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保生态建设新机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3-02-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记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建设
记者 孙太旻 通讯员 白文瑷 刘 伟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地处甘肃省庆阳地区的西峰市境内,示范区以水蚀。重力侵蚀为主,严重的土壤侵蚀危害主要表现为沟头前进和沟床下切等,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示范区共有1公里以上的支毛沟70条,主沟道总长 31.62公里,支毛沟总长361.85公里。据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对南小河沟流域径流泥沙研究结果: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主要来自源面,泥沙主要来自沟道。示范区包括西峰市南小河沟、齐家川、清水沟、老庄沟4条小流域,涉及5个乡(镇)31个行政村,其中有农业人口43749人,总土地面积16657.08公顷。建设前,示范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5平方公里,治理程度46.53%。
按照总体设计要求,齐家川示范区将通过5年(2001—2005年)的综合治理,计划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sl.83平方公里。新增沟头防护55处、谷坊1029道、骨干工程3座、上水工程4处、水窖1948眼、涝池93座、苗圃2处,维修改造道路28公里,推广6项适用技术。项目建设末期,示范区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7.65,减沙效益达48阮,蓄水效益达30.2%。同时,还将建立集源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补灌相结合的径流高效利用示范村一个,面积976公顷。示范的主要内容包括:集雨补灌、径流林业、沟道上水与大田喷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三项制度”试点。其目的主要在于为面上提供径流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功能完善、高标准。高效益的水保生态防护措施体系示范和水保生态项目“三项制度”改革与管理探索示范。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程序,上级批准齐家川示范区项目共计投资4337.35万元人民币。
齐家川示范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于1999年12月,2001年3月黄委批准了项目建设总体设计,同年5月黄河中上游管理局批准了单项工程设计,6月8日在西峰市召开了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大会,拉开了齐家川示范区建设的序幕。
截至2002年11月底,示范区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0.79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3.99平方公里,建设林草植被68平方公里,分别占计划任务的21.l%和16.8%;同时还完成经济林建设45.81公顷、果园22.14顷、防护林3.74公顷;新建上水工程、骨干工程各一处,扩建道路10.35公里;完成谷坊560道、水窖585眼、涝池23座、沟头防护工程18处,建设现代化优质苗圃基地2处,育苗6公顷。年苗木生产能力达250万株;所有建设措施都能严格按照项目规范要求实施,并都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质量认证和主管部门的初步验收。
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为项目区培训施工技术人员160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830人(次);推广实用技术3项,赠阅各种宣传资料和技术手册5000多份,推广面积350公顷。完成项目总投资1161.3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40.l万元。各项措施的实施,都能体现出明显的效果。
齐家川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在干:
一是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由西峰治理监督局、西峰市人民政府、市水保局、各乡(镇)政府组成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西峰治理监督局一把手兼任,副组长由西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与西峰治理监督局主管副局长兼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西峰治理监局),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日常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负责落实本乡(镇)的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建立健全示范区运行管理制度与办法,有效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通过建立项目办公室的计划、监测、实施等各类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按照项目建设的不同要求,严格建设规范标准,并根据实施任务的不同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如《示范区工程建设实施办法》、《示范区面上工程建设计划与财务管理办法》等。通过实施工程质量监理。效益监测、财务审计等相应的监督约束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是加大科技含量,严格行政执法,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建设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加强施工程序管理和加大科技投入工作。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在生态工程建设时,造林整地普遍采用了群众整地与专业队整地相结合的方法。以专业队施工为主,充分利用营养钵育苗,用抗旱药物和保水剂等先进技术带钵栽植造林;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西峰治理监督局与西峰市水保局还派出15名技术人员常年驻乡村具体指导,落实治理措施,实施旁站监理,有效地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为了保证林草植被的成活和保存,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建立了以西峰市水保局为主的市。乡、村三级执法监督网络,并成立了市水保执法中队,坚持在示范区巡回执法,进一步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项目实施两年来,先后处理了人为毁坏水保措施案件5起,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促进项目建设的有效途径。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强林草管护力度,针对林草面积大、相对分散的实际,辅以群众性的林草管护机制,尤其要依法强化乡村管护职责,有效地杜绝了放牧毁林毁革现象的发生;对生态效益明显、经济效益低的小型拦蓄工程,采取专业队和户包实施等多种形式,加大实施力度,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深受示范区农民的欢迎。在梯田建设中,注重调动农户投资、投劳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投资不足问题;针对农村已全面实施税费改革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与途径,积极探索建立新的水保生态建设投资与管理机制,确保示范区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