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建设动态

中国水利报甘肃梯田专版:和谐致富奔小康的新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07-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长期以来,甘肃省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极大地推动了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优化水资源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92 万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2894万亩,占宜修梯田坡耕地的62 %。现有梯田每年可拦蓄径流10亿多立方米,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40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节约小型水利工程投资100亿~150亿元人民币。甘肃梯田建设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和谐致富奔小康的新路,为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和谐致富奔小康的新路
 
本报记者  汪 栋  文/图
 
    甘肃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土壤侵蚀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6%,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000吨以上,年均输入江河泥沙5.5亿吨,年均流失土壤有机质约400万吨,氮25万吨,磷65万吨,钾1050万吨。坡耕地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在全省6940.69万亩耕地中坡耕地4624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355万亩,25度以下坡耕地面积4269万亩,未经改造坡耕地面积还有1300多万亩。这些坡耕地主要集中在庆阳、平凉、天水、定西、兰州、白银、临夏、陇南、甘南、武威等10个市(自治州)的67个县(自治县)的旱作农业区,由于受水资源和地形限制,当地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群众生活长期困难,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甘肃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措施,是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优化水资源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与环境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措施。
变  化
 
    由于恶劣的生态和生产环境,被称为“陇中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省中部地区,过去耕种的坡耕地全部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成为当时广种薄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60年代,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靠3辆独轮车起步,人背肩挑,苦干实干,兴修水平梯田,开始了艰苦创业,并曾以“战天斗地、改土造田”的伟大创举,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基本实现了梯田化,“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被树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梯田建设使大坪村初步解决了吃不饱饭的历史性问题,为大坪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进入新世纪,大坪村依托梯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开始了二次创业,成为干旱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2008年,大坪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72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4%,户均14亩,全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达1500元,占全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村民成进以前是村里的特困户,在政府的引导鼓励下,种植马铃薯在19亩以上,年纯收入1万多元。而村民董树仁则靠种植马铃薯,供2个子女上了大学。大坪村的发展变化,是甘肃省中部地区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陇南市西和县张寺村,1994年以来,抓住“长治”工程的机遇,坚持不懈地大搞梯田建设,全村累计兴修梯田达到1527亩,占宜修梯田坡耕地面积的91%,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并通过营造日本落叶松、油松等用材林5000亩,栽植地埂花椒17万株,建设果园150亩,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23万元,是治理前的4.2倍;粮食产量达到22万公斤,人均产粮440公斤,是治理前的3倍;人均纯收入达到1720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多160元,是治理前的5倍。该村村民张小飞,1993年年底全家有耕地7.8亩,其中梯田1.2亩,年均产粮720公斤,家庭人均纯收入380元。通过开展梯田建设和退耕还林,目前张小飞家有耕地4亩(全部是梯田)、经果林2亩、水保林2亩,耕地面积虽减少了3.8亩,但年均产粮却上升到1600公斤,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850元。坚持不懈地大搞梯田建设,还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村已初步形成“山坡林草,山腰良田,坎埂花椒,坎坡牧草,山脚经果”的生态景观,各项工程措施发挥群体功能,年拦蓄泥沙达0.63万吨,年拦蓄径流5.6万立方米。由于耕作条件的改善,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该村妇女参与劳动的比例由40%增加到60%,同时年输出剩余劳动力近百人,创造经济效益达50万元。该村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已成为西和县农业综合开发的亮点,在扶贫建设中发挥着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效  益
 
    梯田建设有效调控降水资源,构建了旱作农业发展的基础平台。甘肃省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将坡耕地改造为水平梯田,可以使“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使旱作农业区降水资源和土壤养分得到有效拦蓄与保持,为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奠定了基础。据分析,全省现有梯田每年可拦蓄径流10亿多立方米,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40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节约小型水利投资100亿~150亿元。近年,在旱作农业区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等农业种植技术中,80%以上的旱作农业都依托了梯田工程这一基础平台,起到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留住土里肥的作用。
    梯田建设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粮食自给保障能力。坡耕地修成梯田后,为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创造了条件。2007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中梯田面积的比例,由1990年的24.27%提高到50.22%,机耕面积由15%提高到44.9%,机播面积由14.37%提高到25.56%。据测算,在相同条件下,坡耕地改成梯田后,平均每亩可增产粮食57公斤。以此推算,全省现有梯田每年可增产150多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824.43万吨的18%,每年可满足400万人的粮食需求。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使梯田增产率又提高了30%以上。定西市安定区、平凉市静宁县等发展旱作农业的典型实例充分说明,水平梯田有力推动了甘肃旱作农业发展。
    梯田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甘肃省各地以梯田建设为基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逐渐向集约化经营发展,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果林”“梯田+中药材”“梯田+畜草业”等多种产业模式,并取得了实效,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据统计,全省已发展水土保持经济林果面积达1200多万亩,产值达30多亿元人民币。2007年,陇南市200多万亩梯田地埂花椒产值达3亿多元,亩均增收150元。安定区规模化的梯田马铃薯产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200多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梯田建设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改善了治理区生态与环境质量。梯田建设促使农民的耕作观念发生明显改变,耕作方式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少种高产转变,为退耕还林还草让出了土地资源,在有一定数量的梯田作保证的情况下,也使得退耕退得下,保住了还林还草的成果。据了解,甘肃省现有梯田每年能拦截泥沙1.1亿吨,占全省年水土流失量的1/5。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4%,而通过治理的小流域植被覆盖率都在30%以上,大地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建,生态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做  法
 
