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曹剑文秘书长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9-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在忻州市实施情况的汇报
 
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涉及晋陕蒙三省区11县(旗、区),包括我市偏关、五寨、河曲、神池四县。1997年规划,1998年立项,1999年开始实施, 2007年结束。该项目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9年来,中央投资887.02万元(不包括项目管理费),共在我市推广种植沙棘74.5万亩(合49666.7公顷)。其中偏关27.8万亩,投资357.6万元;五寨24.5万亩,投资314万元;河曲9.3万亩,投资111.6万元;神池12.9万亩,投资103.82万元(详见附表)。
一、工程实施
1、项目来源
1997年11月,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组织各相关市水保技术人员参加编制了《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规划》。在此基础上,1998年2月至4月编制了《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水利部审核同意后,正式批准报送国家发改委。1998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该项目列入国债资金计划。根据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和水土保持司的要求,沙棘中心编制了《种植典型设计》。“年度实施方案”由沙棘中心编报,经水利部批准后实施。年度计划直接下达到项目所在县,项目所在县水土保持部门编制施工设计,达到施工图的深度。任务落实到小斑、地块和农户,按照不同类型区典型设计种植。
2、组织实施
本工程项目法人为“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负总责,各项目县组织水保技术人员配合实施。具体操作办法为:按照批复的计划,水利部沙棘管理中心包县负责人与县水保技术人员在项目规划区现场踏勘共同落实年度计划,将任务分解到种植户。并采取“先办存折,后验收兑付”的办法,种植户平验收报账单直接到信用社取回自己的劳动所得。种植费共分为苗木费、种植费、管护费三块,苗木统一由沙棘中心调拨提供,种植费、管护费直接存到种植户户头,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管护情况兑付。种植费年度工程验收后兑付,管护费按管护情况,逐年补植分4年付清。有效地保证了成活。
3、成效显著
该项目虽然投资少,种植费8~12元/亩(2005年以后每亩12元),管护费4元(每年1元),共16元/亩。但机制好,利益直接,账目清楚、手续完备,杜绝了挤占挪用,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种植积极性非常高。沙棘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投资定计划、以计划定施工区、以施工区定资金”,合同管理明确投资任务和责任,并实行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有效调动了群众治理积极性。治理成效显著:一是圆满完成任务;二是工程质量达标,根据水利部抽验情况,造林成活率达到95%,保存率86%,每亩110~120株。栽植一年的沙棘,株高达1米以上;栽植两年的株高达2.5米,地径8厘米;三年的株高达3米,地径10厘米;栽植四年的株高达3.5米,地径15厘米。一般栽植三年以上的沙棘都已郁闭成林。
二、工程效益
1、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沙棘灌丛茂密,根系发达,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蓄水保土能力强。据观测分析,沙棘林可拦蓄地表径流80%,减少水蝕75%、风蚀85%,提高了水土资源的利用率。项目的实施一是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偏关县增加了13.6 个百分点,五寨县增加了14个百分点;二是减少了泥沙下泄。项目区保存的60余万亩沙棘林,郁闭成林后,年可拦截泥沙376万吨。特别是项目区的沙棘林大多分布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沟道中,护坡、固沟、抬高了侵蚀基准面,减少了入黄泥沙,减轻了洪涝灾害;三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偏关县,通过沙棘资源建设,使部分流动沙丘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四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栽植沙棘后,项目区野生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多年不见的山鸡、狐狸等又大量出现。
2、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沙棘浑身是宝,经济效益很高。五年生沙棘林可自由放牧,其嫩枝嫩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饲料;其果是制造饮料的上好原料;其籽可以提取沙棘黄酮、沙棘油,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其叶又可制成茶。据调查测算,5年生的沙棘林,亩产鲜果80公斤,提供饲料100公斤,平茬一次可产薪材100公斤。
