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建设动态

中国经济导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更加美丽丰饶的田园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07-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摘要 甘肃省多年来始终对改造坡耕地建设梯田常抓不懈。自强不息的陇原儿女用自己的双手,将千万亩低产的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实现了生产、生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创造出了一个生存、生产和生态奇迹;也向世人清晰地昭示出,梯田建设既是改善甘肃农民生存和生活条件的唯一选择,也是治理水土流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工程,更是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区域主导产业的根本载体。
  
  本报记者 袁开智
  
   翻过一道道梁梁峁峁,几天来,我们的汽车随着黄土高原的脉势起伏在陇中大地上颠簸而行。一路上,扑入记者眼帘的是两侧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这些梯田,片片相接数万亩,沿着山体画出舒展的线条;级级相垒上百阶,攀着山脊伸入湛蓝的天空。初夏的山风时而掠过,漫山遍野的梯田翻滚起一轮一轮的绿浪。记者的心被眼前这幅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完成的杰作深深地震撼了。
   甘肃梯田的震撼人心之处,不只在于壮美的景色,更在于它见证了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改天换地收获丰产和富裕的艰苦创业历程。
  
  梯田里掘出产量翻番
  
   甘肃是一个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全省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4,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5%,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到全流域输沙总量的1/3。在甘肃全省6000万亩耕地中,有4624万亩是坡耕地。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王勇告诉记者,坡耕地是一种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总体倾斜坡度超过5度的旱地,“这种地跑水、跑土、跑肥现象突出,作物产量很低,致使当地农民生活极度贫困,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水利部不久前完成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也指出,坡耕地既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同时也是基本农田的潜在资源。因此,甘肃省多年来始终对改造坡耕地建设梯田常抓不懈。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兴修梯田2800万亩,梯田化率达到62%,既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今年73岁的定西市安定区?口镇龙潭村村民杨汉卿大爷可以说是甘肃省数十年来梯田建设的亲历者。记者在攀谈中了解到,杨大爷和老伴跟小儿子一起住,家里共有6口人。一聊到梯田,杨大爷非要带着记者爬上一座山峁看一看他家的20亩梯田。他一边指点着不远处的几个地方一边告诉记者,哪里跟哪里种了10亩洋芋(马铃薯),哪里跟哪里种了8亩包谷(玉米),哪里是他家的2亩小麦口粮田。有意思的是,杨大爷家这20亩梯田的修建时间跨度竟长达30多年,记者根据他的讲述归类了一下,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村集体统一修的梯田,分到家里的有6亩,80年代中期全国“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期间修了4亩,1999~2000年利用农业银行贷款修了6亩,去年和今年,甘肃省提高梯田建设补助标准后,又修了4亩。
    谈起种坡耕地和梯田的收益差距,杨大爷说“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沟沟里。过去最多的时候种过40亩坡地,整天全家起早摸黑一亩地也就打个百来斤麦子、千把斤洋芋,刨去口粮换不来多少钱,日子过得紧得很;改成梯田一亩地能打四五百斤麦子,2300多斤洋芋,现在一年卖洋芋能赚个8000多块。前年政府又推广种全膜(玉米),一亩地能打1000斤,我用包谷跟秸秆做饲料,喂了几头羊,去年卖羊赚了2000多块。”杨大爷还告诉记者,“梯田不光产量高,还能用上农机,种起来可比坡地省劲多了”,2000年,已经有了十几亩梯田“撑腰”的杨大爷家响应国家政策,将家里近20亩费劲又低产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目前每年可以拿到补贴款3000多元;2007年,他又花4000多元购置了微耕机,实现了机耕,并拿到了国家1000多元农机补贴。杨大爷最后向记者介绍说,过去修梯田全靠肩挑背扛,现在是人机结合、机械为主,家里只要出一小部分劳力,“我们这儿修一亩梯田要400块,这两年国家出了好政策,政府给补助300块,我要趁身板还硬朗把家里剩下的几亩坡地都改成梯田。”
   记者由衷地为杨大爷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感到高兴,更让记者高兴的是,杨大爷的情况并非个案,在与?口镇同属响河流域的凤翔镇,镇长张保晨告诉记者,通过坡改梯,当地普遍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我们这儿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一个‘旱’字,修梯田蓄住了天上的水、保住了地里的土,不仅遏制了水土流失,而且实现了天然降雨资源化,缓解了旱作农业区的水资源瓶颈;和退耕还林还草、小型拦蓄工程等其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还显著改善了一方的小气候。其实,和南方比起来,我们黄土高原土层要厚很多,只要有水,增产潜力非常大。”
  
