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人呵护山水 山水养育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1-12-1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福建长汀38年水土流失治理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健楠 梁冰清


  “四周山岭皆是一片红色,树木很少看到,偶然也杂生着几株马尾松……不闻虫声,不见鼠迹,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1941年,一位名叫张木匋的学者,记下了他所目睹的福建省长汀县的山林环境之恶劣。

  水土流失,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侵蚀着长汀的山,困扰着长汀人民。

  时空变幻。不久前,当记者走进长汀时,目之所见是另一幅景象:青山如黛,溪水潺潺,鸟儿翩跹,山村似画一般。这是长汀持续数十年扎实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山河印证,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写照。

  


  赤岭荒山


  


  水土流失,旱涝频繁,砍树为生,生态环境恶劣与生存环境艰难恶性循环


  刺眼的阳光白花花地照着山头,地表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别说草木了,就是鸡蛋都能烫熟”。龙岩市长汀县刘坑头村的钟海龙还清楚地记得40年前村子周边那些山的“险”与“恶”,“三天不下雨,庄稼要旱死;稍微下点雨,庄稼就淹死。”一下雨,山上大量的泥沙就会随着雨水倾泻而下,淹没农田、淤塞水库、抬高河床。

  这样的山,叫做“崩岗”。崩岗是一种严重水土流失形成的地貌,经年累月的降雨水流,在山体坡面形成很细的切沟,像刀子一样,将山体切割得支离破碎,直到山脊线消失。

  像刘坑头周围一样的崩岗,当年整个长汀县共有3000多座。据1985年的遥感数据显示,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3。

  长汀地处闽西,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700毫米。温润宜人的气候,本是十分适宜植物生长的,这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呢?

  “以前山上是有树的,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到此后的连年战争,一排排的炮火彻底破坏了山林,连草皮都被炸飞了。”

  “这里是花岗岩风化土,降雨又多,本已瘠薄的表土层被冲刷得越来越薄,草、树都活不了。”

  “没有树,山林就不能吸收、涵养水分,山里百姓常年没啥收成,就上山砍树、卖钱、换粮食。附近的山砍光了,就去砍更远的山。”

  在几位当地老人的口述里,记者不仅找到了长汀水土流失的原因,也清晰地看见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生存环境艰难,而生存越艰难,越向山林索取的恶性循环。

  “三洲河田,没米过年,企上企下灶沿边,灶沿边,问祖先,几时落雨不打(冲)田,山清水秀笑开颜?”祖祖辈辈生活在赤岭荒山下的农民,用歌谣苦叹:这方水土,何时能养活这一方百姓?

  


  绿水青山


  


  从封山禁伐到林权改革,再到政府主导综合治理,社会资本带动经济林种植,长汀治山,也是治穷


  1983年,在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推动下,福建省委、省政府开始全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汀被选为试点。

  治理水土流失,首要之举是封山禁伐。

  南坑村村民回忆,当年,为了严禁滥砍滥伐,村规规定,若村民违规砍树,就要杀一头猪分给村里百姓。禁令虽严,但对于当时穷苦的村民来说,“没煤没电,烧饭割草,砍树卖钱”显得更为重要,割草砍树仍屡禁不止。

  为了解决村民燃料问题,省政府每年拨给长汀30万元煤炭补助金,1992年起增加到每年80万元。除了煤炭补贴,村民参与治荒还可以获得煤球供应券作为报酬。

  严格的管理加上实际的补贴,上山砍柴的现象逐渐减少。“在生活困难时期,做多少思想工作,也比不上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来得重要。”南坑村老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有感而发,“水土流失治理,既是为了改善生态,也是为了改善民生。”

  “治山”说到底是要“治穷”。封山禁伐只能“治标”,调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从荒山上获得收益,才是“治本”之策。

  1994年,长汀林权改革先行先试,50年的荒山使用权归村民所有,一举让农民成了治山的主体。

  三洲村村民黄金养一口气承包了300亩的荒山,“说实话,那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生态保护,只觉得这片山归我了,只要用心种,肯定能挣钱!”

