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水利局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11-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服务南京“人文绿都”建设
南京市水利局
南京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座融山水城林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当前,南京正向着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目标,到2020年,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国际性人文绿都。市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全市“人文绿都”目标定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点线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方式,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一、南京市小流域建设取得的成效
“十五”以来,全市已投专项资金89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9平方公里,共建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9条。形成了江宁区石塘、朱门、金牛洞,溧水县环山河、傅家边、西塘,高淳县游子山、“慢城”,六合区金牛山、大泉,浦口区余冲等一批典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区水质明显改善,地表水全部达到Ⅳ类以上标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年土壤侵蚀总量已由336万吨减少到219万吨,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2604吨/平方公里•年降低到2442吨/平方公里•年;53个裸露宕口全部披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绿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一批特色果品、蔬菜规模产业,村镇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家乐发展如火如荼,农民实现了在家创收,收入成倍增长,农民生活品质获得较大提升;水利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南京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加快了南京乡村现代化进程,在建设“水美乡村”、构建“人文绿都”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南京市小流域建设主要做法
我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在治理目标上坚持“三个服务”,在治理项目上注重“三个整合”,在治理实践中凸显“三个层次”。
一是在治理目标上坚持“三个服务”。围绕“项目夯实基础,水保促农增收”的原则进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培育当地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当地农民致富。
二是在治理项目上做到“三个整合”。即资源整合、资金整合、项目整合。在“资源整合”方面,依托小流域自然资源优势,将小流域工程建设与生态旅游品牌打造相结合,塑造小流域内生态景观,同时挖掘当地历史文脉,为促进当地民俗旅游、休闲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资金整合”方面,坚持小流域治理中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模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治山治水的积极性,促使各方面的资金、技术、劳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小流域治理方向流动,加快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步伐;在“项目整合”方面,在水利水保项目内部与农村河道河塘清淤、农田水利重点片区、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水利风景区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在与涉水涉农项目之间,重点与土地整治、宕口治理、林网绿化以及村庄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努力做到综合治理与面源污染防治相结合。
三是在治理实践中凸显“三个层次”。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延伸到线,从线拓展到面,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点、线、面”既是不同类型治理单元的表现形式,也是治理实践不同层次推进的渐进过程。
江宁区石塘小流域为全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点”的特色典型。2005年起,水利部门率先开展小流域治理,疏浚了5.7公里撇洪河,开挖清淤了32座塘坝,打造石塘小流域生态、清洁的水环境。在有了良好的水环境条件之后,2007年,江宁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投,群众参与”的模式,由区政府牵头多部门对石塘进行集中治理开发,同时吸引了社会企业投资开发旅游资源。2011年,水利部门继续深入推进石塘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编制了《石塘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石塘竹海旅游区水系景观设计》,投入1800万元对石塘村水环境整治和小流域水土流失专项治理。经过建设,石塘小流域的人居环境、交通设施、生产条件和村容村貌已得到了全面彻底地改善,并将最终实现“水美、山美、人美”的美好愿景。
环山河区域为全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线”的特色典型。2008年以来,以改善环山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和提升生态环境为着力点, 加大资源整合,进行综合治理。市、县水利部门率先介入,第一步对12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为突破口,消除了水库大坝隐患,使总蓄水量达到480万立方米;第二步对沟通12座小水库的8.7公里河道进行治理疏浚,使12座小水库连成一体;第三步对坝上丘岗地植树保土,对坝下农田进行连片整治,使3.3万亩农田连成一片。形成了坝上绿树成荫,坝前清水拍岸,坝后农田成片,河边村庄掩映其中的丘陵山区美景;第四步在县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牵头县多部门对环山河区进行集中打造。之后,又成功引进生态农业园、影视基地等社会企业,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入。通过通过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多方共建,环山河串起了东泉、石臼湖、汤庄、横山4个小流域,有效优化了环山河区域约40平方公里面积的水土资源配置,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国际慢城”区域为全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面”的特色典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淳县水利部门就着手开展桠溪镇小流域整体研究、规划和治理工作。2010年以来,抢抓“国际慢城”带来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在六个行政村所在的荆山、顾陇、新塘、林场4个小流域,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展以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水质优化为重点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作,特别是结合总投资1.2亿元覆盖“慢城”的淳东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不仅解决了3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保障了慢城及其周边400平方公里区域生态用水,更整体推进带动了村容村貌、农村环境、交通设施的改观。2011年,水利部门再次投入1000万元资金,对“慢城”水保基础进行精雕细琢,进一步巩固了“慢城”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成效。通过建设,进一步放大了“慢城”生态优势,凸显慢城特色,为“慢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慢城”, 已呈现出了春天看油菜花,秋天采摘果实的喜人景象,水土保持生态理念和“国际慢城”慢生活理念已相融相生。
三、主要体会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是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作,在生态市建设、森林城市创建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中,将小流域建设列为重要内容。2012年7月,市政府批复实施了《南京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15)》,水土流失治理率被列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2015年规划目标值为75%,2020年规划目标值为82%;市政府建立水利现代化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南京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对水土保持个部门分工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发改、国土、农业、环保等小流域综合治理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形成上下合力、部门齐抓共管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
(二)规划先行,科研支撑,是工作基础。一是编制了《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对我市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依法进行了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划分,对我市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提供指引;二是开发研制了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划分为332个小流域,并将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量、土地利用情况定位到各个小流域,为今后水土流失的治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依法监督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定量监测与分析研究,实地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并为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宣传,落实管护,是根本前提。一是加强监管,市政府印发了《南京市水土保持办法》,并在新《水土保持法》颁布之后及时调整发布《关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通告》,联合市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编印了《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指南》。全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全部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审联评程序;二是建管并重,把小流域纳入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和考核工作。并结合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聘请农村管护人员5400多名,落实专项管理经费;三是加强宣传。结合历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水土保持法》纪念日开展宣传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已完成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内推行设置统一的水利水保宣传公示牌、管理责任牌、安全警示牌等标牌标识。
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南京“人文绿都”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广受老百姓欢迎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机遇,扎实抓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打造具有南京水利特色的水美乡村,为南京市创建独具魅力的国际性人文绿都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