    行政推动是确保梯田建设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梯田建设是甘肃省发展旱作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梯田建设高度重视,把梯田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将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精心部署,研究对策,调整思路,超前安排,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调动、层层发动的梯田建设合力,并通过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梯田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统一规划是保障梯田建设顺利开展的科学依据。甘肃省坡耕地大多分布在人口居住分散、群众生活困难和地形结构复杂的边远山区,随着梯田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在梯田建设中以县梯田建设规划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设建设规模,制定科学的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落实到户和地块,并纳入农户耕地种植计划,做到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严要求验收。特别是2001年省政府批转了省水利厅关于加快全省梯田建设的意见和梯田化建设规划,决定每年新修梯田100万~125万亩,争取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梯田化,使梯田面积占宜修坡耕地面积的90%以上,人均梯田面积达到3亩以上。各市、县都以此为总体发展目标,确定了梯田化县、乡(镇)、村和重点治理流域,实现了整县、整乡(镇)、整条流域集中治理,整体推进的局面。目前,已有庄浪、定西、西峰、宁县四县实现了梯田化,使人均梯田面积达到了3~4亩,梯田化程度达到90%以上。
    推行机修是加快梯田建设进度的有效措施。在多年的梯田建设实践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组织管理方式、施工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出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省政府为了加快全省梯田建设,在几年间,将省财政、扶贫、水利、发展改革等部门筹措的梯田建设经费4800万元用于购置推土机、架子车等施工设备和工具。各地以此为契机,成立了机修梯田服务队,有些梯田建设的重点县已拥有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达200台以上,为机修梯田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梯田建设的施工时间从以往的季节性修建转为长年实施,施工方式由以人为主转变为机修为主、人机结合,实现了规模化治理,规范化实施,优质化建设,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梯田建设步伐。
    落实资金是推动梯田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梯田建设国家补助有限及农村“两工”取消的实际情况,各地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快梯田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认真研究以农民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参与梯田建设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和参与式治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各地立足当地财力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实际,采取国家补一点、地方筹一点、群众拿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天水市去年从市财政中拿出1110万元,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300万元,使全市的梯田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定西市有些县通过政府协调,引导农民贷款修田,帮助群众解决贴息、低息贷款,有效解决了梯田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贷款修梯田,梯田种洋芋,当年还贷款”的目标。
    结构调整是提升梯田建设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各地在兴建高标准、高质量梯田工程的同时,围绕解决群众生活、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整合项目资源,坚持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同步推进,做到梯田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业生态开发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积极建设配套水窖、淤地坝等小型拦蓄工程和集雨节灌及提灌、井灌等小型水利设施,积极推广新修梯田培肥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地埂综合开发利用以及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延长产业链条,使梯田的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走出了一条以梯田建设培育产业、以产业发展反哺梯田建设的新路子,有效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建设梯田的积极性。
    甘肃省水利厅厅长许文海说,目前,甘肃省适宜改造的坡耕地还有1300多万亩,这部分坡耕地绝大部分分布在中东部相对贫困的边远山区,受水资源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群众生活长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受限。加快梯田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与环境条件,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保障粮食增产和群众增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2009—2012年新增梯田500万亩,实现全省粮食总量达到100亿公斤,农民收入突破4000元的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全省梯田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要通过落实建设任务,加强建设管理,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已有的“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梯田+全膜覆盖”等旱作高效农业产业模式,提高梯田产出效益,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局长尚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将全省2/3的梯田(约2280万亩)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其中1000万亩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平均每亩增产250公斤,年可增加粮食产量25亿公斤;1280万亩种植小麦,平均每亩增产60公斤,年可增加粮食产量7.68亿公斤,年共计增产32.68亿公斤,可使全省粮食总量到2012年达到100亿公斤以上。另外1/3的梯田约1140万亩和255万亩不宜修的陡坡地用于发展马铃薯、经济林果、优质牧草、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加上全省现有的1200万亩经济林果,到2012年,全省特色农业产业面积将达2807万亩,预计可使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梯田建设不仅使甘肃中部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走出了一条生态良性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和谐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路子。未来是美好的,也是大有希望的。我们相信,创造了“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的甘肃,将会谱写梯田建设新的篇章。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