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土小宁处长介绍工作经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6-09-0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土小宁处长介绍工作经验
建好水土保持交流平台 促进水土保持宣传工作长足发展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便捷化、生活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愈来愈离不开网络,而且网络媒体具有更新快、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而且不受地域、时空限制,也不受版面限制,尤其是网络媒体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诞生,随着网络技术进步而发展和完善,自2000年开始建设开通,紧密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民生水利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环境改善、产业布局和资源利用为轴线,聚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监督管理、科技支撑、工程示范、产业开发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15年的积累和发展不仅成为水土保持信息库、图片库、资料库,而且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数据源、展示台、交流站,成为水土保持宣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建设现状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主阵地,由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负责运行维护。网站自2000年12月开通以来,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版面越来越美观、结构越来越合理、内容越来越丰富,新闻发布更加方便快捷、精准全面。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网站”实际运营空间达到16G,信息5万多条,图片2万多张,专题230多个。“网站”已经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而且永久保存。截止目前,网站累计点击次数达1524万次,日均点击次数12000次。网站已经成为水土保持工作者与全社会交流的纽带、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主阵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资料库、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交流的信息平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展示窗口和全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桥梁纽带、平台窗口、宣导引领等行业综合功能无一替代。
二、发展历程 1.版面变化:网站自开通以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快速发展,网站版面不断改版,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变化,经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5年和2016年9次大型改版,以及无数次局部或个别调整后,网站内容愈来愈充实、设置愈来愈合理、版面愈来愈美观、更新愈来愈便捷。 2.栏目设置:网站的栏目设置概括全面、针对性强、协调统一、方便快捷。“网站”建设初期,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为18个栏目34个子栏目,涵盖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网络安全管理的要求,目前调整为12个栏目,包括:水保要闻、公告栏、地方新闻、综合治理、监督执法、监测评价、生产建设项目管理、专题报道、政策法规、水保图片、视频库等。 3.专题报道:网站针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科技示范园、生态文明工程、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等及时开辟专栏进行深度报道。特别是对“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生态文明工程、科技示范园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得“网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水土保持工作者愈来愈离不开网站。从2003年起每年对全国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大事回眸,2007年开始细分为8个部分进行大事回眸,也带动各流域机构、各省进行每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大事回眸。
三、建设经验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网络安全的有关规定和水利部关于网站建设的各项要求,遵循信息发布的相关规定,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网站管理,全面提高了网站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质量。主要工作经验有: 1.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经费保障 水利部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都关心水保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水土保持司的领导,从司长到各处对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关爱有加,每天关注网站的变化及更新情况,时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为网站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为网站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每年司里给予适当经费,保证网站建设与维护运行费。植管中心保障人员经费和网站建设的设备费用。 2.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 各流域机构、各省(市)水土保持部门从人员、稿件质量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配合网站进行现场宣传报道。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不仅提供高质量的宣传稿件,还会同网站深入黄河流域陕西、甘肃等省区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现场进行实地宣传报道;松辽委水土保持处会同网站工作人员进行了黑龙江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陕西、甘肃、黑龙江、广西等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发布系列深度报道。二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稿件。各流域机构、各省市、县等相关部门积极撰稿,为网站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保障。2015年各流域机构提供信息数量:黄委72篇、长委43篇、珠江委31篇、松辽委29篇、淮委28篇、海委20篇、太湖局15篇;各省提供信息前10位的分别是:青海72篇、四川33篇、广东29篇、西藏20篇、甘肃18篇、湖北17篇、辽宁16篇、宁夏15篇、河南15篇、内蒙古15篇、贵州13篇、江西12篇。 3.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 结合工作需要,程序化管理,制订并完善了系列规章制度。