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

拯救黄土高原的“绿色革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06-0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西安5月31日讯 (通讯员 赵家银 王婵媛)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2003年水利部提出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在新编制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中,计划到2020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在主要入黄支流建成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年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这一宏伟计划,可以说是减少黄河洪涝灾害、泥沙淤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拯救黄土高原的一场气势恢宏的“绿色革命”。
前不久,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召开了黄河上中游5省(区)省、地、县水利水保部门领导参加的淤地坝建设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淤地470万亩,发展灌溉面积8万亩,保护下游沟、川、台地20多万亩,实践证明,淤地坝在拦泥淤地、防洪减灾、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收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各省(区)在淤地坝建设和管理中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建管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规划设计,扎实做好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扎实与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淤地坝工程建设的成败。淤地坝建设具有面广、量大、分散的特点,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如果前期工作不扎实,工程建成后就很难取得预期效益,甚至会在暴雨洪水的作用下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项目前期工作上鄂尔多斯市做到严把规划可研、勘测设计和审查报批“三关”。在规划可研上,他们坚持“以防洪保安、效益优先”的原则定项目,对先搞出小流域坝系规划,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规模大、效益高、规划方案合理可行的,优先考虑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上,做到实地勘测设计,多方案进行比较,选取费用小、效益大的项目。在审查报批上,对所上报的工程设计根据审批权限和规范要求,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
目前,内蒙古共建设各种类型的淤地坝17819座,已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依托修建的66座骨干坝,现已累计拦蓄洪水515.87m3,拦蓄泥沙746.7万m3,保护下游农田1.2万亩,开发土地1.73万亩,发展水浇地2.36万亩,摸索出"一坝一塘,引水上梁"的发展模式,坝系建设初见成效。准旗西黑岱坝系工程,由9座骨干坝、11座中型淤地坝、18座小型淤地坝组成,坝系总拦泥量478万m3,平均每平方公里拦泥14.9万m3,基本控制了全流域的泥沙流而不失,已淤地1635亩,原有的坡耕地全部退耕,人均粮食比治理前增加了4.5倍,人均收入由65元提高到2680元。实现了米粮下川,林草上山。
——突出“四个坚持”,打好总体仗
山西、甘肃两省是淤地坝建设的重点省份,各级政府把淤地坝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工程来抓,突出“四个坚持”打好总体仗。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动。各地把淤地坝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行市、县、乡、村、党政一把手坝系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由政府协调农、林、水、牧、财政、计委、扶贫、开发等部门参与,采取项目捆绑、统筹搭配的办法,协同作战。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打好总体仗。
二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系统治理。临汾市按照水土流失规律,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水保生态农业一盘棋,统筹运作,山、水、田、林、路、坝、渠综合配套、立体开发,在垣面平田整地,缓坡栽树建园,陡坡乔灌草防护,沟底打坝造田。在坝系建设中,以控制性工程为骨架,“大、中、小坝配套,拦、蓄、排、淤结合”,对病险坝优先实施修复,对不完善、不配套的原有坝系工程,重新规划、插补、加密。
三是坚持分级、多元投资的资金投入机制。汾西县在坝系工程建设上,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转换坝系建设投入机制,实行了国家、集体、群众多渠道投入机制,大中型淤地坝由国家投资,专业队实施,小型淤地坝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投劳投资兴建。实行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坝系农业补偿制度;鼓励民营企业、社会团体、机关单位、农民群众通过拍卖、租赁、股份等多种形式,治沟打坝。
四是坚持“成规模、上档次、出精品”的坝系建设思路。庆阳市在工程建设上,始终坚持“成片连线、成规模、上档次、出精品、促调产、增效益”的精品建设思路。在坝系建设上选择有一定基础、见效快的成片连线精品工程;充分利用坝系资源,做到建坝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落实“四项制度”,科学指导淤地坝建设