  山权定,人心安。长汀各村村民治山的热情被极大激发,治山的智慧被极大释放——

  山体没有植被覆盖,地表温度烫脚,树种不活,怎么办?村民们就先种草,给地表降温,草成毯了再种树,成活率大大提高。

  辛辛苦苦背到山上的泥土,还没等植草种树固定住,就被雨水冲走了,怎么办?那就用锄头凿山,把坡改成地,“前埂后沟”来保土保水。

  土壤瘠薄,种不活经济作物,又该怎么办?养猪蓄粪,粪沼作肥,用“猪沼果”循环种养的办法,培肥地力、改善水土。

  “群众太有智慧了,很多治山的办法都是边干边试,摸索出来的。”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检测)站副总工程师林敬兰由衷赞叹。

  不向荒山低头的长汀人,从来不怕吃苦,但是治理一亩荒山所需投入的资金,远远超过了承包补贴。这是普通群众治山所无法解决的困难。

  彻底根治水土流失,还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综合施策。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5次到长汀调研,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对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系统要求。

  2000年开始,福建将“开展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为全省1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计划用8到10年时间,每年由省级有关部门扶持1000万元资金,通过劣质林分土壤改良、林分结构改善、经济林培育等综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1000万元对当时的财力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对连片的荒山而言,仍远远不够。“四两拨千斤,通过政策支持和项目补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长汀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范小明说。

  “1999年,厦门树王银杏生态园有限公司落户南坑村,到2014年,公司共投入1650万元开荒种银杏。”沈腾香告诉记者,银杏树不仅涵养水分效果好,银杏茶、银杏果也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企业的大手笔投资,不仅有效填补了资金缺口,还起到了示范效应,此后,村民大胆跟进,纷纷开荒,第一年就种植了2300多亩银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第一个8年过去了,长汀的山越来越绿,青山越来越多。至2009年,长汀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达107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9.4%。

  2010年,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再干一个8年,水土不治、山河不绿,决不收兵。

  


  金山银山


  


  种经济林,搞林下经济,发展林业旅游,呵护生命共同体,最终惠及于人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迈向新阶段吹响冲锋号角。

  如何用好水土流失治理成果,让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百姓也能“靠山吃山”,成为长汀新的课题。

  在长汀丰盈美丽生态农场,黄灿灿的美人橘、美国柚挂满枝头。“喷滴灌、有色粘虫板、太阳能诱虫灯,这些设施我们都上。”农场主人沈树朝向记者介绍,依托生态之绿,发展绿色种植,“农场种出来的橘子最贵能卖到80元一斤。”

  河田镇窑下村车田寨的曾宪富,被家乡的生态农业发展前景深深吸引。2017年,他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回乡创建车田寨晨露庄园,种植中草药黄花远志发展林下经济。“林场共种植了600多亩黄花远志,也带动了周边很多农户。”曾宪富对回乡创业饱含热情,“我还在林场里面搞了一个房车露营基地,每到假期,都有很多人从市里过来玩。”

  2014年11月,在当初水土流失重灾区,连片的“火焰山”所在地,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迎客。记者了解到,湿地公园加上周边1万多亩的优质杨梅基地和古村落等景点,每年都能吸引游客30万人次左右,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水土流失治理就像一架天平,人与自然处在天平的两端。维持天平的平衡,就要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

  “长汀正在强力推动的水土流失治理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福建省水利厅水土保持与科技处副处长方锴对记者说。

  这场变革的成果,也体现在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字里。

  2011-2020年,长汀新建成崩岗经济、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05万亩,年产值3.6亿元;全年生态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1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10亿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降低水土流失斑块存量,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斑块数量,不断提升生态质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说。

  人呵护山水、山水养育人。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已在群山之间深深扎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将和人永远相连、紧紧相依。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