从稿件的安全、发布的程序以及质量把关等角度出发,植管中心制订并出台了《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安全管理制度》、《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信息报送规定》、《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新闻采编规范》和《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保证了网站的安全和规范管理,为网站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 4.网站建设的持之以恒和创新理念 网站建设在于积累,在于坚持,从点到面,再从量到质的飞跃。网站开通之初,还是纸媒占主导地位时代,为了增加访问量,我们搜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有能够搜集到的纸质素材,每天坚持不懈地将纸质版电子化并上网发布,同时坚持搜集各大网站的有关报道,编辑整理发布到水保网站上。例如:政策法规栏目,我们在部里档案室查阅了70年代之初水土保持相关文件,进行扫描变成电子素材进行发布。通过努力,访问量不断增加,网站建设15年,访问量发生质的飞跃,每天点击次数12000多次。 网站建设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创新网站建设,从最初的forpage到SQLsiver;从原来手动网页制作到现在的自动发布;从原来网页保存到现在数据库;从原来的虚拟服务器到现在云存储。网站建设不断创新制作技术,不断提升发布的速度,不断提供便捷浏览方式(6月份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由于中央(水利部)清理,没有推送信息,也没有向大家推广)。 5.新闻宣传的独特视野和时效特点 网站建设中我们始终紧扣“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主题,从页面的设计、栏目的设置、内容的筛选到编辑发布,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宣传报道,体现我们网站的独特性和有别于其他网站,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工程创建、科技示范园建设和“丝路水脉 因水而美”公益宣传活动,策划一些独特的、深度的报道。 新闻要有一定的时效性,过时的新闻就不是新闻,所以我们要求网站人员参加会议、现场报道等都要加班加点将新闻稿写出来送领导审阅,要求不能在网站工作人员这里耽搁分分钟钟,树立新闻不过夜、报道不隔天的意识。图片新闻直观地展现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水土保持风光,我们设立了水土保持图片专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和“一路一带”战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更好的服务于水利部新时期民生水利新思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便利性、高效性,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政策的宣传、弘扬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向全社会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级水保部门工作成绩和动态信息、营造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良好条件和舆论氛围。我们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加大各地市宣传力度,增加稿件数量 建议将网站信息量纳入各地市水土保持工程立项的考核目标体系,并建立网站宣传稿件奖励机制。网站作为水土保持工作对外宣传的平台窗口、桥梁纽带,需要各级政府、各地方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目前一些地区对网站信息提供情况重视程度还不够。 2.强化通讯员能力建设,提高信息质量 网站的通讯员是网站稿件第一撰写人,也是掌握翔实的、丰富的水土保持资料的第一人,所以不仅加强市县级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更要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水土保持稿件的质量。从2016年开始,网站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通讯员培训会议,表扬先进,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培训提高通讯员水平。各省市也要建立本级通讯员队伍,并建立负责人制度,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定期考核。 3.领悟新技术应用精髓,打造一流平台 “网站”工作人员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写作水平、编辑水平;同时网站人员轮流到各地采集信息、实地学习和了解水土保持工程,总结好做法和好经验。加强网站建设技术学习,不断创新网站建设水平,力争打造一流的水土保持宣传、交流、展示平台,目前正在筹备手机APP的开发。
一、建设现状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主阵地,由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负责运行维护。网站自2000年12月开通以来,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版面越来越美观、结构越来越合理、内容越来越丰富,新闻发布更加方便快捷、精准全面。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网站”实际运营空间达到16G,信息5万多条,图片2万多张,专题230多个。“网站”已经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而且永久保存。截止目前,网站累计点击次数达1524万次,日均点击次数12000次。网站已经成为水土保持工作者与全社会交流的纽带、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主阵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资料库、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交流的信息平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展示窗口和全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桥梁纽带、平台窗口、宣导引领等行业综合功能无一替代。
二、发展历程 1.版面变化:网站自开通以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快速发展,网站版面不断改版,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变化,经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5年和2016年9次大型改版,以及无数次局部或个别调整后,网站内容愈来愈充实、设置愈来愈合理、版面愈来愈美观、更新愈来愈便捷。 2.栏目设置:网站的栏目设置概括全面、针对性强、协调统一、方便快捷。“网站”建设初期,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为18个栏目34个子栏目,涵盖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网络安全管理的要求,目前调整为12个栏目,包括:水保要闻、公告栏、地方新闻、综合治理、监督执法、监测评价、生产建设项目管理、专题报道、政策法规、水保图片、视频库等。 3.专题报道:网站针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科技示范园、生态文明工程、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等及时开辟专栏进行深度报道。特别是对“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生态文明工程、科技示范园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得“网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水土保持工作者愈来愈离不开网站。从2003年起每年对全国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大事回眸,2007年开始细分为8个部分进行大事回眸,也带动各流域机构、各省进行每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大事回眸。