整个项目区农民通过沙棘栽植、采果、采叶(制茶),增加了收入,偏关县培育出10余户沙棘种植专业户,每年每户平均种植2000余亩,收入种植费、管护费2万余元,万家寨镇村民刘占如2000年~2004年在承包的荒地上栽植沙棘7000余亩,仅劳务收入就56000余元。五寨县种植户尤开如1999年以来牵头承包种植沙棘7万余亩,收入70余万元。除劳务收入外,沙棘果采摘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生财之道,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我市项目区共采摘沙棘果3400余吨,收入408万元。五寨县砚城镇周家村村民通过采果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主要经验
1、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结合。以资源建设保开发利用,以开发利用促资源建设。沙棘中心作为项目法人,既承担沙棘种植任务又开展沙棘开发利用,采取包种植,包收购。目标明确,合同保证。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国家、公司和农户结合,水利部沙棘管理中心委托生态建设公司承包组织实施,农户种植沙棘,签订合同。国家提供资金,下达任务;公司负责将任务落实到农户、地块,包收沙棘果、叶;农民负责保栽植、保成活、保管护。做到了国家获取生态效益,公司获得稳定的资源基地,农民获取经济利益。
2、技术推广和科学研究相结合。项目区采取坐水点浇、靠坡栽植、阴坡推广,使用抗旱保水剂、生根粉,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关、五寨还开展老沙棘林更新改造,总结出“营造沙棘植物柔性坝,保护河滩吨粮田”的沙棘护岸林模式;“盖顶、束腰、封沟”的沙棘护坡模式;“锁边、护坡、防冲”的沙棘固沟模式。
四、沙棘产品开发现状
目前,我市沙棘产品开发利用主要是饮料加工。岢岚县酸溜溜饮料厂,最早成立于1998年,依托本县53万亩天然沙棘林,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职工188人、固定资产8593.5万元的规模饮料加工企业,其主打产品有沙棘果汁(包括碳酸饮料)饮料、沙棘黄酮、沙棘油三大系列二十余个品种。2004年中国绿色食品办公室认证酸溜溜品牌为绿色食品,2008年企业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酸溜溜”、“山地阳光”、“林老大”系列沙棘饮料畅销本省及北京、内蒙、陕西、四川,远销杭州、深圳、沈阳等城市,年生产饮料3万吨、沙棘油50吨、沙棘黄酮1.5吨。宁武县沙棘饮料厂成立于1992年,当前效益也较好。
五、问题与建议
1、统一规划,加大治理力度。晋陕蒙砒砂岩区降雨稀少、生态恶劣,有的地方已无地可种,无草可牧,人类无法生存,被迫迁移,形成生态难民,治理水土流失已成当务之急。多年来水土保持经验,探索出沙棘治理砒砂岩的有效途径,费省效宏。项目工程虽然结束,但沙棘推广种植的任务远没有结束,必须形成政府重视、水保部门狠抓、群众积极参与的局面。考虑到砒砂岩区劳力充足的实际,首先各级政府要增加水土保持投入;其次要注意项目整合配套。采取阳坡柠条、阴坡沙棘、油松混交、支毛沟沙棘封沟,沟岸建设沙棘柔性坝,干沟修筑淤地坝,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蓄水、拦沙、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建议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沙棘生态工程与退耕还林、淤地坝建设等项目相配套,形成综合防护体系。
2、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广开财源。晋陕蒙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地,也是多种矿产开采区,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加上这一地区干旱少雨,一些地方治理赶不上破坏。为保一方水土,造福子孙后代,必须建立水土保持补偿制度,按出坑吨煤、吨矿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以利筹集资金开展水土保持项目建设。
3、加强监督执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自1988年国务院颁发《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以来,我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逐步发展壮大,走向正轨,但水土保持监测是一个薄弱环节。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先在晋陕蒙接壤区试点,提供经费,建立监测组织,采取巡回、样方调查方法,监測项目执行情况;采取在不同沟道布设径流观测点,监测蓄水、保土、减沙效益;采取确定典型农户,实行跟踪调查,建立档案,评价农户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4、在已有项目基础上,扩大沙棘种植面积。沙棘自身经济价值高,适应性、抗逆性强,易于繁殖,是砒砂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生灌木,在恢复植被的同时容易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议大力推广。据已掌握的信息,目前沙棘产品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出口口岸沙棘鲜果6000元/吨、沙棘籽30000元/吨。要在水土保持项目和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及退耕还林项目、小老树更新改造中广而推之,必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5、建立沙棘开发加工基地。目前项目区四县年产沙棘果约20000余吨,加上岢岚、神池、宁武、五台等地的原始沙棘产量更为可观。以五寨县为例,人工沙棘24万亩,原始沙棘20万亩,共44万亩,加上周边的岢岚、宁武、偏关、神池等县,面积达200多万亩,建立沙棘产品(如沙棘籽、沙棘果汁、沙棘叶)初加工基地是完全可行的。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