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太山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3-1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四川纳溪太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太山村,属长江一级支流--永宁河流域,距泸州主城区24公里。该示范园突出科普教育,坚持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实现科普示范。已拥有“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基地”“泸州市国家级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四张名片。
一、坚持生态优先,塑造水土保持科技示范之基
近年来,纳溪区委、区政府以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的绿色发展思路,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园区建设。以太山河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载体,整合各类资金1.3亿元,通过实施坡耕地治理措施、生态河岸修复措施以及污染源治理、生态水系、林草植被修复等方面措施优化配置,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流域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物综合治理体系,建成水土保持科普馆、水土保持科普长廊、坡耕地治理技术展示样地等功能展示区及配套设施。形成集水土保持知识展示及教学培训、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2021年成功创建为具有川南紫色土丘陵地区生态景观和水土流失治理特色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为四川省唯一一个获得2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县区。
二、坚持科学规划,铸就水土保持科普示范之路
园区以创建国家级为起点进行科学规划,规划面积689.37公顷,围绕水土保持科普文化、治理措施展示、教学实践体验、生态农业示范等进行功能分区,按照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合理配置、科普教育与科技示范有效衔接、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保持教育宣传相互协调、生态观光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辅相成等原则规划实施,形成以科普教育为核心,兼顾水土保持防治技术示范、生态产业和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科普老驴型水土保持示范区。通过径流小区监测、气象观测、不同历史时期坡耕地治理措施展示、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展示、水土保持科普馆文化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水土流失给带来的灾难和影响,深刻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观念,树立和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坚持科普教育,打造水土保持科技示范之星
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优化管理、以园养园”的建管模式,区政府每年给予实践体验学生60元/人补助,确保园区运营维护;与相关科研机构(单位)合作,开展科研创收,增强园区造血功能。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科普示范,融入“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教育模式,自主研设科普教育、家庭礼仪、农耕文化等90余个现场教学课程,以普及中小学生水保知识为重点,从小抓起,将水土保持科普知识纳入现场教学,组织区内中小学生每期轮流到园区内开展实践培训,将水土流失的成因、灾害、土壤侵蚀及治理措施等,采用实体模型、图文板面、声光电三位一体、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寓教于乐,全年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时间达250天以上,年接待游客、学生及家长达1.2万人,有效推动了水土保持知识普级,省、市、区同行多次莅临参观学习,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态农业示范园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成效
气象监测站
水保科普馆展厅
太山水保科技园全景图
学生实践体验活动现场