在坝系工程建设中,认真落实“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资金保帐”四项制度。在项目法人制的落实上,临汾、延安等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坝系工程的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投标制度的落实上,所有骨干坝工程建设中实施先试点后推广,做到公开、公平竞争;在工程监理上,所有淤地坝工程全部由监理公司进行全程监理;在资金报账上,一般采取开工时预付工程费的30%作为启动资金,施工中间根据施工进度和监理人员确认的工程量分季度报帐,竣工验收前支付工程费总额不超过70%,竣工验收合格后累计支付工程费用95%,质保期满后付清全部费用。
——以“护坝田”为龙头,强化“三专”管护模式
要保持淤地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要实现“以坝养坝”就要解决淤地坝管理维修基金问题。近几年,各省区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依靠护坝田制度加强淤地坝工程管理的路子。一是专项资金,即确定专项管护资金的来源,明晰工程产权、管理受益主体;二是专项管理,即设立淤地坝维修基金,进行专户、专帐、专项管理。三是专业队伍,即建立专业化管护队伍,公开招聘严格考核淤地坝管护人员。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6月出台了“关于推行护坝田制度,加强淤地坝工程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全市范围内所有淤地坝工程,按不同建设资金来源和实际使用受益情况,实行“谁建设、谁所有”和“谁使用、谁管理”。目前,全市所有骨干坝全部落实了“护坝田”制度,中型淤地坝中有60%落实,筹集专项维护资金21万元。为了管好用好淤地坝管理和维修基金,切实发挥护坝田作用,临汾市采取四条有效措施,实行专户、专帐、专项管理。一是所有护坝田及等价替代物收益权,全部以协议形式转给当地乡镇水管站,由水管站公开招标发包。二是护坝田或等价替代物产生的经济收益,由乡镇水管站回收上交县(市、区)水利局,由县(市、区)水利局专帐、专户管理,专项用于淤地坝管理和维修。三是所筹集的淤地坝管理维修资金,70%左右用于大坝管理人员工资;30%左右作为本县(市、区)范围内淤地坝工程的维修基金,由县(市、区)水利局统筹安排,调剂使用。四是由县(市、区)水利局,依据乡政府、水管站和受益村代表对淤地坝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按期拨付管护人员工资;县(市、区)水利局每年对淤地坝维修基金的使用情况公布一次,接受受益乡村的监督。全市所有落实了护坝田制度的淤地坝,全部由所在乡政府、乡镇水管站和受益村群众代表组成监督管理组织,在受益区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同时,明确每一名管护人员具体的责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量化考核。目前,全市共聘用淤地坝管护人员85名,实施了护坝田制度的所有淤地坝做到了平时有人管、维修资金有来源。
——推广新的筑坝技术和新材料,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地貌千沟万壑,具有得天独厚的打坝造田的条件。通过对不同的土类及其母质实验研究,总结出了新的建坝技术,水坠法筑坝、碾压法筑坝、涵卧管斜卧管配套定型设计等广泛应用于建坝实践中,取得了既快捷便利又经济安全的良好效果。在坝系建设规模上,主要采用了四种坝系工程布设形式:一是流域面积较小的沟道,建坝顺序采取由沟口到沟头,由支沟道到毛沟,自下而上分期打坝,上拦下种,淤种结合;二是流域面积较大的沟道,建坝顺序采取由沟头到沟口,由毛沟道支沟,自上而下分期打坝,在上游淤地坝基本淤满可以种植利用时,再打下坝,滞洪拦淤。由沟头直打到沟口,逐步形成坝系。这种坝系建设模式的要点是处理好防洪问题。办法是在淤地坝建成后,在放水工程一侧开挖排洪渠,将上游及坝地一侧洪水全部排到下游拦洪坝内;三是采取“一坝一塘”建设模式,将单独运用的水库、塘坝和单一开采地下潜水的大口井、截伏流联合运行,大气降水和地下潜流合二为一,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四是在较大的干支沟内,采取干沟发展川台地以生产为主,支沟以滞洪为主的沟道治理形式,干支沟各坝按区间流域面积分组调节、控制洪水,形成了拦沙、蓄水、排洪、淤地、生产有机协调的工程体系。
甘肃省积极推广和应用水坠筑坝、波纹管排水、GPS定位系统等适用性新技术、新材料,为淤地坝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建设管理素质
为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有科学理念、掌握先进技术手段、懂得经营管理的高素质的淤地坝建设管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队伍,黄河上中游各省、市、县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先后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淤地坝建设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
为了提高淤地坝工程的建设水平,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技术与先进经验,进一步规范淤地坝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程序,推进淤地坝工程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甘肃省庆阳市先后举办并参加了四次淤地坝建设培训班,其中,派40多人参加了甘肃省水保局组织的骨干工程建设培训班;10人参加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举办的七省(区)淤地坝规划建设培训班;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先后两次举办规模较大的120多人次的培训班,聘请省、市水保专家就作系统讲解,明确了淤地坝设计标准、规范及施工管理程序等事项,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而且为今后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培养了一批后备人才。
事实证明,水利部启动实施的淤地坝亮点工程,不仅为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而且是解决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问题的基础性工程。不但是黄河治理开发、减少黄河泥沙的根本措施,而且是黄土高原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工程。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