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动态

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的方法与经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12-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南方红壤区福建组)
 
 
2005年10月16日至17日,中国水土流失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南方红壤区福建组到达了福建长汀县。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与江西省瑞金县交界,全县总土地面积3097.26km2,这里的水土流失历来十分严重,早在1940年国民党政府就在长汀县河田镇建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汀县水土流失历史之久、面积之大、程度之剧,居于全省之首,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长汀期间,科考组以野外典型考察、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全面了解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现状和变化趋势。野外主要考察了县水土保持科教园、李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银杏基地、朱溪河小流域草灌乔治理示范地、罗地草山低产林改造示范点、河西小流域植被修复治理示范点、茶园坡改梯治理示范点、侵蚀劣地引种类芦治理示范点、水土流失区开发性治理种植杨梅河板栗等种果专业户,此外还考察了县水土保持试验站河小流域卡口观测站。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科考组一行20多人,与县乡镇村干部和治理大户进行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长汀县人民政府钟副县长和县水土保持局局长钟柄林分别作了题为:“奋力拼搏治理水土流失,铁心攻坚建设秀美长汀”和“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汇报”,然后全国劳模、全国治理“四荒示范户”赖木生、以及马雪梅等水土流失治理大户谈了开发种果经验、体会和建议。最后水土保持司原司长郭廷辅教高、福建省水土保持办杨学震主任、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梁音博士等考察组专家对长汀县水土保持发表了各自看法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政策方面,政府扶持、集中财力、重点治理是取得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成功的关键。长汀县是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县,2000年起,省委省政府把“开展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投入1000万元,连续10年时间解决长汀县水土流失问题。今年已经是重点治理的第6年,纵观治理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已经明显得到好转。2000年起,六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3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面积273平方公里,有七个乡镇88个村3.65万户16.5万人得到实惠,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目前还有704 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
2、在管理方面,长汀县在县乡镇都成立了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解决水土保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其次,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方式宣传水土保持。第三,实行谁治理谁受益政策,山林经营权一定30年不变,每亩年租赁金28元。实行资金扶持政策,在水土流失区种果,每亩给予种苗和肥料补助300元。鼓励干群投身治理水土流失。第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3、在治理方面,长汀县探索出了一条适宜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封禁治理,低效林“老头松”改造,以草先行、草灌乔结合的生物治理模式,草木沼果开发性治理模式。采取大面积生态自我修复与小面积综合治理相结合,禁烧柴草与解决群众燃料相结合等是南方治理水土流失成功的新路子。尤其是草木沼果模式,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是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值得大力推广。
 
 
科考组考察花岗岩区快速恢复治理
 
 
2001年4月长汀桐坝大坑边治理前强度流失景观
 
 
2004年5月长汀桐坝大坑边治理后的生态恢复景观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