  梯田上托起主导产业
  
   2008年10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梯田建设步伐、启动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提出力争从2009年起用4年的时间完成,并实现粮食产量达到200亿斤、全膜双垄沟播推广1000万亩,农民收入突破4000元的目标。据悉,这项工程目前正由该省水利厅牵头,汇集发改委退耕还林口粮田、水利厅水土保持、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办扶贫整村推进、国土厅土地整理等5部门项目资金组织实施。这些资金将用于对群众兴修梯田进行国家补助,其中黄河流域每亩400元、长江流域每亩600元,计划今年新建梯田100万亩。
   记者注意到,在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目标中,除了粮食增产和科技推广外,农民增收也被列了进来。定西市安定区的一位干部认为,这恰恰反映了由“粮食挂帅”到通过梯田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转变。他告诉记者,“以前修梯田,目的就是吃饱肚子,修好了就种麦子,也不考虑经济效益。2000年,我们利用银行低息贷款修了一批梯田,可到了还款的时候,由于粮食价格较低,一亩地种粮收益还抵不上贷款本金,农民根本还不起。这件事给了政府很大的触动,梯田一定要修,但修梯田不能再只立足于解决温饱,而要通过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产品来带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陇中一带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加上海拔高、气温低,种麦子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如果改种马铃薯,这些劣势就全变成了优势,不仅海拔、气候非常符合马铃薯耐寒喜阴的生长特点,而且雨热充足期正好与作物块茎膨大期相吻合,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如今的安定区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县级马铃薯种植、销售、加工基地和产业收入最多的县区。2008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10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马铃薯产业总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1659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薯都”。广大农民也改变了依赖国家补贴秋冬季节修梯田的观念,春季通过自筹资金和贷款兴修梯田,当年种植马铃薯,当年收益还清贷款,实现了梯田建设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无独有偶,平凉市静宁县也是通过兴建梯田发展苹果产业找到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突破口。
   在静宁县城川乡东山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区,记者与正在自家梯田果园给苹果树修剪枝叶的农民王军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在外地打工,2002年在乡上支持、村里组织下回乡搞起果园,“现在家里5亩苹果树,有3亩进入盛果期,套袋苹果一斤就能卖两元多,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城川乡党委书记杨彬栋向记者介绍说,“在梯田上种苹果,光照能照透,与在坡底川地上种相比,硬度、甜度等品质反而要更好些,所以现在县上有个提法,种苹果就要种在梯田上。我们东山梁示范区的1.2万亩梯田,现在已基本实现了果园化,其中挂果面积有6500多亩。为了彻底解决水的问题,我们打了机井,组织修了蓄水涝池和集雨水窖,在地下埋了水管搞节水灌溉。为了让苹果运得出去,我们又配套了40公里田间道路。目前果园亩均销售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一部分果子出售给县城的苹果醋加工厂,生产成保健饮料畅销全国各地,效益就更高了。”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局长尚桢指着满山郁郁葱葱的梯田果园告诉记者,“兴修梯田是我们水保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农林水牧各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发展旱作农业、现代农业都离不开梯田,往往是梯田修到哪,种植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提高的春风就吹到哪。因此我们提出要‘跳出水保抓水保’,站在全局的高度,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助当地政府以水保立县,走一条‘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形成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帮助广大群众以梯田致富,实现‘国家要绿水青山,群众要金山银山’的统一,发挥出群众修梯田、护梯田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完成水保部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任务。”
  
  梯田建设吹响新的号角
  
   在甘肃省庄浪县城中心,矗立着一座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1964年以来,40万庄浪人民在9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经过34年艰苦会战,克服自然环境恶劣、国家补助标准偏低等各种困难,于1998年实现梯田化率92%,建成全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而树立的。这座纪念碑是庄浪人、也是所有甘肃人的骄傲,它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在这块“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曾被联合国专家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上,自强不息的陇原儿女创造出了怎样一个生存、生产和生态奇迹;也向世人清晰地昭示出,梯田建设既是改善甘肃农民生存和生活条件的唯一选择,也是治理水土流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工程,更是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区域主导产业的根本载体。
   奋斗永无止境。今日的庄浪正以百万亩梯田为依托,拉开二次创业的大幕;甘肃全省也还有1300万亩适宜改造成梯田的坡耕地等待改造,约占坡耕地总量的1/3。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集中于那些地理位置最偏远、自然环境最恶劣、农民生活最贫困的地区,修建梯田的花费更高、难度更大。那里农民收入微薄,根本无力修建梯田,面对着产出少得可怜的坡耕地,只能重复着祖祖辈辈广种薄收的套路求得勉强糊口,劳动异常繁重不说,更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记者在采访行程中亲眼目睹了他们生活的困苦,亲耳听闻了他们对梯田的向往,几乎不忍落泪,同时也更深切地体会到,恐怕只有一次在梯田建设上强有力的“输血行动”,才能打破这种千百年来“越穷越种、越种越穷,越荒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放眼全国,目前包括西北黄土高原区、长江上中游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土石山区等在内的我国7大江河流域尚有3.6亿亩坡耕地,不仅产量低下,每年还要白白流失土壤15亿吨。对这些坡耕地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理,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1500多个农业县上亿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关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全局。为此,水利部编制完成了《全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提出利用10年时间完成1亿亩坡耕地的治理改造,目前该规划正按有关程序申报立项。水利部一位在水保战线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水保”颇为动情地告诉记者,“全国还有3.6亿亩坡耕地,我们这代人肯定是干不完了,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我们从其中挑出来的1亿亩就水、就近、就缓的地先干完。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完成《规划》的审批,并安排启动更多的拉动内需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只要我们大家都像甘肃人一样,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代干给一代看,就一定能够让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更加美丽丰饶的田园。”
  
  相关报道
  
   各地开展宣传活动纪念《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8周年
  
   本报讯 记者袁开智从有关部门获悉,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8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最近几天里,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
   据介绍,重庆市在该市璧山县、合川区、北碚区等地举行现场活动,以展出该市水土保持成果图片、发放宣传册、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水土保持法和相关知识;江苏省南京市水利局则通过网络、报纸、画册、展板、电视等多形式的宣传方式,突出宣传当地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重要作用和先进典型,集中展示18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江西省兴国县水保局则开展“水保进新村”活动,组织人员下乡入户,到新农村建设点宣传水保政策,并组织召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负责人、水保老同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水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有关人士指出,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8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各地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全国县级以上制定水土保持配套法规3000多个,31个省(区、市)、200多个地(市)、240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共有监督执法人员7.4万人,全国开发建设项目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700多亿元,减少水土流失量16亿吨,水土流失地区有120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了温饱问题。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