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红土地”上的“绿色奇迹”:治理的是水土,改善的是民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1-12-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长汀县涂坊镇元坑村治理前后对比。图为2008年1月原貌。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供图
长汀县涂坊镇元坑村治理前后对比。图为2020年8月景象。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供图
三洲丘坊清洁型生态小流域 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供图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经验】
福建省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彼时山河创伤、草木难存。正如20世纪40年代福建省土壤保肥实验区工作人员调研长汀后所写:“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
据1985年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头顶大日头,满山癞痢头,脚踩砂孤头,三餐番薯头……”这些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谣,正是当时长汀满目疮痍凋敝形象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深入长汀调研指导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殷切嘱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支持和倡导推动下,长汀人民锲而不舍、战天斗地,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用生态接力书写了我国水土保持史上的辉煌篇章。
2017年,长汀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并连续多年入选福建“十佳十强县市”。长汀走出了一条山绿与民富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许多做法已经逐步在甘肃、宁夏等地区推广应用。
1 生态优先治水土,让荒山“绿起来”
要致富,先治荒。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和贫困相互交织的世界性难题。为此,长汀县提出了“守土有责,寸土必争”的目标,坚持把群众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打响了一场大规模治山治水奔富裕的人民战争。
——根在机制创新。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等根本性问题,建立健全水土流失治理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治理资金补助模式,以奖代补,即大干大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建立群众燃料补助制度,对封禁区群众给予燃煤价差补贴、沼气池建设补助。
——重在广泛参与。引导、吸纳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种植大户等投入到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和开发领域,允许治理开发成果继承、转让,让参与治理的开发者放心大胆地投入资金。动员机关干部带头参与治理,组织农民群众积极承包治理,引入企业和个人租赁治理,走出了一条水土流失治理的群众路线。
——贵在锲而不舍。长汀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持续推进、常抓不懈,形成“水土不治、山河不绿绝不罢休”的强大社会氛围。
截至2020年年底,长汀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31.5万亩,水土流失率从31.5%降至6.78%,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森林覆盖率由58.4%提高到80.3%,入列全省“最绿”县。如今,“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光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美”“百姓富”。
2 富民为本兴产业,让群众“富起来”
产业兴才能经济强、百姓富。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水土治理与治穷相结合、与发展绿色产业结合,过去的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大片大片的“秃头山”“火焰山”变成郁郁葱葱的“绿满山”“花果山”。
——从特色林果发端。南方水土流失治理多采取生物措施,因此首先必须解决“种什么”的问题。长汀县把目光瞄准了杨梅、油茶等适应性较强的特色林果,专门出台了《关于水土流失开发性治理的若干政策规定》。该规定明确:山林经营权确定后30年不变,严格控制每亩租赁金;实行资金扶持政策,在项目区种果的每亩给予种苗、肥料补助,路、网由政府统一组织施工。由此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培育形成了三洲杨梅、河田枇杷等特色林果产业。
——开三产融合新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刚需。长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旅游、崩岗经济(编者注:将崩岗削坡形成台地,种上经济作物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后劲。截至2020年年底,长汀崩岗经济、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82万亩,年产值28.65亿元,2.15万户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产值11.66亿元,实现“水土流失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三洲镇三洲村山上是万亩高产杨梅基地,山下是游人如织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河田镇芦竹村建起高优果蔬种植的扶贫车间,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朝生态经济升级。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近年来,长汀采取减免税收、厂房贴租、成本供地等一系列措施,让利吸引企业到长汀投资办厂,组织过剩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轻水土流失区农业人口对生态的承载压力。目前已构筑“332”产业新格局,确立了稀土、纺织服装、文化旅游三个主导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医疗器械、电子商务三个重点产业,以及新能源、健康养老两个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长汀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7.2%,2020年达到309.77亿元。
3 绿富共赢释红利,让生态“优起来”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绿色发展,带给长汀的不仅是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还有生态系统功能的大幅提升。2019年年底,《长汀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0年)》通过专家评审,长汀成为全省首个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县级城市。发展起来的长汀正不断释放经济发展红利,反哺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朝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迈进。
——精准提升林分质量。马尾松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功臣”,在早期水土流失治理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但其水源涵养能力低、防御火灾和病虫害能力差、林分结构单一,需要通过补植等方式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要覆绿,更要固绿。2019年起,长汀通过“带状皆伐+套种+撒播草籽”“强度择伐+套种”等“强身固本”技术措施,开始了由一般造林到精准补植增质的行动,计划用10年改造马尾松纯林20万亩,使针阔混交林比重从目前的60.6%提高到65.6%。
——大力推进乡村绿化。成立国有专业生态治理公司——林业发展公司,委托林发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全县植树造林的施工招投标和管理,实行项目统一管理、设计、组织、施工,开展生态林草专业化种植。过去水土流失区的山头植被覆盖率仅为10%~25%,如今覆盖率达到71%~92%,光秃秃的南坑村变成了“闽西银杏第一村”;位于长汀中南部的三洲村,原为强度水土流失的“火焰山”,如今建成了总面积为590.9公顷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探索实施跨村联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在重点水土流失治理乡镇的12个村打造“红旗跃过汀江·‘两山’践行走廊”乡村振兴示范片,在7个村打造“田园牧歌·七星闪耀”“两山”实践地乡村振兴示范片,串点连线、提质扩面,推动各村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深入实施水土共治、产业共兴、设施共建、生态共创、文化共荣、多元共治“六大提升工程”,力争到2023年实现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走进今天的长汀,空气清新、天空湛蓝、绿意满眼、河流清澈,无不体现着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青山、果园、良田、江水,无不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世界水土流失治理的中国智慧,更是中国百年水土保持史的一个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长汀县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贡献长汀经验和长汀方案。
(作者:兰思仁 岳辉,分别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局长、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