三、建设经验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网络安全的有关规定和水利部关于网站建设的各项要求,遵循信息发布的相关规定,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网站管理,全面提高了网站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质量。主要工作经验有: 1.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经费保障 水利部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都关心水保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水土保持司的领导,从司长到各处对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关爱有加,每天关注网站的变化及更新情况,时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为网站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为网站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每年司里给予适当经费,保证网站建设与维护运行费。植管中心保障人员经费和网站建设的设备费用。 2.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 各流域机构、各省(市)水土保持部门从人员、稿件质量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配合网站进行现场宣传报道。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不仅提供高质量的宣传稿件,还会同网站深入黄河流域陕西、甘肃等省区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现场进行实地宣传报道;松辽委水土保持处会同网站工作人员进行了黑龙江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陕西、甘肃、黑龙江、广西等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发布系列深度报道。二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稿件。各流域机构、各省市、县等相关部门积极撰稿,为网站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保障。2015年各流域机构提供信息数量:黄委72篇、长委43篇、珠江委31篇、松辽委29篇、淮委28篇、海委20篇、太湖局15篇;各省提供信息前10位的分别是:青海72篇、四川33篇、广东29篇、西藏20篇、甘肃18篇、湖北17篇、辽宁16篇、宁夏15篇、河南15篇、内蒙古15篇、贵州13篇、江西12篇。 3.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 结合工作需要,程序化管理,制订并完善了系列规章制度。从稿件的安全、发布的程序以及质量把关等角度出发,植管中心制订并出台了《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安全管理制度》、《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信息报送规定》、《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新闻采编规范》和《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保证了网站的安全和规范管理,为网站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 4.网站建设的持之以恒和创新理念 网站建设在于积累,在于坚持,从点到面,再从量到质的飞跃。网站开通之初,还是纸媒占主导地位时代,为了增加访问量,我们搜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所有能够搜集到的纸质素材,每天坚持不懈地将纸质版电子化并上网发布,同时坚持搜集各大网站的有关报道,编辑整理发布到水保网站上。例如:政策法规栏目,我们在部里档案室查阅了70年代之初水土保持相关文件,进行扫描变成电子素材进行发布。通过努力,访问量不断增加,网站建设15年,访问量发生质的飞跃,每天点击次数12000多次。 网站建设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创新网站建设,从最初的forpage到SQLsiver;从原来手动网页制作到现在的自动发布;从原来网页保存到现在数据库;从原来的虚拟服务器到现在云存储。网站建设不断创新制作技术,不断提升发布的速度,不断提供便捷浏览方式(6月份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由于中央(水利部)清理,没有推送信息,也没有向大家推广)。 5.新闻宣传的独特视野和时效特点 网站建设中我们始终紧扣“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主题,从页面的设计、栏目的设置、内容的筛选到编辑发布,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宣传报道,体现我们网站的独特性和有别于其他网站,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工程创建、科技示范园建设和“丝路水脉 因水而美”公益宣传活动,策划一些独特的、深度的报道。 新闻要有一定的时效性,过时的新闻就不是新闻,所以我们要求网站人员参加会议、现场报道等都要加班加点将新闻稿写出来送领导审阅,要求不能在网站工作人员这里耽搁分分钟钟,树立新闻不过夜、报道不隔天的意识。图片新闻直观地展现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水土保持风光,我们设立了水土保持图片专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和“一路一带”战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更好的服务于水利部新时期民生水利新思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便利性、高效性,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政策的宣传、弘扬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向全社会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级水保部门工作成绩和动态信息、营造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良好条件和舆论氛围。我们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加大各地市宣传力度,增加稿件数量 建议将网站信息量纳入各地市水土保持工程立项的考核目标体系,并建立网站宣传稿件奖励机制。网站作为水土保持工作对外宣传的平台窗口、桥梁纽带,需要各级政府、各地方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目前一些地区对网站信息提供情况重视程度还不够。 2.强化通讯员能力建设,提高信息质量 网站的通讯员是网站稿件第一撰写人,也是掌握翔实的、丰富的水土保持资料的第一人,所以不仅加强市县级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更要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水土保持稿件的质量。从2016年开始,网站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通讯员培训会议,表扬先进,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培训提高通讯员水平。各省市也要建立本级通讯员队伍,并建立负责人制度,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定期考核。 3.领悟新技术应用精髓,打造一流平台 “网站”工作人员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写作水平、编辑水平;同时网站人员轮流到各地采集信息、实地学习和了解水土保持工程,总结好做法和好经验。加强网站建设技术学习,不断创新网站建设水平,力争打造一流的水土保持宣传、交流、展示平台,目前正在筹备手机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