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经验

绿色丰碑——福建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纪实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8-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福州8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 卓培荣 马昌豹)
 
福建省闻名中外的长汀河田、策武一带极强度水土流失区,经过近20年的综合治理后彻底变了样。如今,这片濯濯童山变成了翻浪的绿海,泉水潺潺,小鸟啁啾不绝。
“闪着红色沙砾的不毛之地”
“河田”原名“柳村”。大约二三百年前,这里连续发生多次森林大砍伐和火灾,再加上后来烧柴、战乱,丘陵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河床抬高,“河” 与“田”连成一片,后人遂称之为“河田”。
根据1983年的普查,河田水土流失面积达23.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3%,其中强度、极强度占58.93%,70年代末被称为“火焰山”。山头平均每年下蚀2厘米,径流水区坡面侵蚀平均为每年每平方公里8580吨。河田的土壤侵蚀类型细沟、浅沟、切沟及崩塌、崩岗应有尽有,当年所见,沟壑纵横、基岩裸露、崩山溃河,满目疮痍。
水土流失造成严重的危害。河田地区水旱灾害频繁,水不能蓄,旱不能抗,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水冲沙压,大片良田沙化,土壤异常贫瘠。河道淤塞航道破坏,河床高出田面1米以上,成为地上悬河。木料、燃料、饲料和肥料俱缺,尤以缺柴对群众生活影响最大,乱砍滥伐又加剧了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制约了河田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民谣有“长汀哪儿苦,河田加策武”, “头顶大日头,脚踩砂孤头,三餐番薯头”,简直就是一幅沙漠苦行僧的写意画。
综合治理使河田山变绿
1979年,河田公社党委作出对河田封山育林禁铲山皮的规定。此后,河田的水土治理逐年开展起来。1986年,水利部将河田列为南方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1992年,这里的水土保持工作从河田镇扩大到八个乡镇,煤炭补贴从30万元增加到80万元。1999年,福建开始统筹规划,把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拉开了新一轮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
长汀县委、县政府不负重托,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从创新思维方式、领导方式、治理方式、项目管理方式入手,治理步伐规模推进。
牵住“牛鼻子”严格封禁。由政府补贴,改烧柴为烧煤,对所有山场、基地和村旁、道旁的第一重山实行全封山。乡乡有专业护林队,村村设专职护林员,他们在万亩山林中巡逻,进村入户查灶头,从源头上引导农民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大胆尝试引进市场经济机制,采取拍卖、租赁、以户承包、联产承包等方式,建立山林权流转制度,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并且进行资金支持,种苗肥料补助,税费减免,基础设施由政府实施并免费提交业主使用。新机制吸引着各种开发主体参与进来,农民、专业大户、机关干部、外地开发公司等纷纷参与承包租赁,涌现了赖木生、马雪梅、黄金养等先进典型。
用科技方法指导水土治理。当地农民在园面、台埂和道路边坡,沿等高线按一定距离种植百喜草、胡枝子、杨梅、宽叶雀稗等;为层层拦截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含量,采用品字型挖水平沟。在罗地、窑下等地,施肥改造马尾松等“老头松”。“草牧沼”、“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其他措施相应跟上。在流失区修建谷坊、蓄水塘坝等工程,在果园内修建防洪沟,实现蓄水保土,防止沙土冲入河流农田。查封了非法占用林地采稀土造成水土流失的45家采矿点。
“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
如今,走进占地1818亩的河田世纪生态林,连片的常青树,掩映着美丽的花草,阵阵花香瓜香沁人心肺。
近年来,朱溪河曾多次降临白鹭,在这里觅食、嬉戏,这是几十年来罕见的现象。罗地村有山地5000亩、耕地1000亩,过去只能种双季稻,现在可以种三季稻。今年入春以来闽南、闽西旱情相当严重,但河田镇旱情并不严重。
据长汀县水土保持局测算,今年河田水土流失区地表最高气温只有摄氏58度,而1983年是摄氏76度;现在年降雨量在100-200毫米时,水土流失仍较少,从以前每平方公里4000多吨降到现在1500吨,最少的100吨,部分地方基本不流失;极强度流失区从80万亩减至30万亩。
农户俞步庆承包325亩荒山,种植果树10万株,年收入达10多万元;厦门树王银杏有限公司在这里的南坑基地种植2000亩银杏产量更高。在板栗基地,专业大户马雪梅种植的430亩板栗长势喜人,并在山上建起蓄水池,套种花生、小米椒、地瓜、印尼绿豆等经济作物,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
经过1983年以来近20年的治理,河田山头由红变绿,4个乡镇45个村9万人受益。1989年全国南方小流域治理现场会在长汀召开,与会人员对山上野兔蹦跳、彩蝶飞舞、鸟叫枝头和一垅垅的山间稻田,无不交口称赞。
“数十年后,溪岸砂丘,将无限制地扩展,河田市场,恐怕也将随着楼兰而变成了废墟。昔日万株垂柳遍地翠竹的胜地,只有在黄砂落日之中,一供行人凭吊了。”这是1940年国民党政府“福建研究院”河田水土保持资料中一段对未来预测的文字,然而现在,我们没有看到废墟的凄惨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无限生机。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