全的过程中,依据科学实验和治理实践,先后创立了五种有效的防治模式如下:
模式1:对花岗岩等轻度流失区,以封禁自然修复为主,另加飞播或人工撒播马尾松,禁止人畜上山践踏破坏,让其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好环境,实现自然修复。这是一种工省效宏的好模式。
模式2:对花岗岩、红砂岩中度流失区,以人工补植为主,另加飞播和见缝插针补工程。树种以阔叶树和豆科灌木等乡土树种为宜。这种模式不仅可加速中度流失区重建植被的速度,对改变林相实现多层植被覆盖和改良土质的作用也是明显的。
模式3:对花岗岩、红砂岩强度以上流失区,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草灌乔结合,防治并重,集中连片,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区域规模治理。坡面工程以竹节水平沟为主,配合修筑水平台地或反坡梯田、条带。植物宜密以条带式间种为好。这一模式的理念是以工程拦沙蓄水改善植物立地条件为基础,以植物护工程保安全为核心,是治理花岗岩等强度以上流失区的好模式。
模式4:对紫色页岩强度以上流失区,以爆破修梯田开发农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形式进行治理。包括紫色沙页岩流失低丘岗地亦可采取此模式。修成梯田后,地埂应配置多年生草本植物加以固定和保护。此法治理需工本费每亩3000元左右,成本虽高,但可将流失危害严重的劣地改造成永续利用的农耕地,来弥补农耕地的不足,是一劳永逸的好事。
模式5:“猪—沼—果”生态综合型治理模式。以农户为主,建立生态庭院式经济的良性循环,有着广泛前景的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是六个一。一户农户、养一栏猪、建一个沼气池、种一园果、栽一棚菜、养一塘鱼。利用循环机制,在果园套种青饲料养猪,用猪、人粪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饲养猪、鱼,沼渣肥果蔬,沼气点灯做饭,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在治理荒山荒坡的同时,既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又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除以上五种成型的治理模式外,兴国县在利用流失山地建果园方面,也有其独特性。即按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下养猪建池的布局进行开发利用和治理。在措施上按三大一篓(大穴、大肥、大苗、营养篓)促三保(保水、保肥、肥土)的技术进行设计,来达到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园要求。在坡面工程的选择及设计方面,创造了拦沙蓄水功能极高的竹节水平沟,并将抗旱性弱的阔叶树改在水平沟内种植的技术。这一创举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将径流分散,提高了工程的牢固性。同时,改善了植物的立地环境,提高了成活率,不仅简便易行,效果也甚佳。
3)科学实验 立求创新。兴国县先后设立了“水土保持站”、“试验观测管理站”、“综合利用示范场”等科研场所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同时,还积极邀请国家科研单位来兴国开展协作研究,比如: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协作完成“兴国县水土流失动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长冈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动态模拟研究”;与省科委、省水保所协作完成“紫色页岩侵蚀区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与市沼办协作开展“沼气池型改进及利用的研究”,与日本京都大学等高校协作开展“森林恢复土地生产力的观测与流失治理后植被恢复期的径流泥沙变化观测”等。早在1983年前,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主持下,完成了“兴国县农业资源与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因此,兴国县的科技工作有较好基础和较完备的资料,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4) 更新观念 开拓前进。兴国县自2003年后,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将山区水土保持引伸到城镇,并细划为工矿水保、交通道路水保、江河水土保持。对城镇、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加强了“三同时”的监督核查。目前,他们又在进行大示范区的规划,将全县划分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和水源保护区。在综合治理项目区内设立71hm2的水保科技示范园。将试验观测与科教示范结合在一起,一并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在生态旅游观光区,着重优化生态环境,将人文景观用生态加以点缀,使之更具有观赏性、游玩性。以便提高游人的乐趣和健康,同时也展示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和效能,达到必要的宣传效应。
3、治理成本分析
兴国县是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保障生态安全较早的一个县,可作为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治理成本分析的一个典型区域。
兴国县自1983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区起至2002年分三个阶段完成两期重点治理工程。从1983—2000年的治理成本平均为20.88万元/ Km2,其中,国家投入成本为1.55万元/ Km2,占总投入的7.4%。当然,每个年度的治理成本不同,呈逐步上升趋势,主要是物价(含劳力)上涨和经济果木林的成本较高。
塘背、崇贤、西江三条代表小流域,单位面积治理造价分别为17.13万元/ Km2、28.72万元/ Km2、46.76万元/ Km2。从相同措施的成本看,后期成本为前期成本的2.3—2.5倍。不同措施的成本也不相同,经济果木林的单位面积造价为水保林单位面积造价的3.6—3.8倍。
兴国目前仍有水土流失面积758.37 Km2,其中:轻度257.61 Km2,中度221.44 Km2,强度171.51 Km2,极强度78.87 Km2,剧烈28.94 Km2。如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需治理资金23585.3万元。目前兴国县的财政收入为1.3亿元/年,除负担23179名烈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的抚恤费和生活补贴外,只能低水平地维持人头经费,无自力更生能力去治理水土流失。虽然近几年招商引资,使城镇环境有所改善,但GPD值和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赣州市的1/4。所以,兴国县仍属于江西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帮助兴国走出困境,江西省政府已将兴国财政收归省管,根据上述情况,建议国家应考虑加大扶持兴国革命老区,把危害了兴国人民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好,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
4、兴国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趋势
兴国县的水土流失,据县志载始于清同治年间。1920年后愈演愈烈,但无确切的统计数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1964年起,对兴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原因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1980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持兴国农业资源与水土保持区划时,对全县的水土流失状况开展过实地调查。后来,在水利部和农业部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兴国县水土保持局一起,用遥感方法分别完成了兴国县1958、1975、1982、1986、1992、1996、2000年共7个年度的水土流失调查。结果表明:兴国县水土流失的变化,以1980年为分界点。建国后至1980年前一直居高不下,徘徊在2000 Km2左右,1975年为最高,达2111.83 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3。1980年以后,开展综合治理,情况大为改观,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140.7 Km2,平均每年减少50多 Km2。当然,随着治理的难度增加,“治愈”的速度将会放慢,根据兴国县的中短期规划,预计到2010年流失面积可降至520 Km2左右,此后的二、三十年间,将进入最后治理的攻坚阶段。
总之,水利部在江西省兴国县启动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富了兴国人民,给革命老区带去了新的希望,这是科考组专家体会最深的。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